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王朱桢传

楚昭王朱桢,太祖第六子。当他出生时,平定武昌的捷报正好传到,太祖高兴地说:“此儿长大后,以楚封之。”洪武三年(1370),朱桢封为楚王。十四年,朱桢前往藩地武昌。曾抄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放置座位之右。十八年四月,铜鼓、思州诸蛮作乱,太祖命朱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率军前往征讨。汤和等分屯诸洞,竖立栅栏与蛮人一起耕作。时间一久,便擒获其首领,余党全部溃散。三十年,古州蛮人发动叛乱,太祖命朱桢率军,湘王朱柏为副帅,前往征讨。朱桢请求发饷三十万,又不亲临军队。太祖指责他,命他修筑铜鼓卫后回京。这一年荧惑星进入太微,太祖下诏谕示朱桢要十分谨慎,朱桢乃列出十事以自警。不久,朱桢之子巴陵王去世,太祖再次下诏对他说道“:往年荧惑星进入太微,太微天廷,居于翼轸,在楚的上空。五星无故而入,必有大灾。你的儿子突然死去,恐怕灾害不止于此,还须自省其身,处事谨慎,以回天意。”到了冬天,朱桢的王妃去世。当时刚设宗人府,太祖命朱桢为右宗人。永乐年初,朱桢晋升为宗正。二十二年,朱桢去世。

其子庄王朱孟烷继嗣,他为人恭敬、谨慎,又十分好学。宣德年中,平江伯陈王宣密奏道:“湖广之地,是东南大藩,连接湖、湘,控制蛮越,人民富庶,商人群集。楚设有三护卫,从始封至今,人口日繁,兵强国富,小人铤而走险,便会妄生邪念。请求选其精锐,以漕运为名,等到了京城,便将其留下,可绝后患。”宣宗说道“:楚无过失,不行。”朱孟烷听说此事后十分害怕。五年(1430),上书请求交纳两护卫,自留其一。宣宗加以慰劳并听从了他的建议。正统四年(1439),朱孟烷去世。

其子宪王朱季..继嗣,朱季..对母亲邓氏极为孝顺。英宗赐信予以褒奖。朱季..所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当时学术界所传诵。八年,朱季..去世。其弟康王朱季土叔继嗣,天顺六年(1462)去世。朱季土叔的堂侄靖王朱均钅化继嗣,正德五年(1510)去世。朱均钅化之子端王朱荣氵戒继嗣,他以仁孝著称,武宗将其住所命名为“彰孝之坊”。嘉靖十三年(1534),朱荣氵戒去世。其子愍王朱显榕继嗣,居丧守孝,倍感哀痛,遇有庆礼却又前往庆贺。端王女婿沈宝与朱显榕之间有隔阂,沈宝派人诬奏朱显榕的左右称呼朱显榕为万岁,并且诱使朱显榕设水戏来练习水军。世宗将其奏章下议,抚臣都说朱显榕居丧期间能守礼仪。沈宝因诬奏获罪,被削为民。

朱显榕之妃吴氏,生世子朱英火翟,他性情淫荡邪恶,曾私通其父朱显榕的宫女。朱显榕知道后,杖杀其使者陶元儿。朱英火翟又派士兵刘金在别馆收纳妓女宋么儿。朱显榕要加罪于刘金,刘金于是诱使朱英火翟图谋叛乱。嘉靖二十四年(1545)正月十八日,朱英火翟大张筵席款待父亲朱显榕,又另在西室宴请朱显榕之弟武冈王朱显槐。酒宴当中,刘金等从座后冲出,挥动铜勺猛击朱显榕头部,朱显榕当场毙命。朱显槐为之震惊,前往营救,受伤逃走,幸免一死。朱英火翟将朱显榕的尸体移往宫中,命长史孙立以朱显榕中风而死上报。跟随朱显榕的朱贵撬门而出,告发此事,抚臣、按官马上上奏。朱英火翟心中畏惧,上疏辩解,而且逼迫崇阳王朱显休为其保奏。通山王朱英炊不愿听从,直陈朱英火翟杀父叛逆的罪状。世宗下诏命宦官及驸马都尉邬景和、侍郎喻茂坚前往审讯。朱英火翟理屈词穷,只得服罪。世宗下诏将其逮捕至京。这年九月,祭告太庙,将朱英火翟处死,焚尸扬灰。并将其党羽全部处死,削除朱显休食禄的十分之三。朱显槐、朱英炊赏赐给金币,而且命朱显榕次子恭王朱英火佥承袭楚王之位。隆庆五年(1571),朱英火佥去世。

