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溥传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是同科进士,授编修官。永乐初年,为洗马官侍奉皇太子。太子有一次读《汉书》,称赞张释之有贤才。杨溥说“:释之诚然有贤才,但如果不是汉文帝宽厚仁爱,他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于是摘取汉文帝的事迹,分类编好,献给太子。太子非常高兴。不久,因亲丧回家守孝。当时太子监国,便强令他回京任职。十二年(1414),东宫派使者迎接皇上太迟,皇上大怒。黄淮被逮到北京,关进监狱。等金问到来时,皇上更加愤怒,说“:金问是什么人,也能侍奉太子?”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审问。杨溥受到牵连,被逮进锦衣卫监狱。在狱中,家人供应的食物多次断绝,而皇上的心意也不可预测,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但杨溥却更加勤奋读书,从不间断。狱中十年,他把经书史籍通读了好几遍。

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升为翰林学士。他曾秘密上书议论政事。皇上对他加以褒奖,赐给钞币。后来,皇上想到由于自己的缘故而使杨溥久困狱中,更特别同情他。第二年在思善门左边建弘文阁,在各大臣中选择有才学、品行好的人入阁值班。士奇推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推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皇上命授予陈继博士官,杨敬编修官,何澄为给事中,每天到阁中值班。又命杨溥掌管阁事,并亲自授予他阁印,说“:朕把爱卿留在左右使用,不仅只是为了学问,还想广泛了解民情,以有助于治理国家。你有什么建议要报告,可以密封后上呈。”不久升为太常寺卿,仍兼旧职。

宣宗即位后,罢设弘文阁,把杨溥召入内阁,与杨士奇等人共同主管枢机事务。四年后,因母亲去世辞职,守孝期满后又出来任职。宣德九年(1434)升任礼部尚书,仍以学士衔在内阁当值。

英宗刚即位,杨溥与杨士奇、杨荣请求开设讲经筵,一定要预先选好几位学识平正、言行端正谨严、老成而识大体的人来担任讲官。又请求慎重选择在宫中朝夕侍从皇上的内臣。太后非常高兴。一天,太后在便殿落座,皇上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氵荧进去,太后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现在皇上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太后又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泣,太后也泣,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当初仁宗做太子时,受到诬陷,东宫属官许多死于诏狱之中,杨溥和黄淮一关就是十年,几次差点死去。仁宗常常在宫中惦念他们,太后对他们也一直很同情,所以才对杨溥说了这番话。太后又对皇上说:“这五位大臣,经过三朝皇帝的选任,足以辅佐后人。皇帝政事繁忙,应当与这五位共同商议。”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杨溥升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比杨士奇、杨荣晚二十年入阁,到此于是与他们并列。六年回家扫墓,不久回京。

这时,王振还没有骄横,天下清平,朝廷没有败政,内外臣民一致称赞“三杨”。以府第所在的方位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而杨溥曾自称自己的郡望是南郡,所以被称为南杨。杨溥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大臣们论事时争辩不下,有的甚至口出秽言,杨溥却平心静气地处理,大臣们为之叹服。当时人们说杨士奇有学者风范,杨荣有才干见识,杨溥有高尚的品德,这些都是别人比不上的。到杨士奇、杨荣相继去世,在内阁的马愉、高谷、曹鼐都是后进,名望不高。杨溥独木难支,王振便进一步专权用事。十一年七月,杨溥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师,谥号文定。授予他的孙子寿为尚宝司丞。三年后,王振便引导英宗北征,结果在土木堡陷入包围,几乎酿成大乱。当时人怀念三杨,认为如果他们还在,不会发生这样的结局。而后起者却争相揭露他们的短处,以为由于他们违心执行中旨,终于酿成了阉官为患的祸害。这种言论也太过于刻薄了。

猜你喜欢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焦竑
  ●卷一百九十七·徐梦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乾隆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全书序·金履祥
  尚史卷十·李锴
  二百九十四 庄亲王允禄奏审讯绥赫德钻营老平郡王摺·佚名
  一五○三 军机大臣奏将《御批通鉴辑览》承办各员查明核办片·佚名
  五七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四四八 寄谕山东巡抚郝硕卽由川驰赴江西新任并差人将革抚海成送京·佚名
  忠贞录原序·李维樾
  罗研传·李延寿
  本书正文及附录索引·罗大春
  严祭祀·朱元璋
  卷03·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澹居禅师至仁(澹居稿)·顾嗣立

    至仁,字行中,别号熙怡叟,鄱阳人。得法于径山元叟端和尚,驻锡苏州万寿寺。博综经传,贡尚书泰甫、黄侍讲晋卿皆服其说,虞文靖公称其文醇正雄简有史笔,宗门之子长也。其诗句如:「松间石榻春云护,花底山尊夜月开。」「沙渚草香流水

  • 卷一百十五·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八 江总【二】 诗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以下五言】 翠渚还銮辂瑶池命羽觞千门响云跸四泽动荣光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虹旗照岛屿凤盖绕

