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阳一敬传

欧阳一敬,字司直,彭泽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任命为萧山知县。征招授职为刑科给事中。弹劾太常少卿晋应槐任文选郎时的劣迹,而且南京侍郎傅颐、宁夏巡抚王崇古、湖广参政孙弘轼都是应槐选拔的,都应当被罢免。吏部替晋应槐等人辩解,只罢免了傅颐的官职。不久,弹劾并罢免了礼部尚书董份。

三次调职后任兵科给事中。他说广西总兵不应当任用都督,应当任用勋臣。于是弹劾恭侯吴继爵并罢免了他,由俞大猷代替。敌寇大举进攻陕西,他弹劾总督陈其学、巡抚戴才,一并剥夺他们的官职。又因军政事务弹劾英国公张溶,山西、浙江总兵官董一奎、刘显,执掌锦衣卫的都督李隆等九人不称职。张溶留任,其余的人都遭贬斥。

自从严嵩倒台,言官争相鼓勇评论时事,欧阳一敬尤为敢说。隆庆元年(1567)正月,吏部尚书杨博执掌京城的察举,罢黜给事中郑钦、御史胡维新,但是山西籍人士没有获下考的。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弹劾杨博心怀私人恩怨,庇护乡里人士。胡应嘉以前曾经弹劾高拱,高拱记仇,将要从重治他的罪。徐阶等人违拂高拱的心意,并且认为胡应嘉的确是辅佐察举,起初没有说什么,现在他伙同同僚妄加上奏,拟将他贬斥为民。舆论哗然。欧阳一敬替胡应嘉诉讼,驳斥杨博和高拱。毁谤高拱奸险横恶,与蔡京无异,并称:“应嘉先前的奏疏我也听说了,罢免应嘉不如罢免我。”遇上给事中辛自修、御史陈聊芳上疏争辩,徐阶便调应嘉为建宁推官。不久欧阳一敬弹劾高拱威制朝绅,专柄擅国,应该马上罢免。皇帝不听。过了一个月,御史齐康弹劾徐阶。各位给事中、御史认为齐康是受高拱指使,群集于皇宫前,责骂并唾弃他。欧阳一敬首先弹劾齐康,齐康也弹劾欧阳一敬。当时齐康以高拱为主,欧阳一敬以徐阶为主,互相指责结党。言官多抨击齐康,齐康最终遭贬职。

此事完结,他陈述兵政的八件事情,部中都评议可行。南京振武营兵因此罢除。湖广巡按陈省弹劾太和山的守备宦官吕祥,诏令吕祥返京,罢除守备官。不久,又派遣盐丞刘进前往接替。欧阳一敬进谏:“进原名为俊,驻守显陵无功。肃皇帝将他投入牢狱,发配为孝陵卫靖军,现在任用他不合适。”皇帝听从了他的劝谏。宦官吕用等人主管京营,欧阳一敬极力劝谏,此事才平息。黔国公沐朝弼残暴放纵,屡次违抗皇帝诏令。欧阳一敬请求惩治他,获得同意。不久他被提升为太常少卿。高拱再度崛起执掌国政,欧阳一敬感到惊惧,当天就告辞回乡,半道上忧郁而死。当时胡应嘉已经多次调迁升任参议,奔父母丧事回乡,听说高拱再度任宰相,也惊恐而死。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五十二·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汪楫
  卷三百六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二·周密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纪昀
  七○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碑传选集(一)·钱仪吉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皇甫诞传·魏徵
  卷一百一十·杨士奇
  ●岭海焚余卷上(隆武乙酉十月止丙戌八月)·澹归
  ●卷之二·吕坤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胡鸿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广州四先生诗巻四·佚名

    临清诗选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博通六籍虽厯官医卜之説浮屠老子之书靡所不究气宇豪迈与物无芥蔕兴至即挥毫赋诗人莫测其涯也父璟元临江路治中与母连丧介孤愤读书遂无复仕进意植二松于所居轩扁曰临清葢以渊明自儗也时有李韡

