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国用传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冯胜出生时黑气满屋,经日不散。他长大之后,雄勇多智谋,与其兄国用都喜欢读书,并精通兵法。元朝末年,兄弟俩结寨自保。朱元璋攻城略地到达妙山时,冯国用偕同冯胜前来投靠,甚得朱元璋的信任。有一次,朱元璋向冯国用询问平定天下的大计,冯国用回答说“:金陵为虎踞龙盘之地,世代帝王之都,可先夺金陵作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不要贪图子女玉帛。这样,天下就不难平定。”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便让冯国用留在幕府。冯国用随军攻克滁、和,在三叉河、板门寨、鸡笼山的战斗中,都立下了战功。后又随军渡江,攻取太平。朱元璋命冯国用统领亲兵,委以心腹之任。朱元璋擒拿陈野先后,又将他释放,命他招降自己的部众。冯国用料定陈野先一定会再次反叛,建议不要派他去招降。不久,陈野先果然反叛,但被其部下所杀,其堂侄陈兆先又拥兵驻扎方山。后来,蛮子海牙扼住采石,冯国用与诸将攻破海牙水寨,又打败陈兆先,将其生擒,尽降其部众三万余人。当时降卒都疑惧不定,朱元璋便从中挑选骁勇能战者五百人为亲军,宿卫帐中。又将旧人全部摈去,只留冯国用随侍榻侧,这样五百人才安定下来。于是,朱元璋命冯国用率领这五百亲兵进攻集庆,众士卒纷纷拼死抢先登城。冯国用与诸将齐心合力,连下镇江、丹阳、宁国、泰兴、宜兴,又随朱元璋征讨金华,进攻绍兴,累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后死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朱元璋为之痛哭。洪武三年(1370)。追封为郢国公,在肖像功臣庙中位列第八。

冯国用死时,其子冯诚尚年幼,而弟冯胜已积功升为元帅,于是朱元璋便命冯胜接任冯国用之职,统领亲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一·徐梦莘
  西南纪事卷十一·邵廷采
  ○瓦将军试金台书院·许指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西汉年纪卷四·王益之
  高句丽传·魏收
  司空图传·欧阳修
  郭宝玉传(附郭德海等传)·宋濂
  秦大国·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蒉延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星阁诗话 全文·李沂

    〈小引〉   李唐之世,无所谓诗话也,而言诗者,必推李唐。诗话之兴,大约在宋、元之世,而宋、元之诗,不及唐人远甚。然则诗话诚不足以尽诗乎?夫唐人无诗话,所谓『善《易》者不言《易》』也。然余则谓唯善《易》者始可言《易》,

  • 卷六十六·表第四·皇族表·脱脱

        ◎皇族表   辽太祖建国,诸弟窥觎,含容诱掖,弗忍致辟,古圣人犹难之。虽其度量恢廓,然经国之虑远矣。终辽之世,其出于横帐、五院、六院之间者,大憝固有,元勋实多。不表见之,莫知源委。作《皇族表》。   (表略

  • 路史卷三十·罗泌

    国名纪杂国上贯:国也。贯鼎。贯所重齐宋盟处。预云:?县西北有贯城。《水经注》俗曰:“薄城”,按:定陶有贯城。今在济隂。名?泽城。即古贯国。有贯氏。(国事齐有贯珠)。鄵:《盟?图?》云:鄵,侯国。在慈州。郑伯卒处。(襄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甲戌朔。上驻跸鹫和洛。  ○乙亥。谕扈从诸大臣等、自十八阿哥患病以来、朕冀其痊愈、昼夜疗治。今又变症、谅已无济。朕躬所系甚重。上则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

  • 二百八十四 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兆页)家产·佚名

    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奉旨:江宁织造曹(兆页),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著行文江南总督

  • 卷五十二·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四晋王恂王恂字良夫东海剡人文义通博在朝忠正累迁河南尹建立二学崇明五经鬲令袁毅尝馈以骏马恂不受及毅败诸受货者悉被废黜恂独无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吕不韦相秦【下】吕氏春秋【聼言】聼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絶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以夺人财轻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一·佚名

    周平王周幽王元年立子宜臼为太子宜臼母申后姜氏三年纳褒姒初宣王之时童謡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逃于道收之以奔于褒后褒姁有狱请入此女于

  • 伏繠传·李延寿

    伏日恒,字玄曜,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传授,能说玄理,与乐安人任日方、彭城人刘曼都很有名。在齐时曾任东陽郡丞、鄞县令。当时伏日恒的父亲伏曼容已经辞官隐居,朝廷经常让伏日恒在外任职,让他有能力赡养父母。梁武帝登基后,伏日恒

  • 高季兴传·薛居正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祖以李七郎为养子,赐李七郎姓朱,名友让。梁太祖曾经看见高季兴寄身于仆隶之中

  • 略论中国社会主义·钱穆

    大陆邓小平自称,求改马列共产主义为中国社会主义,此言甚有思路。但社会一名词,乃近代自西方传译而来,中国自古无之。《大学》八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傥以较大言之,则可谓天下即指社会。但其地位极广大犹在国之上

  • 第五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尔时夜摩天王。告天众曰。汝今何故。不于园林华池无量众宝庄严山峰歌舞戏笑。天王如是观诸天众。为生厌离不厌离耶。时诸天众。闻夜摩天王说此语已。白天王言。当于何处园林七宝山峰之

  •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

  • 台风杂记·佐仓孙三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

  • 广黄帝本行记·佚名

    一卷。题唐阆州晋安县主簿王瓘撰。原书三卷,上、中二卷述黄帝成长及治理天下之事,此二卷已亡佚。今仅存一卷, 即下卷,叙述黄帝修道成真之事,因收入《道藏》得以保存。主要记述黄帝使天下大治之后,寻仙访道之事。记载

  •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

  • 刘道荟晋起居注·黄奭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之事。书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