首页 / 正文

张位传

张位,字明成,新建人。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参与编撰《世宗实录》。

万历元年(1573),张位认为前代都有起居注,而唯独本朝没有,上奏称“:我作为纂修的辅助者,窥知先朝的政事,不是出于诏令,载于奏疏的事情,都埋没无从考察。盛大的事业,却郁积不明,徒然使野史流传,以伪乱真。现在史官排列于位,却无能效力。应该每天分派数人到衙门办公处,所有诏旨的草拟与颁布,朝廷的政务,都根据史官的见闻做记载,等待内阁取裁确定,作为日后撰写实录的辅助。”张居正肯定了他的奏议,上奏皇帝着手实施。

他后来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违背了张居正的意愿。当时他已经升任侍讲,将其裁抑授职为南京司业。还没动身,又因为京官的政绩考核,降职为徐州同知。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因为给事中冯景隆、御史孙维城的推荐,晋升为南京尚宝丞。不久,被召任为左中允,掌管司业的事务,晋升为祭酒。他上奏陈述六件事,大都经廷议施行。担任礼部右侍郎,教导庶吉士,后称病回乡。诏令他就任原职,协助负责詹事府,他推辞不赴任。此后很久,因为申时行的推荐,就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赵志皋一起被启用。

王锡爵返回朝廷,恰逢皇帝下谕准备一起分封三王,以等待嫡子为托辞。而赵志皋、张位就请求皇帝诚敬地融合阴阳之气,以早日孕育帝子,议论的人暗暗讥笑他们。赵南星因为考察的事被剥夺官职,朝中士人诋毁王锡爵,大都牵涉到张位。王锡爵离去,赵志皋任首辅。张位与赵志皋彼此很友好。赵志皋衰弱,张位精悍且敢于做事,政事大都由他裁决。当时的罢免权全部收归吏部,政府不得侵犯、阻挠。张位对此很不满意,很多事情都加以掣肘。所以孙钅龙、陈有年、丕扬、蔡国珍都难安于职位,先后离去。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两宫遭灾,搜刮矿税的议论兴起,张位等人不能阻止。等到奸人请求对煤炭征税,在临清开设皇室店铺,张位与沈一贯才执意上奏不可行,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春天,与沈一贯一道陈述如何处理朝鲜的事宜。奏请在开城、平壤建立重镇,训练兵马,开垦屯田,实行通商,优待工匠,节省中国的输出。并且选择人担任长帅,分别负责朝鲜的八道,是持久之计。此事下达给朝鲜商议。此国的君臣顾虑中国兼并他们的国土,上奏陈述不便利,于是就沉寂了。此后不久,日本封贡的事情失败,张位极力推举参政杨镐的才干,请把朝鲜的军务交付给他。杨镐遇上父亲的丧事,他又奏请让杨镐未满丧期就出仕,负责事务,并且推荐邢王介任总督。皇帝都予以同意。张位已经晋升为礼部尚书,改任文渊阁,因为甘肃方面破敌而得功,加封为太子太保,又因为延镇的功绩,晋升为少保、吏部尚书,改任武英殿。

三座宫遭灾,赵志皋恰巧在休假,张位与同僚奏请向皇帝当面慰问,皇帝不同意。于是奏请皇帝引咎颁发赦令,勤于上朝和出席讲筵,下发奏章,亲自到郊庙祭祀,建立皇储,录用废弃的人,包容狂妄的与耿直的人,宽恕小的过失,补充空缺的官职,减少织造,停止矿使,撤除税监,释放囚犯。皇帝下优诏答复他,但不能尽数施行。张位又劝谏“:我们奏请停征矿税,不是即刻就停止它们,大约是想责成抚按大臣,使其对上不亏损国家,对下不劳累百姓罢了。”因此给事中张正学弹劾张位逢迎迁就,应该贬斥他。皇帝也不作理会。

张位初任翰林,声望很高,朝廷人士希望他有大的作为。等到他进入政府,招揽权力显示威风,一向享有的声望便渐渐跌落。给事中刘道亨弹劾张位的数十件奸贪的事情。张位很愤怒,极力辩解,于是将刘道亨降了三级。吕坤、张养蒙与孙丕扬相好,而沈思孝、徐作、刘应秋、刘楚先、戴士衡、杨廷兰则与张位友善,各有左右手。孙丕扬曾经弹劾张位,指责刘道亨是他的党羽。刘道亨以此为耻辱,弹劾张位以做自我解释。不久赞画主事丁应泰弹劾杨镐丧失兵马,称张位与杨镐有密信往来,相互勾结欺君罔上,杨镐的提升是由于贿赂了张位的结果。皇帝恼怒,将它下交朝廷议论。张位感到惶恐,上奏辩解,皇帝还是抚慰、挽留他。给事中赵完璧、黎观澜又接连上奏疏论。张位窘迫,赶紧上奏称:“众言官交相攻击,我孤忠可悯。我心中没有丝毫惭愧,希望皇帝明察。”皇帝发怒道“:杨镐是你在密奏中屡屡推荐的,所以允许他服丧不满期就出任官职。现在却相互勾结欺骗隐匿奸情,使国家受辱,威望受损,还称无愧。”于是剥夺他的官职,令他闲居。

