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彬传

江彬,宣府人。初任蔚州卫指挥佥事。正德六年(1511),畿内闹贼,京军不能制服,便调遣边兵。江彬以大同游击的身份隶属于总兵官张俊开赴畿内。经过蓟州时,他杀一家老小二十余人,将他们诬陷为贼,获得了奖赏。后来他与贼人在淮河上交战,被射中三箭,其中一箭正中门面,箭簇从耳朵中露出,江彬拔出再战。武宗听说后觉得他很壮勇。七年,贼人逐渐被平息,于是将边兵遣返大同、宣府。部队经过京师时,皇上犒劳将士,并将江彬和宣府守将许泰留下,不遣返驻地。江彬通过钱宁得到皇上召见。皇上见到他的箭痕,惊呼道:“江彬竟是如此壮健啊!”

江彬狡黠凶狠,身材魁梧,高大有力,精于骑射。他在皇上面前谈兵,皇上很高兴,将他升为都指挥佥事,准他出入豹房,同吃同睡。他曾与皇上下棋,争胜不让,千户周骐叱骂他。江彬便陷害周骐,将他打死,左右的人因此都害怕他。江彬引导皇上微服出行,多次到教坊司;他又进献一百六十二间铺花地毯的帐幕,制作得跟离宫差不多,皇上每次出行都到那儿去住。

钱宁见江彬青云直上,内心不平。一天,皇上捕老虎,叫钱宁,钱宁委缩不前。老虎已逼近皇上,江彬奔去扑击才得以解困。皇上开玩笑说“:我自己足以办了,还用得着你?”不过内心还是感激江彬而恨钱宁。钱宁后来陷害江彬,皇上不理会。江彬知道钱宁容不下自己,左右又都是钱宁的党羽,便想凭借边防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于是向皇帝称赞边军远比京军骁勇强悍,请求互相调换进行操练。言官纷纷谏阻,大学士李东阳上疏称这样做有十大不便,皇上都不听。于是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军队调入京师称为外四家,纵横于都市。每次在内宫团练,间或进行摔跤游戏,皇上身穿戎服亲临现场,与江彬联骑而出,两人铠甲相错,几乎不可分辨。

八年(1513)命许泰领敢勇营,江彬领神威营。改太平仓为镇国府,用来安置边防兵。在奋武营建西官厅。赐给江彬、许泰国姓。过了两年,江彬升为都督佥事。江彬推荐万全都指挥李琮、陕西都指挥神周有勇有谋,皇上都召他们到豹房侍奉,并赐给姓氏,认作义儿。拆毁积庆、鸣玉二坊的民居,建造皇店酒肆和义子府。四镇的军队,江彬都一并统领。皇上自领善于射击的阉官,组建为一营,号为中军。他们早晚策马驱驰,甲胄之光照耀宫苑,呼噪之声达于九门。皇上时常亲临阅兵,名为过锦。各营士卒都穿着黄衣罩上铠甲,许泰、李琮、神周等人戴着遮阳帽,帽上插着天鹅翎,尊贵的有三支,其次有两支。兵部尚书王琼被赐给一支翎,他自己非常高兴。

江彬既然心里顾忌钱宁,便想引导皇上出宫巡车,以远离钱宁。他因此多次对皇上说宣府的乐工多是美妇人,而且在那里可以看到边境纠纷,瞬息之间可跑出千里之外,何必郁郁居在禁宫之中,被廷臣所控制。皇上表示认同。十二年(1517)八月,皇上急忙穿上便服前往昌平,到居庸关,被御史陈钦阻拦,这才返回。过了几天,他又趁晚上出去。先令太监谷大用取代陈钦,阻止追来劝谏的廷臣。皇上于是过了居庸关,来到宣府。江彬为皇上建镇国府,将豹房的珍玩美女全部运来,充实其中。江彬随从皇上,多次晚上闯入百姓家,索要妇女。皇上乐而忘返将那里称作家里,不久,皇上到阳和。迤北有五万骑兵入寇,王勋等将领全力抗战。到应州时,敌寇引兵退走,此战共斩首十六个,而官军也死了数百人,但却当作胜仗向京师奏捷。皇上自称为威武大将军朱寿,又自称镇国公,他所驻扎的地方称为军门。中外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先报告江彬然后才上奏皇上,有的甚至还滞留两三年。廷臣前后恳切劝谏,皇上都不理。

十三年(1518)正月回京后,皇上还多次怀念宣府。江彬便又引导皇上前往,顺便到了大同。得知太皇太后逝世,才回京发丧。将要下葬时,皇上到昌平祭告各个皇陵,遂后便临幸黄花、密云。江彬等人抢掠几十车良家妇女,每天车载相随,有的竟死了。永平知府毛思义忤逆江彬,被下狱贬官,典膳李恭上疏请求皇上回京,并指责江彬的罪行。还没来得及上呈,就被江彬逮捕,死于诏狱之中。皇上驻扎在大喜峰口,下诏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率六军,而命江彬为威武副将军。记应州功,封江彬为平虏伯,他的三个儿子为锦衣卫指挥;许泰为安边伯,李琮、神周为都督。还升赏内外官员九千五百五十余名,赏赐以亿万计。

