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元节传

邵元节,贵溪人。是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他拜范文泰、李伯芳、黄太初为师,全部学到了他们的道术。宁王朱宸濠召他去,他推辞不往。

世宗即位后,被宦官崔文等人言语所惑,喜好鬼神之事,每天做斋醮。谏官屡次劝说,他都不听。嘉靖三年(1524),皇上征邵元节入京,在便殿接见他,对他大加宠信,让他住在显灵宫专管祈祷祭祀。下雪错过时节,邵元节祈祷有应验,被封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玄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

六年(1527),邵元节请求回山,诏令允许他乘坐邮车驰归。不久,邵元节上朝廷。有事在南郊祭祀,皇上命他分别献祭风云雷雨坛。皇上预先设宴奉天殿,邵元节列班于二品官中。赠他的父亲为太常寺丞,母亲为安人,一并赠给文泰真人之号,赐给邵元节紫衣玉带。给事中高金论奏他,皇上将高金投进诏狱。皇上敕令在城西建真人府,以邵元节的孙子启南为太常寺丞,曾孙时雍为太常寺博士。每年给邵元节食禄一百石,以四十名校尉供洒扫,赐给庄田三十顷,免除其租税。又派宦官使者到贵溪建道院,赐名叫仙源宫。修成之后,邵元节请假回山。中途他上奏说被大学士李时的弟弟员外李..侮辱。李时上书引罪,李..被下狱,受到谴责。后来邵元节还朝,行到潞河时,皇上命宦官将他迎接入宫,赐给蟒服和“阐教辅国”玉印。

原先,因为皇位继承人未立,皇上多次命邵元节建醮,以夏言为监礼使,文武大臣每天两次上香。过了三年,皇子接连出生,皇上大喜,多次给邵元节加恩,拜他为礼部尚书,赐给一品官服。他的孙子启南、徒弟陈善道等人都得晋级,赠李伯芳、黄太祖为真人。

皇上临幸承天府,邵元节因病不能跟从。不久邵元节死,皇上为之流涕,赠他为少师,赐祭十坛,派宦官和锦衣卫官员护丧回去,有关官员为他治丧,用伯爵之礼。礼官拟上谥号叫荣靖,皇上不满意,他们再拟上文康。皇上合起来用,叫文康荣靖。启南官任到太常少卿。陈善道也被封为清微阐教崇真卫道高士。隆庆初年,削去邵元节的官阶和谥号。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七 志一百十二·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五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1945──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乙酉·郭廷以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蔡东藩
  七国考卷二·董说
  卷之四十三·佚名
  第一册 丁未年至庚戌年·佚名
  八一○ 广西巡抚姚成烈为查无《青霞集》等空格书事致军机处咨文·佚名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范晔
  姚察传·姚思廉
  杨慎矜传·欧阳修
  丘福传·张廷玉
  纲鉴易知录卷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董武子·唐圭璋

      武子名耘,或名荣。疑作耘为是。卒于绍兴七年(1137)。   失调名   畴昔寻芳秘殿西。日压金铺,宫柳垂垂。

  • ●续编·卷五·沈瘦东

    余尝与弟子言诗学,主张读诗须分时代:年十三四时尚不甚了解古人奥窍,而记忆力甚强,宜读汉魏六朝诗,但求其能背诵,先厚其基;二十以后如草木方荣,便读李、杜、高、岑、韩、苏诗,以求其格律声调之备;中年哀乐多更,或病入於衰飒,宜读温

  • 第十八出 喜谐·叶宪祖

    【挂眞儿】〔小生上〕客院寒风渐洒洒。凄凉味早入窗纱。绿绮空挑。丹枫未转。惹得无端萦挂。 着闷嫌宵永。含情觅信稀。何因窥户数。只恐应门迟。小生温飞卿。为慕鱼玄机。投诗表意。求媾倾心。邻居张老妪来说道。昨

  • 巻九·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九宋 邵浩 编东坡杜介送鱼新年已送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陋巷闗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醉眼朦胧覔归路松江烟雨晚踈踈栾城次韵天街雪霁初通驷禁籞冰开渐跃鱼十

  •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萧孝穆(撒八 孝先 孝友) 萧蒲奴 耶律蒲古 夏行美   萧孝穆,小字胡独堇,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

  • 奢纵第二十五·吴兢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

  • 卷之五十二·佚名

    洪武三年五月己丑朔大将军徐达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而自将取兴元○宁国卫指挥佥事陈德成从征西蕃战殁干岷州 上命有司致祭厚葬之仍恤其家追赠德成指挥副使授其子千户○辛卯遣使访历代帝王陵寝初 上尝观宋太祖诏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弘治九年八月乙亥朔升工部左侍郎徐贯为本部尚书○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谢迁行礼○升南京兵部右侍郎王继为户部左侍郎提督仓场○戊寅祭 太社 太稷○己卯命通政使司廷奏每六月十月日引五事余月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四。○(乙巳)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 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 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

  • 三 风暴的前后上·周作人

    上文曾经说过,我在天下太平的空气中出世,一直生活到十岁,虽然本身也是多病多灾,却总是平稳中渡过去了。但是在癸巳(一八九三)年遇着了风暴,而推究这风暴的起因,乃是由于曾祖母的去世。曾祖号苓年公,大排行第九,曾祖母在本家里的

  • 张定和传·魏徵

    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 年少时贫寒低贱,有志气,守节操。 起初做侍官。 时逢平定陈国的战争,定和理当去打仗,但生活不能自给。 他要把妻子的嫁衣卖掉,妻子坚决不给他。 从此定和就走了。 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仪同,赏赐布帛

  • 二、京都票号致祁、太、平·李宏龄

    总号及各埠票号之信(1)平遥票帮乡台大人阁下:迳启者,昨因同行公议开设银行,为抵制市面,保全商业起见,已有公函奉达。此事所关甚大,现在我同帮既公举渠楚南创办此事,期在必成,谅乡台均必深以为然。晚等子细筹思,此事有利无害。

  • 三十三年·佚名

    (戊戌)三十三年大明嘉靖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王世子以權停例,率百官行賀禮。1月2日○丁丑,以成世昌爲工曹判書,李龜齡爲戶曹參判,柳世麟爲漢城府右尹,李夢弼爲弘文館校理。1月4日○己卯,日暈,兩珥。1月5日○庚辰,御朝講。

  • 命相第二十五·佚名

    命者,生之本也;相者,助命而成者也。命则有命,不形于形;相则有相,而形于形。有命必有相,有相必有命,同禀于天,相须而成也。人之命相,贤愚贵贱,修短吉凶,制气结胎受生之时。其真妙者:或感五帝三光,或应龙迹气梦;降及凡庶,亦禀天命,皆属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澄观

    第五依现相。疏文分四。一总明大意。二显相不同。三别明放光。四料拣同异。今初。应有四句。一者随相。二者无相。三者无相不碍相。四者相即无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无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别明中有初一句。故应莫

  • 念佛镜序·善导

    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则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

  • 偶像·张恨水

    《偶像》,连载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出师表》,1941,11/1---1943,3/28。1944年重庆南京新民报社初版单行本。小说描写了正处于50岁左右年龄的丁古云,一位正经的“老古董”,追求女学生,最终却被被蓝、夏两个女人诈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