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选传
刘志选,慈溪人。万历年间,与叶向高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与同僚刘复初、李懋桧就郑贵妃、王恭妃册封一事上书论争。后来因为给事中邵庶请求禁止各部官员上书议论政事,李懋桧上疏极力反对,被降级二等。志选说:“陛下贬李懋松,将使人闭口结舌,从而蒙蔽皇上耳目,这不是国家之福。”皇上生气了,将他贬为福宁州判官。后来逐渐升到合肥知县,因没通过三年一度的考核,被罢免回家,在家住了三十年。
光宗、熹宗相继即位,那些因为提建议而得罪的人纷纷获得起用,唯独志选因先前没通过考核而不被起用。正好叶向高赴京应召,经过杭州,志选与他游玩了个把月。叶向高回朝廷后,他被任为南京工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当时他已七十多岁了,却更积极地往上爬,上疏追论“红丸”一案,极力诋毁孙慎行不道德。魏忠贤很高兴,天启五年(1625)九月招他任尚宝寺少卿。在进京途中,他又极力攻击孙慎行,还连及叶向高。魏忠贤更高兴,将这两篇奏疏交给史馆。
第二年志选升任顺天府丞。冬十月他便上书弹劾张国纪。张国纪就是皇后的父亲。魏忠贤顾忌皇后贤明,想把她弄倒。正好有人在厚载门张贴匿名榜,罗列魏忠贤的反状,还包括了他的党羽七十多人。魏忠贤怀疑它是出于张国纪和那些被逐出的人之手。邵辅忠、孙杰图谋借此造大案,将东林党人杀尽,并借张国纪来扳倒中宫皇后,事成之后则立魏良卿的女儿为皇后,他们起草了一篇奏疏,找人呈递上去。但那些人都害怕得祸而不敢答应。志选被家人的话所迷惑,以为自己年纪大,一定比魏忠贤先死,竟然将那篇奏疏递了上去。奏疏中极力论列张国纪的罪行,最后还说“不要让人非议为‘丹山之穴,蓝田之种’。”说这话是因为先前有一个死囚叫孙二说张皇后是他所生,不是张国纪的女儿。奏疏上呈后,后果难料。皇上因伉俪情深,只是令张国纪自新而已。皇后是原司礼监太监刘克敬所选,魏忠贤迁怒于他,将他贬往凤阳,绞杀了他。
不久,志选上疏歌颂《要典》,言该书“颂扬圣德,讨伐罪恶,无微不彰,就是拿尧、舜流放四凶,推举元、恺来比,也不过如此,诚然游、夏也不能赞一词。”他因而极力诋毁王之肕、孙慎行、杨涟、左光斗,而极端赞誉刘廷元、岳骏声、黄克缵、徐景濂、范济世、贾继春以及傅魁、陈九畴。并说“:慷慨忧患时局,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是魏广微,应当恢复他内阁大臣的地位,以继承五臣的盛事。赤心报国,帮助编成不朽的巨典的,是东厂臣僚,应当增入简端,以杨一德之休风。”他又说:“对王之肕宜将他正法,孙慎行宜贬去戍边。”魏忠贤非常高兴,于是岳骏声等人被越级提升,王之肕被逮捕,孙慎行被遣去戍边。这些都正如志选所言。
七年(1627),志选升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这一年,熹宗去世,魏忠贤败,言官纷纷弹劾他,诏令将他除名。后来定逆案,法律没有撼动国母的条文,便依以子骂母的条文来判处他,将他和梁梦环判了死刑。志选先上吊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十八·赵尔巽 卷二十·朱熹 鸿猷录卷十三·高岱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佚名 裴怀古传·刘昫 元好问传·脱脱 张问达传·张廷玉 卷八十七·雍正 229.于谦保卫北京·林汉达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