其子朱华奎年纪尚幼,万历八年(1580),才继承爵位。卫官王守仁上告说“:远祖定远侯王弼,即楚王朱桢妃子之父,遗留瑰宝数十万寄存于楚王府库中,现在却被嗣王侵夺藏匿起来。”神宗下诏命宦官前去清查核实。朱华奎上奏辩解,并且请求避宫搜掘,都未获答复。长时间内,宦官连续审问王府承奉等,却毫无所得。当时宦官们正在搜括财宝希望讨好皇上,不想揭露王守仁的罪过。神宗才颇为醒悟,停止追查朱华奎。朱华奎于是献上二万黄金,帮助三殿工程。

三十一年,楚王宗人朱华..等说:“朱华奎与其弟宣化王朱华壁都不是恭王之子。朱华奎乃恭王妃之兄王如言之子,抱养于宫中。朱华壁则是王如纟孛仆人王玉之子。朱华..之妻,即王如言之女,对此事了如指掌。”礼部侍郎郭正域请求勘查此事。大学士沈一贯维护朱华奎,经委抚、审讯,都说伪王之事毫无凭证。而朱华..之妻坚持她的说法,此事不能决断,因此廷臣商议命重新勘查。中旨却认为楚王袭封已二十余年,应当以朱华..诬告治罪。御史钱梦皋为沈一贯弹劾郭正域,郭正域则揭发朱华奎行贿沈一贯。朱华奎于是诉说是郭正域主使的,郭正域被罢职离去。东安王朱英燧、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土宣等都说朱华奎伪迹昭著,行贿有据。诸宗人纷纷赴京投诉揭发。朱华奎奉旨切责他们,分别给与他们罚禄、削爵的惩罚。朱华..则因诬告获罪,被降为庶人,禁锢于凤阳。不久,朱华奎输贿入京,宗人将其截夺。巡捕赵可怀委托有关官员将朱华奎逮捕治罪。宗人朱蕴锢等正对赵可怀处理楚的官司不公平怀恨在心,于是趁机起哄,将赵可怀殴打致死。巡按吴楷将楚发生叛乱上告。沈一贯建议发兵会剿。命令还未下达,诸宗人就全都自缚就范。于是斩首二人,勒令四人自尽,禁锢在高墙之内及空宅的四十五人。当时是三十三年四月。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起楚的事情。时间一久,被禁锢的人因遇皇恩得以获释,而朱华奎的真伪始终未弄清楚。

后来,张献忠抢劫湖广,朱华奎募兵自卫,以张其在为帅。张献忠兵至武昌,张其在为内应,将朱华奎捉拿并沉入江中,诸宗族中无人幸免。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脱脱
  ●卷二百三十八·徐梦莘
  补遗·庞元英
  翰苑遗事 全文·洪遵
  卷第三十四·徐鼒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二·徐紘
  二百二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呈稻样米样摺·佚名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龙济光·陶菊隐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范晔
  卷八十·佚名
  选举九·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三·高晋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齣~第二十七齣·崔时佩

    第十九齣 琴心写恨【卜算子】〔生上〕月挂柳梢头。漏断人初静。千古风流指下生。付与知音听。东边日出西边雨。莫道无情却有情。日间红娘说道相如将琴挑动文君之意。不免叫琴童取琴出来。琴童何在。〔丑上〕夜静瑶琴

