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鼎传
熊鼎,字伯颜,临川人。元末乡试中举,主持“龙溪书院”。江西兵乱,鼎组织乡兵自卫。陈友谅多次胁迫他加入其反元队伍,鼎不肯。邓愈镇守江西,认为鼎是个奇才,多次请求相见,向太祖推荐。太祖欲任他官职,他以父母年迈为理由而推辞,只愿留在邓愈幕府中参与军事。母亲去世,他守孝期满,被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叛乱,邻郡大受震动,而鼎却镇静如常。
吴元年(1367),太祖即吴王位,召集大臣议论建立朝廷的礼仪,任鼎为中书考功博士。后调去专管撰述《起居注》。他奉诏搜集已往事例作为惩戒的借鉴,写于新宫殿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奏报郡县官吏的一些违法事实,太祖遣御史去核查。这时朝廷已颁布赦令,丞相李善长再三劝阻派遣御史,不听。鼎与给事中尹正上书说“:朝廷已向全国颁布了赦令,现在又因小事派御史核查,这样不仅失信于民,且有损朝廷威严。”太祖沉默了许久,决定不派遣御史。
洪武元年(1368),新设浙江按察司,任鼎为佥事,分管台州和温州。台、温自方国珍占据后,其文官悍将共二百人,都十分横暴。鼎把他们迁到江、淮一带,人民才得安宁。平阳知州梅镒被诬告贪赃枉法,但定不了案,百姓数百人至官府申诉知州无罪。鼎听取了民众的申诉,有个官吏对鼎说:“如果释放了知州,以后有人援例将怎么办?”鼎叹息道“:法只惩办有罪的人,难道我怕受到谴责而去诛无罪之人吗!”将镒释放,然后上报朝廷,得到朝廷的认可。宁海民陈德仲杀害了黎异,异妻多次上诉,得不到官府的处理。鼎查阅了档案,逮捕陈德仲审讯,得其杀人实情,将德仲正法。
是年秋平定山东,朝廷在山东设按察司,任鼎为佥事。鼎到任后,奏请罢黜不称职的官吏数十人,还准备考核官吏的利弊,令郡县各设两个日志,每天将所办理的诉讼、钱粮等事记载在日志上,一份留郡县备查,一份上报省府,以后按日志上的记载来考核官吏的政绩,无人敢于隐瞒。不久进升为副使,又转任晋王府右傅。因犯过失而降为左傅。其后授为王府参军,又召回朝任刑部主事。
洪武八年(1375),西部朵儿只班率所部归附明朝,因此改任鼎为岐宁卫经历。鼎到任后,探知朵儿只班是假降,密告朝廷。太祖遣使慰劳鼎,赐裘帽。又遣宦官赵成召鼎回朝。鼎刚要离开岐宁卫,朵儿只班果然反叛,强迫鼎等随他去北方蒙古。鼎对朵儿只班责以大义,而同赵成及知事杜寅一齐被杀。太祖闻知,非常哀痛惋惜,命葬于黄羊川,为他建祠,将所食俸禄都给其家。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列传第六·柯劭忞 ●卷一百七十六·徐梦莘 卷二·王夫之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六·佚名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佚名 四五八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着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佚名 高祖本纪·姚思廉 郝和尚拔都传·宋濂 拜降传·宋濂 茹纊传·张廷玉 卷六十三·宋敏求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