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传
张凤,字子仪,安平人。父亲张益,官任给事中。永乐八年(1410),他从征漠北,阵亡。张凤考中宣德二年(1427)进士,后被授予刑部主事。他审理江西反叛一案,平反了数百人。
正统三年(1438)十二月,司法官员因犯了过失全被关进监狱,遂升张凤为本部右侍郎。从主事升为侍郎,从前还没有过。第二年命他提督京师粮仓。六年,把他改到户部,不久调往南京。正好尚书一职长期出缺,张凤于是掌管南京户部事务。贵州上奏说军卫缺粮,请求运龙江仓和两淮的盐到镇远府换米。张凤因龙江的盐杂有泥沙,不能换米来供给军队,便全部以淮盐来给他们,然后再上报。皇上嘉奖了他。他又说南京留都重地,应每年储存二百万石粮食,作根本打算。皇上批准了,并定为法令。南京的粮储,旧由都御史提督,十二年冬,命张凤兼理。张凤谦谨,善于执法,号称“板张”。
景泰二年(1451),他升为尚书。四年改任兵部尚书,参赞军务。户部尚书金濂去世,皇上召张凤回京取代他。当时四方战事平息,而灾荒却特别严重,皇上屡次下诏宽恤。张凤与廷臣一同议上十项建议。第二年他又先后议上八项。回报都说可行。张凤因灾荒严重,国家减免的租税多,导致国家用度更加不足,便上奏说“:建国初期天下田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现在耕地数量已经减半,加上因水旱之灾而停征租税,国家开支到哪儿去支给?京畿以及河南、山东没有税额的田地,甲方一开垦,乙方即揭发他漏税。请批准轻额征税,这样不仅可以永绝争端,而且还可以稍稍助军国之用。”回报说可行。给事中成章等弹劾张凤擅自更改祖制,杨禾遂等人又极力论争。皇上说“:建国初期定都江南,输运粮食容易。现在定都极北之地,难道还能守常制吗?”四方报告灾荒的,张凤请令御史调查核实。议论的人因此而非难他。
英宗复辟后,张凤调到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五年(1461)二月,张凤去世。
张凤有孝行,个性淳朴。有个故人死了,他聘其女儿为儿媳,教其儿子而奉养其母亲终身。同窗好友苏洪喜欢当面指责张凤的过失,到张凤当官后还是这样,但张凤都一如既往地对待他。听说他贫寒,张凤立即接济他。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卷二百二十三·表第十四·脱脱 ●卷八·刘一清 卷二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佚名 光绪七年·佚名 六八一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参提调陆费墀等遗失底本并请另选翰林充补折·佚名 八、人民生活与国家财政·陶元珍 ·全台绅民公约·丁曰健 杨逸传·李延寿 源雄传·李延寿 许绅传·张廷玉 卷七十七·阿桂 客说春申君曰·佚名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