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昌平人,为人阴柔奸险。熹宗在位初期,他任尚膳监太监,后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推辞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后,体乾急忙与客氏、魏忠贤策划将它夺了过来,并置王安于死地。此后,他一心依附魏忠贤,为他效力。按惯例,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在东厂提督之上。王体乾为引避魏忠贤,便将自己排在东厂之下,因此魏忠贤毫无顾忌。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奏疏上呈后,皇上命王体乾诵读,体乾将奏疏中切中要害的内容略去不读,杨涟于是受到谴责。万景之死,是出于王体乾的主意。魏忠贤不识字,王体乾和李永贞等人为他主谋,凡遇到将内阁起草的批示用红笔批出的文书和更改内阁批示的,动辄要请皇上亲笔批写,这时都是王体乾独奏,魏忠贤默然不语。后来魏忠贤冒领陵墓工程、宫殿工程、边功的奖赏,王体乾、李永贞之辈也各得庇荫锦衣卫官衔数人。他曾怀疑被选中的钱受益、黄原素是钱谦益、黄尊素的兄弟,想禁锢他们。他向魏忠贤献媚竟做到这等地步。到庄烈帝定逆案后,王体乾被革职,还被抄了家。

李永贞,通州人。万历年间做宦官,因犯法被关了十八年,光宗即位后获释。魏忠贤专权时,推荐他的党羽诸栋、史宾等人,任为秉笔太监。李永贞进入诸栋的幕帐,与魏忠贤的掌班刘荣结为死友。诸栋死后,他巴结上了魏忠贤,由文书房升为秉笔太监,一个月之内五次升迁,与王体乾、涂文辅和石元雅一起成为魏忠贤的心腹。凡章奏呈入后,永贞等人先打开了解重要内容,汇报魏忠贤,商议执行。崔呈秀所献的各种名录,永贞等人都将这些小册放在袖中,遇有要处理的对象,便争相拿出册子告诉魏忠贤说:“这人在名录中。”以故没有人得以幸免。永贞性贪婪,他在监督三殿工程,以及负责建信王邸时,侵吞的财物无数。庄烈帝即位后,永贞假称引退,用十五万金向王体乾和司礼监王永祚、王本政行贿求援。三人厌恶他反复无常,向皇上自首。永贞害怕了,便逃走。后来被抓获,贬到凤阳,不久因他伪造李实的奏章,将他逮捕诛杀。

涂文辅,最初为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授读,巴结依附魏忠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历任御马监太监,总督太仓、节慎二库。他夺取宁安长公主的府第做官署,名叫“户工总部”。他的侍从骑卒常有数百人,侍郎以下官员在公堂上都依礼拜见他,势力出于群阉之上。庄烈帝即位后,他又依附徐应元,被贬往南京。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诸将班师 避大内皇儿寄养·蔡东藩
  ●卷十六·司马光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七·王祎
  卷第九·徐鼒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九·徐乾学
  榆巢杂识·下卷·赵慎畛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五·佚名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第六章 从淮军的教习到武右军的兵·冯玉祥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卷四十二·赵汝愚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第十章 后汉衰乱·吕思勉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渔洋序·谢榛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眇一目,喜通轻侠,度新声。年十六作乐府商调,临德间少年皆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遂以声律有闻於时。寓居鄴下,赵康王宾礼之。嘉靖间挟诗卷游长安,脱黎阳卢於狱,诸公皆多其行谊,争与交欢。而是时

  • 第十五章 游翫月宫·屠隆

    〔小外扮叶眞人上〕玉扎丹书位上眞。道成妙用自通神。虚空来往罡风裏。大地山河一掌轮。自家叶法善眞人是也。括苍人氏。授道圣师。兼精符箓。化形而章有□无。名为自在。弹指而上天下地。此是逍遥。今乃中

  • 卷三·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三       宋 邵雍 撰贺人致政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放言 既得希夷乐曾无龙辱惊泥

  • 卷之一千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二月。癸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龙湛霖奏、河务紧要。敬陈管见一摺。据称目前之水。莫若仍行北河。减入徒骇

  • 第一一七详光绪六年二月十三日一一三○八-一四·佚名

    新竹知县申覆台北知府陈:故斗六县丞龚养元家属不在境(附印结)代理新竹县知县为遵查申覆事。案奉宪台札开:「案准台湾府周移,奉前藩宪潘批,敝府详请发还咸丰十一年(云云照文全叙至)(注)切速,特札」等因。奉此

  • 李矩传·房玄龄

    李矩字世..,平陽人。他年幼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就是孩子们的首领,计划指派,就和大人们办事一样。长大后作差吏,护送去职的县令到长安,被征西将军梁王司马肜任命为牙门将。在讨伐氐人齐万年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被封为东

  • 柳元景传·李延寿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

  • 卷八 张邦昌之僭·李有棠

    太宗天会四年,即宋钦宗靖康元年也。春正月癸酉,南京路都统宗望围汴,宋使李棁来谢罪,且请修好,许之。宋以康王构、少宰张邦昌为质,寻遣归。师还。秋八月庚子,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复侵宋。冬闰十一月丙辰,克汴城。十二月

  • 第三十章 中央北迁问题与反蒋运动·李宗仁

    一所谓“中央北迁问题”实系由蒋总司令坚持要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往总司令部所在地南昌所引起的。先是,我军肃清鄂赣之敌后,广州国民政府便决定北迁,以配合北向进展的军事。就形势说,中央北迁,应以武汉最为适宜,南

  • 太极图说·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

  • 提要·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正傳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案春秋正傳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進士歷官南京兵部尚書致仕卒諡文莊事蹟具明史本傳此書大旨以春秋本魯史之文不可強立

  • 卷三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三玉藻此篇记天子诸侯服冕笏佩之类及行礼容节以篇首二字名篇其文略与少仪曲礼相似范氏锺曰玉藻一篇巨细兼举君有君之威仪臣有臣之成仪以至饮食起居之

  • 昭公·昭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经】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孙玃卒。□若至自晋。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大雩。丁酉,杞伯郁厘卒。冬,吴灭巢。葬杞平公。【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甘桓公见王子朝。刘子谓苌弘曰:「甘氏又往矣

  •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昨接来函, 言令乡亲有潘仲青者, 在张家口, 来函欲皈依。其人性质诚朴, 学问亦有研究。彼既发心, 光只好随缘。今为彼取法名为慧纯。以一切众生, 皆具佛性, 即皆有佛慧, 但以贪瞋痴等, 杂糅其中, 则佛慧便

  •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下·佚名

    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三藏名智品第十一十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苦智习智尽智道智灭智无生智。云何法智。欲界系诸行苦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习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尽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道断故。道中无漏智及

  • 淮关小志·冒广生

    本书为《淮安文献丛刻》丛书第三部,《淮安文献丛刻》有选择地点校出版淮安地方旧的府、州、县志,以及记述淮安历史上漕、河、盐、榷、驿等方面内容的专志、乡镇志、关志、山水志等。同时,对淮安地方的野史杂记、风土记、

  • 多铎妃刘氏外传·胡朴安

    清摄政王多尔衮,与顺治母结婚,世多传者。豫亲王多铎之妃刘氏,系虞邑黄氏妻,知者绝少。康熙间墅西逸叟志此事颇详。删节为此篇,当亦清史中一段逸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