  • 卷一百三十七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起仁宗慶曆二年六月盡是年閏九月   六月甲戌,出內藏庫銀一百萬兩、紬絹各一百萬匹下三司,以給邊費。賜河北義勇兵弓弩箭材各一百萬。   權御史中丞賈昌朝言:「臣僚年七十而筋力衰者並優與改官,令致仕。年雖七十而

  • 外篇 点繁第六·刘知几

      夫史之繁文,已于《叙事篇》言之详矣然凡俗难晓,下愚不移。虽六卷成言,而三隅莫反。盖语曰:"百闻不如一见。"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昔陶隐居《本草》,药有冷热味者,朱墨点其名;阮孝绪《七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八·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六月甲午朔○升户部主事王维章为贵州司郎中密云管粮黄衮狭西司郎中甘肃管粮○升谕德龚三益湖广参政吏部郎中魏时应福建参政江西道御史孙居相江西参政兵部郎中高桂贵州副使江西道御史朱万春江西参政吏科给

  • 皇王大纪卷四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定王元年冬十一月鲁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也葬匡王晋侯伐郑郑及晋平楚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王孙满对曰在徳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徳也逺方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纪昀

    宗室传唐 【三】○唐三太宗诸子△太宗诸子常山王承干 郁林王恪【千里 琨 祎 峘 祗】濮王泰 庶人佑蜀王愔蒋王恽【之芳】 越王贞【冲】纪 王慎【琮】曹王明【皋 象古道古】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干又生第四子

  • 三、土地·陶元珍

    汉质帝时,中国垦田面积约达七百万顷,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无忌所记质帝本初元年垦田面积,「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三国时垦田面积,以户口推之,当远不及汉质帝时之广,故魏文帝时洛阳附近尚树木成林, 魏志王昶

  • 辛仲甫传·脱脱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

  • 元年·

    (乙卯)元年大明弘治八年春正月1月1日○乙酉朔,王行朔奠于殯殿,百官哭臨如儀。○自是,每日議政以上二員,更坐承政院。○弘文館副提學成世明等啓:「臣等論設齋事,大臣啓以『是豈好佛哉?是豈關國家興亡哉?不宜入啓。』壅蔽聰明,孰大

  •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晏婴

    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

  • 执节第十六·孔鲋

    赵孝成王问曰昔伊尹为臣而放其君、其君不怨、何行而得乎此也、子顺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弼其君以礼。亦行此道而巳矣。王曰方以放君为名、而先生称礼、何也、子顺曰以礼括其君。使入于善也。曰其说可得闻乎、答曰其

  •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杜预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春秋圣人尊王之经也元年春王正月开宗明义之第一也解此者自三传以至後儒其说充栋或致操戈无容置议然识圣人之深意者有几乎王道熄而作春秋春秋鲁之旧史也自隐公始则不得不

  • 青年修养与佛教·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华侨联合会约来作亲切的叙谈,得与我国青年侨胞有接近的机会,很为愉快!现在到了贵会,与到其他的团体,觉得有不同的感想。我这次在仰光对缅甸人、印度人谈话,总要翻译,这不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宝秘密印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  尔时世尊。复入一切如来灌顶总持三昧出生宝加持三摩地。说此自印大明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啰怛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有余师说。色法虽有同类因。而在此身非余身。相似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蓝位。与此身羯剌蓝位为同类因。与余位作缘非因。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六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六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复次下持犯不定。即是和合前之二门。前之二门持则具持十戒。犯则具犯十戒。故云一向。今合判者。十中前四属戒后六属乘。乘戒交互四句分别。若二俱句属前二门。二交络

  • 金丹四百字·张伯端

    内丹歌诀。北宋张伯端撰。全篇正文四百字,五字为句,四句一韵,可分为二十首五言绝句,但内容上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文字凝练简要,寓意深刻,高度概括了张氏内丹学说。作为内丹修炼的入门读物,历来很受丹家重视。篇前有序,凡一千三

  • 蓬山密记·高士奇

    高士奇是康熙帝十分喜欢的词臣。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本文写的是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高士奇随驾入京的见闻,有助于人们了解到更加生活化的康熙皇帝。此次归乡后不久,高士奇于6月病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