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廷机传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被推举进入太学,取得顺天乡试第一名。万历十一年(1583),又取得会试第一名,以进士第二的身份授职为编修。升任祭酒。先制,祭酒每次视察事务,则由两名学生同举一块牌走在前列,牌上大写着“整齐严肃”四个字。大概是由高皇帝所制,用来警诫儒学之人。李廷机看到它就肃然起敬,所以他在国子监任职时,一概以严格为主。

很久之后,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负责吏部事务。万历二十七年(1599),主持京察,没有偏私。曾经兼管户部、工部的事务,总揽大事又精细周密。奏请皇帝施行抚恤商旅四件事,商旅的困窘得以缓解。京城外的陵垣,大都得到修缮整治,费用都取自公款的节余钱,没有因此烦扰百姓。皇帝召见并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四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过了二年他才上任。当时他已经晋升为左侍郎,于是代替郭正域巡视礼部事务。遇上楚王华奎因为郭正域揭发他馈赠礼物的书信,而诬蔑郭正域几件不法的事件。李廷机的意见有些偏袒楚王,因此就稍稍替郭正域解脱。大学士沈一贯想借妖书将郭正域倾覆,李廷机与御史沈裕、同官涂宗浚都署名上奏,催促审定白敫生光的狱案,株连于是终结。万历三十三年(1605)夏季,雷霆震击了郊坛。他既率领同僚条列修缮的事情奏上,又称现在的过失,没有比得了矿税的,应该罢除、撤消。皇帝没有答复。当年冬天,分类奏疏四方的灾难、异变。秦王谊漶由中尉加封,他的庶长子应该授予原来的爵位,他攀附着想分封为郡王,李廷机多次上奏极力坚持不同意。秦王派人从中调和,李廷机坚决拒绝,皇帝却特别颁旨同意。益府的家臣奏请加封,他也坚持不同意。

李廷机遇事有主见,尤其廉洁,皇帝了解他。然而他的性情刻薄,也颇为偏激、刚愎,不存大体。楚王的宗族人华责力因为上奏攻击楚王,抚按官已经准备剥夺爵位,将他囚禁于高墙内,李廷机援引《祖训》中谋害亲王的例子,提议判他死罪。舆论拂扬,政府和吏部对此感到畏惧,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年例考察由此废除。礼部主事聂云翰疏论此事,李廷机观望舆论的意向,纠察聂云翰。给事中袁懋谦弹劾他。李廷机请求隐退,皇帝不允许。

当时内阁只有朱赓一个人。给事中王元翰等人顾虑李廷机入阁辅政,屡次暗中诋毁他。万历三十五年夏季,朝廷推举内阁大臣,李廷机果然参与其中。给事中曹于忭、宁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同意。相持了很久,最后条列上奏。皇帝向来看重李廷机,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李廷机多次推辞后才负责事务。王元翰和给事中胡忻不断攻击他,皇帝剥夺了他们的俸禄,以安慰李廷机。不久,姜士昌、宁焘又因为疏论李廷机被罢黜,群情更加激愤。李廷机极力辩驳,请求罢免,又上奏陈述离职的十条理由,皇帝更加下谕令抚慰。第二年四月,主事郑振先疏论朱赓的十二条罪状,并涉及李廷机。李廷机多次上奏请求退休,闭门数月不出来。舆论怀疑他伪装,数十人交替上奏进行攻击。李廷机不断请求离职,皇帝屡屡颁诏对他进行勉励、挽留,并派鸿胪催他出来任职理事,他坚持卧床不起。在家待命一年,摒绝外界,居住于荒庙之中,朝廷大臣依然有很多议论。到了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奏疏已上报了一百二十多次,于是向皇帝告辞,到都城外等待命令。同官叶向高称李廷机已经离去,不可以再做挽留,就加封李廷机为太子太保,赏赐路费,让他乘驿车,由行人司派人护送回乡。在家住了四年去世。赠封少保,谥号文节。

李廷机入阁六年,执政只有九个月,没有大的过失。言官因为他与申时行、沈一贯等人相交甚为密切,所以纷纷弹劾驱逐他。辅臣以倾轧受辱,摒弃数年而后离职,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意讨伐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将持议不决。廷机力主撤兵,后来终究无事,舆论都赞赏他。福建人自杨荣、陈山入阁后,因为语言难以明白知晓,有二百年再无人进入内阁。这时李廷机与叶向高一同受命为阁臣,其后又有周如磐、张瑞图、林钎、蒋德王景、黄景盼相继入阁参予机务。