  • 卷三十三·表第七·柯劭忞

      ○行省宰相年表下   (表略)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宋 黄震 撰唐髙宗 罢辽东之役 止土木之功 日引刺史入閤问百姓疾苦及政治 长孙无忌褚遂良同心辅政无忌以元舅辅所言无不嘉纳永徽有贞观风【未立武后以前得处】 纳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纪昀

    列传元 【三十二】○元三十二杨恭懿王恂郭守敬杨桓杨果 王构魏初 焦养直 孟攀鳞尚野李之绍杨恭懿王恂郭守敬杨桓杨果王构魏初焦养直孟攀鳞尚野李之绍△杨恭懿杨恭懿字符甫奉元人力学强记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春秋后得

  • 李宪传·脱脱

    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皇..中期,补为入内黄门,稍稍升为供奉官。神宗即位后,他历任永兴、太原府路走马承受,多次论说边防事符合皇上的意思,为干当后苑。王韶上书请求收复河湟,皇上派李宪前去督师,他和王韶收复河州,被任为东染

  • 卷一百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雍正九年三月上谕七道初五日奉上谕江南江淮兴武二卫旗丁名下有应追钻夫底料银十万八千一百余两查此项自康熙四十二年至雍正元年前後二十载各丁佥替更换不一现今着追之人未必系

  • 恤赏例·佚名

    目录 严禁溺女 育婴堂条规 试用杂职微员病故酌给资助 兵民等猝遇暴风照例赏恤 通省学租银两仍由县自行移给 文武员弁因公出洋落水淹毙及打仗阵亡,议给葬祭银两 微员路费,如莅任未满五年遇有丁忧病故,眷柩实在无力回籍,准

  • 卷五·佚名

    (二三)复次若人亲近有智善友。能令身心内外俱净。斯则名为真善丈夫。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彼家中遇比丘已,屋栋摧折打破水瓮。牸牛绝靷四向驰走。时婆罗门即作是言:斯何不祥。不吉之人来入吾家有此

  • 卷第三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佛刹皆悉清净,以不可说不可说庄严具而庄严之。一一佛刹,其量广大,同于法界,纯善无碍,清净光明,诸佛于中现成正觉。一佛刹中清净境界,悉能显现一切佛刹

  • 佛说懈怠耕者经·佚名

    宋沙门惠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众菩萨俱。时佛从罗阅只欲诣舍卫。诸菩萨导前。释梵。被服又见身体如四天王。诸比丘僧悉从佛后。诸天龙神在上供养。去城不远。时有一人在田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序品第一之三  复有无数大仙之众俱来在会。所谓。  阿怛哩野大仙。嚩悉瑟吒大仙娇怛摩大仙。婆诣啰他大仙惹恨拏大仙。暗诣娑大仙阿摩悉谛大仙。谟罗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五·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拜篇第三(上)议拜者。明沙门应致拜也。昔皇觉御宇。尚开信毁之源。岂惟像末不流弘约之议。顷以法海宏旷类聚难分。有秽玄猷颇闻朝听。致使拘文之士废道。从人较而言之。未曰通方之巨唱也。

  • 耻躬堂残稿·高自约

    高自约长年在外,写诗作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终身嗜酒,常以诗伴酒,颇有古文人的诗风。当年,他曾整理诗稿,用“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会用笺”、“海外部用笺”等稿纸誊正,打算结集出版,并题为《耻躬堂》。可惜,因为多种原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46年11月至1948年。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了中国农村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及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艺术地再

  • 辽金元宫词·佚名

    从元代至明、清三朝就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文人写作咏辽金元三代的宫词。这些宫词记述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其宫妃们的生活,对当时的政治、历史和风俗也有生动的描述。又由于这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当诗人们描写宫廷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玑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