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迁传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职,接着升任左庶子。

弘治元年(1488)春,宦官郭镛提出预选妃嫔以备六宫。谢迁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应等待。除服之期也不远了。陛下年轻,请等居丧期满后再慢慢地商议也不晚。”尚书周洪谟等也同谢迁意见一致,孝宗同意了。孝宗为太子时,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进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晋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八年(1495)朝廷下诏书命谢迁同李东阳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时逢谢迁居丧期间,他极力推辞,直到服满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来官职。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谢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远佞,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因为大同发生战事,满足不了供应,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说“:先朝因为南方的赋税重,所以用折银的办法解决,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况且富国在于节省费用,如果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尚书倪岳也持反对意见,此议于是搁置下来。

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内府诸库及粮仓、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隶属兵部,一律以空名领取粮饷,其弊尤为厉害。谢迁趁此机会向孝宗提出来,孝宗命令草拟旨文禁止。谢迁说“:虚言禁止无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

谢迁仪表英俊魁梧,秉性正直聪明。他与刘健、李东阳一同辅政,而谢迁处事敏捷,善于提出主张。时人为之有言道:“李公善于谋划、刘公善于决断、谢公尤其善于侃侃而谈。”天下人称谢迁为贤相。

武宗即位,又封他少傅兼太子太傅。几次进谏,武宗都不听。因天变无常,他极力要求辞官,武宗就安慰挽留他。后要求诛杀刘瑾不成功,于是与刘健一起辞官返乡,朝廷对他的赏赐等礼数都与刘健一样。而刘瑾对谢迁的怨恨不解。焦芳已经靠依附刘瑾进入内阁,也恨谢迁曾举荐王鏊、吴宽代替自己,没有举荐他,就直接从内宫取圣旨强制罢免谢迁的弟弟兵部主事谢迪,贬谢迁的儿子编修谢丕为民。

四年(1509)二月,因为浙江应诏所推荐的才德双全人士,余姚的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的徐文彪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草拟诏书的是刘健,刘瑾一伙想借此算成谢、刘二人的罪状。假传圣旨称余姚隐士为何这么多?此必定是徇私情而援引,将周礼等人关进诏狱,供词牵连到刘健、谢迁。刘瑾要逮捕二人,没收其家产,李东阳从中极力化解。焦芳在旁边厉声说:“纵使从轻宽恕,也应当取消原有身份。”圣旨下,同焦芳说的一样,周礼等都被罚戍边。尚书刘宇又弹劾刘、谢所辖两部门向上汇报失实,被判罪罚米,有的削去门籍。另外诏令从今后余姚人不得当选京官,并写成条文。这年十二月,言官根据刘瑾的意图,请求收回刘健、谢迁以及尚书马文升、刘大夏、韩文、许进等的诰命,下诏一并追还所赐的玉带衣物,同时被收回诰命的人有六百七十五人。当时,人们都为谢迁担心,而他与客人下围棋、赋诗镇定自若。刘瑾被诛,他恢复官职,后辞官退休。

世宗即位,遣使慰问谢迁,起用谢迪为参议,谢丕恢复翰林院的官职。谢迁于是派儿子谢正入朝致谢鼓励皇帝勤学、师法祖先、纳谏。世宗优容地下旨回复。嘉靖二年(1523),又下诏命有关部门去慰问。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杨一清想阻止张璁入选,也尽力推荐谢迁。世宗于是派遣官员送去自己亲手写的诏书到谢迁家启封宣旨,命巡抚、按官敦促他上路。谢迁时年七十九岁了,不得已接受任命。等到他到朝廷,而张璁已经进入内阁,杨一清因为官职高于谢迁而无意辅助他。谢迁任职数月后极力请求离去。世宗对待他更加优待,天寒免去上朝参拜,除夕日赐御制诗,有病时则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药和食物,光禄送去酒食,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慰问的使者。谢迁终究在第二年三月辞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谢迪官至广东布政使。谢丕乡试第一名,弘治末年,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追赠礼部尚书。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刘昫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铁围山丛谈卷第四·蔡絛
  法喜志卷一·夏树芳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恽逸群
  史记集解卷六十七·裴骃
  靖海志卷四·彭孙贻
  吴风录·黄省曾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职官四三·徐松
  卷三·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应几·唐圭璋