江彬又引导皇上从大同渡过黄河,到榆林,再到绥德,驾临总兵官戴钦的家,娶他的女儿。回来时,由西安经偏头关,到太原,大量征召歌妓,将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刘氏娶了回来。江彬和其他皇上宠幸的人都把她当作母亲来侍奉,称她为刘娘娘。当初,延绥总兵官马昂被罢免,他有个妹妹善于唱歌,会骑射,还懂外国话,嫁给指挥毕春,已经怀孕了。马昂靠着江彬将她夺了回来,献给皇上,被召入豹房,大受宠爱。皇上传命升马昂为右都督,他的弟弟马炅、马日永并得赐蟒衣,阉官们都称他为舅舅。皇上还在太平仓赐给他府第。给事中、御史谏阻,皇上不理。皇上曾临幸马昂的家,召他的妾。马昂不答应,皇上大怒而去。马昂于是勾结太监张忠将他的妾杜氏进献给皇上,皇上便传命升马炅为都指挥,马日永为义真守备。马昂大喜过望,又进献四名美女作为谢恩。到这时,皇上又娶戴钦的女儿,这都是江彬所引导。

十四年(1520)正月皇上从太原回到宣府,命江彬提督十二团营。皇上东西游幸,走了数千里地,跨战马,腰弓矢,涉险阻,冒风雪,随从的人大多病于途中,而他却毫无倦容。到回京后,他又想南幸。刑部主事汪金上疏陈述有九个理由不宜南幸,并且极力劝皇上不要酗酒,皇上不理。廷臣一百余人拜伏在宫门劝谏,江彬故意激怒皇上,将他们全部投进监狱,许多人被杖死。而江彬也心意沮丧,此议方得停息。

正好宁王朱宸濠反叛,江彬又赞同皇上亲征。皇上下令对谏阻者处以极刑,命江彬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并督领东厂和锦衣卫官校办事。那时,张锐治理东厂,钱宁治理锦衣卫,江彬现在兼两人之任,权势无人可比,便扈从皇上出征。不久阻止钱宁,令他管理皇店仆役,不得随从皇上。八月从京师出发。江彬在途中时,常假传圣旨捆绑长官吏卒。通判胡琮害怕,自缢而死。十二月到达扬州,就着民居设都督府,江彬普遍搜刮处女、寡女,引导皇上渔猎女色。因刘姬劝谏,才稍稍收敛。到了南京,又想引导皇上行幸苏州,下浙江,到湖、湘。大臣们极力谏阻,恰巧他的党羽也谏阻,这才罢了。当时,江彬率领边防兵数万人,非常跋扈。成国公朱辅对他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都侧足奉事他。只有参赞尚书乔宇、应天府丞寇天叙挺身对抗,江彬的锐气稍受挫折。

十五年(1520)六月皇上临幸牛首山。各军夜间受惊,说江彬想谋逆,许久才安定下来。当时朱宸濠已被擒获,关在江上船中,民间多次谣传将有变乱。皇上起了疑心,想回去。闰八月从南京出发。到清江浦时,渔夫在水池上牵麻绳,皇上因坐船倾覆而落水,并因此生了病。十月,到通州。江彬还想劝皇上到宣府,假传圣旨召勋戚大臣来讨论朱宸濠一案。他又上书说“:赖镇国公朱寿出谋划策,擒获朱宸濠的逆党申宗远等十五人,请求申正他们的罪名。”皇上于是下诏褒奖镇国公,每年给江彬增加禄米一百石,庇荫一个儿子为锦衣卫千户。正好皇帝身体非常疲惫,在左右的极力请求之下回京。江彬还假传圣旨将团练营改为威武团练营,由自己提督军马,命令许泰、神周、李琮等人提督教场操练。

到皇上逝世时,大学士杨廷和利用遗命,将边防兵遣返,罢威武团练营。江彬内心犯疑,称病不出,暗中布置心腹,内穿甲衣静观变动,命令许泰到内阁试探意向。杨廷和温语安慰他,江彬稍稍心安,便穿上丧服出门。杨廷和秘密与司礼监宦官魏彬计议,通过宦官温祥进宫禀告太后,请求除掉江彬。正好坤宁宫要安装兽吻,便命江彬和工部尚书李钅遂入宫祭祀,江彬穿着礼服而入,家人不得跟从。事完后将要出宫,宦官张永留江彬和李钅遂吃饭,太后马上下诏收捕江彬。江彬发觉后,急忙跑到西安门,门不开。随即跑到北安门,守门人说:“有圣旨留下提督。”江彬说:“今天哪来的圣旨?”要推开守门人。守门人抓住他,把他的胡须都拔光了。收捕的人来到后,将他捆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神周、李琮也被绑来了,他们骂江彬道:“你要是早听我的,岂能被人家所擒!”世宗即位后,将他绑赴市场肢解,神周、李琮和江彬的儿子勋、杰、鏊、熙都被斩首,并画下处决图,张榜昭示天下。他的幼子然以及妻子女儿,都被发给功臣家为奴。当时京师久旱,这时下起了大雨。抄江彬的家,得黄金七十柜、白金二千二百柜,其他珍宝不可胜计。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忠义上·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一 志九十六·赵尔巽
  卷五百二十 元符三年(庚辰,1100)·李焘
  卷十二 南凉录·崔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七·李心传
  提要·顺治
  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卷七【二则】·岳珂
  第十六卷 铜山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州宿迁睢宁·缪荃孙
  卷二十三·傅恒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博趣集·钱德苍