  • ●霓裳续谱 万寿庆典(乾隆五十四年备)·王廷绍

    △五谷丰(二段第一)【朝天子】太平鼓齐,喧庆贺丰年,万寿曲唱无疆,海屋筹添,比南山在先,满乾坤河清海晏,皇恩似天,万万民瞻圣颜,乐然,喜千秋奇花开遍,效尧天,谁曾见,(重)○太平鼓响叮当,太平歌词庆吉祥,太平天子朝元日,太平景象庆吾皇,○太

  • 卷二十二 睿宗·王夫之

      〖一〗   国无正论,不可以立。睿宗表章死于武、韦之祸者,太子重俊与焉,韦湊斥之为乱贼,请夺其节愍之諡,论之正者也。  重俊之恶,非但蒯瞆之比也。或曰:韦氏不诛;而中宗弑,祸深于南子;三思逸产、禄之诛,而乱天下,恶剧于宋

  • ●复斋日记卷上·许浩

    会稽王冕元章有高才。其墨梅冠绝古今,断枝残楮,人争宝之。其画梅多自题,有云:&ldquo;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rdquo;其初见高庙应制题梅诗曰:&ldquo;猎猎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 一四三一 山东学政翁方纲奏恳准翁树培赶赴盛京重阅全书折·佚名

    一四三一 山东学政翁方纲奏恳准翁树培赶赴盛京重阅全书折【真按:翁方纲与四库全书.翁树培与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山东学政臣翁方纲跪奏,为恭恳天恩事。窃臣前奉谕旨,详校文溯阁全书,于上年四月前往盛京

  •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佚名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据四库全书馆总裁将所辑《永乐大典》散片各书进呈,朕详加披阅,内宋刘跂《学易集》十二卷,拟请刊

  • 卷十五·佚名

    大王忙该、官人阿勒赤歹等奏说:“成吉思曾有圣旨:‘野外的事,只野外断;家里的事,只家里断。’如今古余克的事,系野外的事,只可委付巴秃自处治。”斡歌歹怒息,召古余克拜见,就责怪教训说:“你征进去,去时将军人都打遍,挫了威气。你

  • 第41章 办中央训练团最糟糕·冯玉祥

    说到中央训练团,第一期是办在重庆之南的南温泉,第二期是在重庆复兴关的山顶上。后来在复兴关下边,盖了很大的房子,以后多少期,都在这新房子里。第一期毕业是一个月的期限,毕业的时候召集了一个谈话会,是丁维汾主席,我也在场。

  •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三乐考乐器三丝之属琴律吕正义曰丝乐虽多惟重琴瑟然具声变之义者尤莫如琴今欲辨琴之音调必先考其法制详其弦度徽分然後体用备而理数明焉韩诗

  • 總序·佚名

    純宗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實錄卷之一〉皇帝諱坧。字君邦。號正軒。高宗太皇帝第二子,妣明成太皇后閔氏〈籍驪興〉僉正贈領議政驪城府院君純簡公致祿女。甲戌〈高宗十一年〉二月八日辛巳誕降于昌德宮之觀物軒。乙亥,冊

  • 卷二十四·佚名

    △被甲庄严会第七之四复次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一切法时。便於诸法得法光明。不於空中而见於空。亦不离空而见於空。不见少法与空相应。若不相应。不以空空。不见於空。不见不空。亦不以见观一切法。作是见

  •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佚名

    唐 不空译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序夫真言陀罗尼宗者。是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顿证法门。亦是菩萨。具受净戒无量威仪。入一切如来海会坛。受菩萨职位。超过三界。受佛教敕三摩地门。具足因缘。顿集功

  • 卷第三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门第二子摄颂曰。尼不住兰若  不居城外寺不许门前望  亦不视窗中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于此城中有一淫女名莲华色。炫色为业以自活命。时有婆罗门来告言

  • 四分律卷第十一(初分之十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一尔时佛在释翅瘦迦维罗卫尼拘类园中。尔时释种中有释迦子,字象力,善能谈论,常与外道梵志论议,若不如时便违反前语,若僧中问是语时,即复违反前语,于众中知而妄语。诸梵志等讥嫌

  • 居士分灯录目录·朱时恩

    上卷维摩诘傅大士杨衒之向居士李通玄庞道玄(附韩愈)崔群甘贽陆亘白居易裴休李翱于頔王敬初陈操陆希声张拙王延彬王随杨亿曾会李遵勖许式夏竦范仲淹(附尹洙。朱炎。晁逈。李沆。杜衍。张方平)杨杰刘经臣孙比部(附杨畋

  • 龙川词·陈亮

    陈亮撰。《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载陈亮《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注云:“《外集》皆长短句。”《宋史·艺文志》亦著录《外集词》四卷。今传《龙川先生文集》、《龙川文集》俱作三十卷,其中卷十七收词,阕数各本

  • 二程子抄释·吕柟

    明学者吕柟撰。北宋程颢、程颐著述的选编与疏释。凡十卷。考二程解说“六经”、“四书”之语,及其与门人问答行事之言,统编爲一书,收入《二程全书》,卷帙繁多,内容富博,初学者难于观览。故吕柟从中抄出心所好者,编爲此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