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真晟传

陈真晟,字晦德,漳州镇海卫人。最初参加乡试时,听说官府防察过严,不按礼节对待士人,深以为耻辱,激愤之下拒绝参加考试,从此潜心圣贤之学。读《大学或问》,见朱子反复强调主敬,乃知“敬”为《大学》的起点和基础。又得程子‘主一’之说,便专心研究,他说“:《大学》的诚意是铁门关,‘主一’二字是开关的玉钥匙。”天顺二年(1458)至朝廷呈送其《程朱正学纂要》。该书首先采用程氏学说的体制,其次采取朱子的论述,再次做二图,一图说明圣人的思维随天地一同运行,一图说明治学的思想要遵循天地运行规律,最终落脚于推举贤明导师,辅助太子,重视教育。朝廷命礼部讨论书中的建议,但为侍郎邹干搁置不办。真晟回到家中,闻知临川吴与弼在本乡讲学,便去请教,路过南昌在张元祯家留宿,俩人谈论后,元祯大加推崇,对他说:“圣人之道,自程朱以后,只有先生得其真义,至于康斋(吴与弼),不可求见,也不必求见。”于是他又折回福建,深思静坐,自号“漳南布衣”。成化十年(1474)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真晟没有拜过师,只是从流传下来的经书中得到学问。他自己感到居于海滨偏僻之地,应出去访求当世学者,虽未同吴与弼讨论过学问,但二人学说颇相近似。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黄以周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王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纪昀
  别集下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卷十二·胡一桂
  史记集解卷六十·裴骃
  张作霖·陶菊隐
  卷四十二·阿桂
  卷四·佚名
  卷二百四十·佚名
  卷四十·徐天麟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七·高晋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翁孟寅·唐圭璋

      孟寅字宾旸,号五峰,钱塘(今杭州)人。登临安乡书,曾为贾似道客。   烛影摇红   楼倚春城,锁窗曾共巢春燕。人生好梦比春风,不似杨花健。旧事如天渐远。奈情缘、素丝未断。镜尘埋恨,带粉栖香,曲屏寒浅。   环佩空归,故

  •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礼五·张廷玉

        ◎礼五   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宗庙之制   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各为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庙中室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三门,门

  • 辽史拾遗卷六·厉鹗

    本纪第八景宗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眀扆契丹国志曰景宗讳眀计火神淀弑逆之时舎音害世宗并及于后复求帝杀之帝时九歳御厨尚食刘嘉哩以氊束之藏于积薪中由是得免及即位婴风疾多不视朝保宁元年 夏五月壬寅汉遣

  • ●后鉴录下·谢蕡

    刑部等衙门为惩大逆、罚大过、劝大功、信大义,以彰国法事。先该钦差御用监太监张永题前事。取据法人刘吉供称,内开宁府原有护衞,后因不法,革改南昌左衞。弘治十一等年,今谋反自尽宸濠袭封宁王,与今自尽宜春王拱樤,镇国将军觐

  • 卷九·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 汉臣 袁绍【子谭 熙 尚 从兄遴 外甥高干 逢纪审配 沮授 田丰 赵义 李孚 王修】 袁术

  •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司马光

    唐纪五十五 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公元812年) [1]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府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不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必待敕

  • 卷三·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三明 马文升 撰思患豫防事近该巡按四川监察御史俞俊奏该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经历司呈称建昌越隽等卫地方梁山崩塌土阜拥起地动数里尘砂飞扬声响如雷揺倒城垣房屋压死军民不知其数成都等府所属州

  • 枢言第十二·管仲

    管子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枢言曰:“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帝王者,审所先所后,先民与地,则得矣。先贵

  • 卷八 魏相篇·王通

    子谓魏相真汉相:“识兵略,达时令,远乎哉!”子曰:“孰谓齐文宣瞢而善杨遵彦也?谓孝文明,吾不信也。谓尔朱荣忠,吾不信也。谓陈思王善让也,能污其迹,可谓远刑名矣。人谓不密,吾不信也。”董常问:“古者明而不视,聪而不闻,有是夫?”子曰

  • 卷六十九·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九   宋 程公说 撰郑世本第二成公       僖公简公成公【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名睔襄公子悼公弟成六年嗣立明年改元三年晋执之四年三月郑立公子繻四月杀

  • 第十四章 24·辜鸿铭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志存高远,傻子只看眼前。”

  • 提要上·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提要上释天露【召南行露篇】   雷【殷其靁篇】星【小星篇】     三【小星篇 心宿】五【小星篇 桺宿】  参【小星篇】昴【小星篇】     日【邶柏舟篇】月【柏舟篇】    

  • 周书·金縢·佚名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

  •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时。释提桓因有上妙堂观。于夜来诣尊者大目揵连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释提桓因光明普照耆阇崛山。周匝大

  •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譬如幻所成物像  如乾闼婆城庄严  愚人贪爱富亦然  不知是妄生耽著  百种苦求于财富  得已极苦逼于身  王官水火散坏时  智

  •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法野大菩提道场。初成正觉。与诸菩萨摩诃萨众八万人俱。复有八万四千大梵天子亦在道场。悉皆围绕瞻仰世尊。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

  •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辨至七业亦道故者。此即大文第二释业道名。上句明意三。下句明身.语七论曰至而造作故者。释上句。于十不善业道之中。后三贪.嗔.邪见唯道。思业之道故立业道名

  • 何氏语林·何良俊

    《何氏语林》30卷,明何良俊撰。这是一部仿《世说》体的轶事小说,明清以来颇为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其书久佚,后来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即是仿效裴启《语林》的体裁而作的。自《世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