    笑谈雅谑 昆山吴子克,尝元日赋诗,奉怀分宜相公。或戏之曰:“开岁第一日,怀朝中第一人。便吟到腊月三十日,岂能及我辈乎?” 一朝士麻脸胡须,一朝士面歪而眇一目。眇士戏麻云:“麻脸胡须,羊肚石倒栽蒲草。”

  • 深夜里听到的乐声·林徽因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静听着,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忒凄凉太薄弱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你和我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 卷二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十九地理新潭赋          【唐】王泠然国之天府名曰河南水有清洛涨乎新潭夫其贯都成川习坎为德石门呀豁而洞泻緑树逶迤而夹植源自山来漕因人力或清浅而见厎或深沉而莫测奔狭口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月鲁帖木儿 卜颜帖木儿 道童 达里麻 识理 也速   月鲁帖木儿,卜领勒多礼伯台氏。曾祖贵裕,事太祖为管领怯怜口怯薛官。祖合剌,袭父职,事世祖。父普兰奚,由宿卫为中书右司员外郎,从丞相哈剌哈孙迎立武宗,累迁至山北辽

  • 序·程俱

    进麒台故事申省原状 朝奉大夫守秘书少监程俱奏:「窃见车驾移跸以来,百司文书,例从省记,按以从事,蠹敝或生。日者朝廷复置秘书省,稽参旧章,稍储俊造,而臣滥膺盛选,待罪省贰。窃以谓典籍之府,宪章所由,当有记述,以存一司之守。辄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丙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升总督蓟辽保定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博为兵部尚书○发太仓银二万两于易州二万两于昌平三万两于辽东备客兵粮饷○戊戌○发太仆寺马价银六万两于辽东市马太仓银二

  • 卷之一千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冬十月。己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早事  ○遣官

  • 第三八二单同治七年十月一二二○九--二七·佚名

    税总拟稿,传徐安邦验充,淡水分府富不照批〔批〕徐安邦系徐振纲改名复充,已据○等赴厅具禀,着查照办理可也。 私记署淡水总捕分府富单仰对役汤才,立即飞往九芎林庄,速将监生陈鸿书、职员魏祥衢等,佥举接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二·佚名

    穆宗实录隆庆元年(五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隆庆二年(正月、三月、七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隆庆三年(正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十二月)隆庆四年(正月、八月)隆庆六年(二月、闰二月、三月、五月

  • 四、使节往来与周辺关系类·佚名

    136.以食守属孟敝送自来鄯善王副使者卢匿等、再食、西。(Ⅰ0116②:15)137.出西书一封、廷尉章。诣西域骑都尉。二月戊子日下餔时受鱼离啬夫、实时立行。(Ⅱ0112②:119)138.元平元年十一月己酉、□□诏使甘□□迎天马敦煌郡。为

  • 第一章 11·辜鸿铭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辜讲孔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应该听从父亲的教诲去做事;当父亲不在世的时候,应该牢记父亲是如何做事的;在父亲去世三年之后,仍能终生保持父亲的做事准则,这

  • 与优昙书(五通)·太虚

    一优昙法师览:巨赞法师来,带来你的信及香一盒,又密持居士港币百元,心尊居士银耳与参各一盒,均收谢!另舫法师与妙吉祥一书已付海刊。巨赞面告各节,大致均由其函覆。唯闻你与心尊居士等议移设巴利文学院于港,且可购地造屋,诚胜事

  • 第三十九章 二王章·佚名

    由此,名加沙波彼奸邪之人护者[王]派遣马丁与厨丁,对弟[莫伽罗那]不能杀,(一)难登可怖人去西哈吉利[狮子山],拂去四方,(二)使回栅,由狮子之处构梯子之家,于此可得此之名。(三)于是集财,彼善护蓄此,对己之蓄藏处处置守,(四)于其处为美丽善势如第

  • 巡边总论·魏焕

    (明)魏焕撰。本书共三卷,内容涉及明代九镇及其边墙,其中,不但记述了各镇的位置、保障、经略等情况,而且还提出了边备策略,是研究明代北部边防的重要史料。《巡边总论》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见第七十八册。

  • 白话史记·司马迁

    《史记》,纪传体通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撰。成书于征和二年(前91)。原名《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上下三千年左右,尤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智圆述。四卷。是隋智撰《请观音经疏》的注释书。先释作者,再释疏名。后以“五重玄义”法逐次解说经文。见载于明版诸藏和日本的《卐字续藏》、《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