不久,查获妖书《忧危..议》,御史赵之翰称张位实为主谋。皇帝也怀疑张位怀有别的企图,下诏将他从官籍中除名,贬为平民,如有大赦也不宽恕。他的亲朋故友右都御史徐作、侍郎刘楚先、祭酒刘庆秋,给事中杨廷兰、主事万建昆都遭不同程度的贬责。

张位有才干,刚愎自用,任性、矜持。他衰落时,朝廷大臣没人救他。即使去世了,也没有人替他洗刷罪名。天启年间,被恢复官籍,赠封为太保,谥号文庄。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儿 用贤相并征名士·蔡东藩
  建康实録卷四·许嵩
  卷四十一上·朱熹
  卷一百五·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列传卷第十三 高丽史一百·郑麟趾
  吴逵传·沈约
  卷八十·阿桂
  ●皇朝通典卷七十四·佚名
  卷二百十一·佚名
  王景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庭坚·唐圭璋

      庭坚,“全”已见。   平女摇仙佩   宫梅弄粉,御摇金,又喜皇州春早。盛世生贤,真仙应运。当日来从三岛。车马喧清晓。看千钟赐饮,中人传诏。最好是、芝兰并砌,鸣珮腰金,彩衣相照。炉烟袅。高堂半卷珠帘。神仙缥缈。

  • 第四折·佚名

    (徐懋功领卒子上,云)老夫徐懋功是也。今有总管张士贵,领白餐小将,与摩利支相持厮杀去了。听知的张士贵大败亏输,若不是薛仁贵兰住海口,三箭定了天山,怎能够杀退辽兵?圣人已知,将他父母家属,取赴京师,赐宅居住。老夫在此帅府,安

  • 卷一 烈祖本纪第一·陆游

      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名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姓李氏。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恪生超,早卒。超生志。仕为徐州判司。卒官。因家焉。志生荣。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多晦迹精舍。时号李道者。帝以光启四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九·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丁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崇熙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在皇极殿行礼。现月  ○又谕、朕钦

  • 第三节 贌权·佚名

    第一款 贌佃第二款 贌地基第一款贌佃第一之一 招耕字第一之二 贌耕字第二 招贌耕约字第三 招贌耕约字第四 招贌耕合约字第五 招贌约字第六 贌耕字第七 贌耕字第八 贌耕字第九 贌耕字第十 贌耕证书第一一

  •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陈寿

    (曹冲传、曹衮传、曹幹传、曹彪传)邓哀王曹冲传,邓哀王曹冲,字仓舒。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太祖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

  • 李全传·脱脱

    (上)李全,是潍州北海县农民的儿子,他是三胞胎兄弟中的一个。李全长得尖脑袋,像蜂一样的眼睛,他机巧诡诈,对属下友善,因为弓箭和马上的功夫矫捷,能舞动铁枪,在当时号称“李铁枪”。当初,大元兵攻破中都,金国国君逃到汴京,对百姓的

  • 卷十六·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六礼四献功康熙三十五年圣祖仁皇帝亲征厄鲁特噶尔丹朔漠荡平礼部奏请举行庆典特遣官释奠先师孔子四十三年御制平定朔漠碑文勒石国学雍正二年大兵西征罗卜藏丹津青海底定凯还世宗宪皇帝御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 洪武三年二月辛酉朔,命赏陆仲亨所部征南将士,指挥文绮、帛各三匹,千户卫镇抚各二匹,百户所镇抚各一匹,战死者倍之,病故者视战死减三之一,军士赐米有差。 上御东阁,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等进讲

  • 第二章 工不行大同则工党业主相争,将成国乱·梁启超

      若夫工业之争,近年尤剧。盖以机器既创,尽夺小工,畴昔手足之烈,一独人可为之者,今则皆为大厂之机器所攘,而小工无所谋食矣。而能作大厂之机器者,必具大资本家而后能为之。故今者一大制造厂、一大铁道轮船厂、一大商厂,乃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下(入藏录)·圆照

    甲戌岁西明寺翻经临坛沙门圆照集上·四朝应制所翻经论。及念诵法。并修疏记碑表录集等。总三百四十五卷(分成三十帙)。·一百九十三卷经论及念诵法·六十四卷经律疏义·八十八卷贞元新集古今

  • 卷十六·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六六祖下三十二世临济宗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金台之世族也。父吴门。母丁氏。早失恃怙。弱冠偶之讲席。听华严大疏。至十地品云。世尊因中。曾作金转轮王。时有乞者。来化国城妻子。头目手足。内外布

  • 医学经验录·医案·熊惠生

    《医学经验录·医案》是民国时期医学类书籍,作者是熊惠生。本书分为内科59个疾病、外科10个疾病、妇科26个疾病、儿科3个疾病,医案浅近易懂,复诊、预后都有讲,医案完整,便于学习。《医学经验录》第一编:证治概要。第二编:妇

  • 辨定祭礼通俗谱·毛奇龄

    五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学者称为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兼工书画,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为“文中三豪、浙中三毛”之一。本是明朝诸生,明末遁隐,康熙间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

  • 观心论疏·灌顶

    凡五卷。隋代灌顶述,智越集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大师智顗观心论之注释书,亦系依据摩诃止观思想而显发观心论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观心论序、正、流通之分科,序文之说明即占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以下全部为正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