      应几字定叟,安成(在今江西安福县境内)人。   忆旧游   闻雁   记铜驼载酒,翠陌吹箫,曾听相呼。不尽离离意,觉柔肠如剪,立马踟蹰。人生似此苍鬓,禁得几声疏。想怨入秋深,愁随天远,满目平芜。   音书未曾寄,正人在燕台

  • 卷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二     宋 陈起 编毛珝吾竹小藁 唐乾元中元结序箧中集有风雅不作几及千年之叹盖为沈千运独挺於流俗而发柯山毛元白诗人之秀者也通今逹古蓍蔡後生采诗之家得

  • 提要·王士祯

    【臣】等谨按唐贤三昧集三巻国朝王士祯编士祯有古懽録巳着録初士祯少年尝与其兄士禄撰神韵集见所作居易録中然其书为人改窜巳非其旧故晚定此编皆録盛唐之作名曰三昧取佛经自在义也诗自太仓歴下以雄浑博丽为主其失也肤

  •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司马光

      起上章敦牂(庚午),盡屠維單閼(己卯),凡十年。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大中四年(庚午、八五0年)   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二月,以秦州隸鳳翔。   夏,四月,庚戌,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馬植為天

  •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成化十八年六月戊戌朔○己亥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缑谦等奏二月二十六日虏入开原镇北堡境攻围墩台按伏指挥沈清等以兵追之斩首一级四月初六日虏伏铁岭卫抚安堡境外执侦卒二人按伏指挥宿钟等以兵追之夺还一人斩首一级遂劾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佚名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经筵讲官 太子太保 议政大臣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领阁事 管理吏部、户部三库事务 领侍卫内大臣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 诚谋英勇公臣

  • 苟颓传·魏收

    苟颓,代地人。他的曾祖父苟乌提,登国初年(386),为太祖建立了功勋,赐爵为吴宁子。其父苟洛跋,曾任内行长。苟颓性情厚重,寡言少语,严厉刚毅,清廉正直,武力过人。后被擢升为中散,为官细心恭谨。世祖征讨南方,以苟颓为前锋都将,每逢

  • 六五、齐康公二十一年乃田侯剡立非桓公午立辨·钱穆

    《史记 年表》:&ldquo;齐康公二十年,田和卒。二十一年,田和子桓公午立。&rdquo;按:《田齐世家索隐》引《纪年》:&ldquo;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田午弑其君孺子喜而为公。&rdquo;并引《春秋后传》为

  • 卷八十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三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曲赦凉甘等九州制武德二年十月赦益州夔州管内疏理囚徒制贞观四年二月大赦开元三年正月德音贞观九年三月大赦原减囚徒勅宥京城罪人勅孟夏疏决天下囚徒勅以春令减

  •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钱穆

    一、蒙古之入主南宋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政权,他渐渐地从北方迁到南方,而终于覆灭。 蒙古民族入主中国,中国史开始第一次整个落于非传统的异族政权的统治。中国的政治社会,随着有一个激剧的大变动。蒙古入主,对

  •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达疏庄公【音义】【陆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疏】【正义曰鲁

  • 列御寇第三十二·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或无「列」字。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余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 〔注〕权轻利薄,可无求于人。 〔释文〕为食音嗣。赢音盈。而况于万乘之主乎? 〔疏〕特,

  •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何谓佛子。而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等正觉心所念行。如来不为心有所念。不分别名。不晓了识。如来无心。乃能入游无量之念。如倚虚空。造立一切。因其由趣。有所成就。又如虚空悉无所著

  • 卷第五(初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初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三十尼萨耆法之一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多畜衣服。入聚落著异衣。出聚落著异衣。食时著异衣。食竟著异衣。怛钵那时著异衣。怛钵那竟著异衣。食前著异衣。食后著

  • 壬占汇选·程树勋

    《壬占汇选》成书于清乾嘉年间,为壬家程树勋编辑、誊抄,间有程氏夹注。主要是囊括集录了中国历代六壬名著中的所有全部经典占验案例,堪为古今壬书占案中的集大成之作。

  • 华严经义海百门·法藏

    中国佛教华严宗典籍。唐代僧人法藏(643~712)著。全书1卷,总分十门,每一门下又分十义,共成百义,系统解释华严宗的佛教教义,故称《华严经义海百门》。其十门为:第1缘生会寂门,第2实际敛迹门,第3智种普耀门,第4熔融任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