猜你喜欢
  序传第三十二·浦起龙
  卷一五三 梁紀九·司马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佚名
  ●序·王恽
  卷八十四中上·郝经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敬乡录卷十三·吴师道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二·佚名
  第64章 主使特务流氓各处打人的蒋介石·冯玉祥
  郭崇韬传·薛居正
  赵秉文传·脱脱
  卷三十九·佚名
  外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石君宝

    (卜儿上,诗云)朝随日出采柔桑,采到将中不满筐。方信遍身罗绮者,从来不是养蚕娘。老身秋胡的母亲便是。我媳妇儿采桑去了,这早晚怎生不见回家也?(秋胡冠带引祗从上,云)小官秋胡,来到此间,正是自家门首,不免径入。母亲,你孩儿回来

  • ●白雪遗音卷三·华广生

    ○九连环△五更我的嗳,乾郎儿咿呀哟,咿呀咿呀哟,情人儿嗳,送我的九连环,九连环九连环,双双手儿解,解又解不开,解不开咿呀哟,情人儿嗳,解开我的九连环,九连九连环,我与他做夫妻,是我的男,男儿汉嗳咿呀哟,变一对鸟儿飞上天,飞嗳飞上天,飘

  • 原文·陈琳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

  •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春。正月。戊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赵道彬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

  • 卷一百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史记一百十五 朝鲜【朝仙二音括地志云高骊都平襄城本汉乐浪郡王险城又古云朝鲜地也】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畧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

  •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徐广曰一云其夫亡也】去抵父客【如淳曰父时故宾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

  • 柳裘传·魏徵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是齐朝司空柳世隆的曾孙。 祖父柳琰是梁朝的尚书左仆射。 父亲柳明,太子舍人、义兴太守。 柳裘年少时就很聪明,一二十岁就有美名,在梁朝时曾先后做过尚书郎、驸马都尉。 梁元帝被北魏军队包围时,派遣柳

  • 卷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七旗分志二十七八旗佐领二十七【镶红旗汉军佐领】镶红旗汉军佐领镶红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

  •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孟子

    一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 卷八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九宋 陳祥道 撰祀明堂我將詩序曰祀文王於明堂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月令季秋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

  • 卷十四·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四    元 毛应龙 撰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陈氏曰总説金工之事故序于前 郑锷曰所制之器不同所用之齐亦不一故有上齐下齐之别焉齐如食医所谓食饮膳羞八珍之齐齐限量也所用之物各

  •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佚名

    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人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须菩提谓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於阿僧祇刹土诸佛所而作功德。一一刹土不可计佛。其般泥洹者,乃从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光禄大夫大司徒三藏法师沙啰巴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法堂中。与诸比丘诸大菩萨天主帝释无量众俱。尔时婆伽梵敷座而坐。即入普观乌瑟尾沙三昧。时婆伽梵忽从肉髻。演出秘密微妙法行。

  • 卷第十三·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三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念处品第六行一道。众生清净。远离忧悲。灭尽苦恼。得证涅槃。断除五盖。修四念处。何谓一道。独处闲静乐于精勤。不乐诸业。不乐非业。不行无义语。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二·函可

    门徒比丘 今卢 今又 重梓上堂端阳,上堂,耻若问:&ldquo;洞山道:&lsquo;寒时寒杀,热时热杀。&rsquo;即今不寒不热,如何是及时一句?&rdquo;师云:&ldquo;角黍沉江底,蛟龙不敢吞。&rdquo;进云:&ldquo;道则恁道,学人又不然。&rdquo;

  • 定川遗书·沈焕

    宋代诗文别集。2卷,另有附录4卷。沈焕著。沈焕有文集5卷,已散佚。1936年张寿镛辑《定川遗书》2卷。卷1收诗文5篇,卷2收训语4条。附录卷1为有关书、诗,卷2为行状、《定川言行编》、墓碣、祭文、跋记等,卷3为定川传记,

  • 正德姑苏志·王鏊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

  • 绘事备考·王毓贤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 《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王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