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土司传

云南,就是滇国。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益州郡。三国的蜀汉设置云南郡。隋唐两朝设置昆州。后来被南诏的蒙氏所占领,改为鄯阐府。该地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的统治,到大理的段氏时,高智升出任鄯阐牧,便世袭该地。元朝初年,该地设置了鄯阐万户府,不久又改为中庆路,封忽哥为云南王镇守该地。忽哥仍录用段氏子孙守卫该地。忽哥死后,其儿子继嗣,被封为梁王。

洪武六年(1373),朝廷派翰林待制王礻韦等持诏书去见梁王,王礻韦被梁王久留而不予遣返,最终遇害。八年又派遣湖广行省的参政吴云去见梁王,行至中途被梁王的使者杀害。十四年,征南将军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军队到达云南城,梁王自投滇池而死,于是该地平定。朝廷便将中庆路改为云南府,设置都指挥使司,任命都督佥事冯诚掌管都指挥使司的事务。该年二月,皇帝给云南各郡的蛮族发了诏谕。十五年,傅友德等人分兵攻打各蛮族中还未归服明朝廷者,土官杨苴乘机作乱,纠集蛮族人二十多万进攻云南城。此时城内粮食很少,士兵又多病,蛮族人进犯到城下,都督谢熊、冯诚等靠城固守,叛贼攻不下来,便在云南城外较远处扎下军营做长期围困的打算。此时沐英正将军队驻扎在乌撒,听到消息后,带领精锐骑兵回救云南。到曲靖时,沐英派士卒偷偷地潜入城内报信,被叛贼抓获,便骗他们说“:总兵官带领三十万人到了。”叛贼惊愕不已,连夜拔营而逃,逃到安宁、罗次、邵甸、富民、普宁、大理、江川等地后,又占领险要之地树起栏栅,图谋再次进犯云南城。沐英分别调遣将士进剿降服他们,共斩获首级六万多个,生捉俘虏四千多人,各部都被平定。二十五年,沐英逝世,朝廷命令他的儿子沐春继嗣,封他为西平侯,仍派他镇守云南。

自从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南的十年间,在蛮族人中巡视时恩威并用。每次一下小令,各番人部落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到城郭外叩头迎接,浇水洗手之后才启开来看,说:“这是令旨啊。”沐氏家庭也都能继承沐英的功名。每次有大的征伐行动,朝廷总是把征南将军的印信授予他们,而出征的队伍中也未尝没有沐氏家族的人。传了几代后,西平侯的后代子孙要继承侯爵,当地守卫大臣说云南人只知道有黔国公,不知道有西平侯。孝宗皇帝认为此话有理,便答应封沐英的后代为黔国公。从此以后,沐氏家族佩公爵印符,各土司的进退予夺,都要向他们咨询。天下长久太平后,朝廷的文纲更加周密,皇帝有什么事都必须与太监的抚、按和三司官员一起讨论后才执行,行动多受掣肘,土官子孙有承袭了其父祖事务达二三十年还没得到官职的。这样一来,土官便又怠慢、玩弄法令,无所忌惮。等到他们罪大恶极时,朝廷便起兵征剿,致使军民日益困乏,地方秩序日益破坏。大学士杨一清等人因为武定安铨的叛乱,痛切地向朝廷陈述弊端。黔国公沐绍勋也为此向皇帝进言。虽然他们都得到圣旨允许按他们所说的那样行动,但也不能更改制度。到神宗皇帝时,朝廷沉溺于享乐之中,封疆大吏的作风败坏也一天比一天更甚。缅、莽的叛乱,都是因为土官的失职而引起的。虽然下面上报了一点小功,但在滇南丧师失地,最终导致了沙定洲这个大祸患。

沙定洲,是王弄山长官司沙源的儿子。沙源骁勇善战有将才,万历中年,数次跟随官军征讨有功,巡抚便委任他为王弄山长官司的副长官。继而又因征讨建水有功,便将安南长官司的废地付与他。后来他又参加了对东川、水西、马龙山等地的征讨,在保全云南会城上立有首功,被累加提升为宣抚使。他率领的军队时常号称沙兵。沙定洲,是沙源的二儿子。

崇祯中年,元谋土知州吾必奎叛乱。总兵官沐天波前去进剿,征调沙定洲从征。沙定洲不愿去,口出怨言。正好碰上奸猾之徒饶希之、余锡朋拖欠沐天波的钱,无法偿还。余锡朋经常出入土司家,夸奖黔府的富盛。沙定洲听了心动,暗地里勾结都司阮韵嘉等人作为内应。不久沙定洲进入城内去向沐天波辞行,沐天波以当天是家讳日不视事为由谢绝会客。沙定洲吵嚷着冲了进去,将其府第焚烧抢劫一空。沐天波听说发生变故,从小地道逃走。此时宁州土司禄永命在城内,正与贼人巷战,他的副官周鼎将沐天波强留下来一起讨伐贼人。沐天波怀疑周鼎在为沙定洲而诱骗自己,便杀了周鼎,周鼎的母亲和妻子都逃向城北自焚而死。沙定洲占领了黔府,盘踞在会城,劫持了巡抚吴兆元,让他题词请沙定洲代替沐天波镇守云南,并将该文告传递给各州县,结果全云南为之震动。禄永命与石屏州的龙在田都带领自己的部下离去了。

沐天波逃往楚雄,金沧副使杨畏知奉调驻守城中,他对沐天波说:“你何不逃往永昌,这样可使楚雄有所准备,而你在永昌可与楚雄倚为犄角,这样首尾互相牵制沙定洲,是上策啊。”沐天波同意了。沙定洲到楚雄,城门闭着无法进入,便离去了。他派其同党王翔、李日芳等人,攻陷大理和蒙化。杨畏知乘机将城外的居民全迁入城中,然后修筑城墙挖掘护城壕,调遣土兵汉兵一起守卫。沙定洲听说禄永命等人各自固守,不敢到永昌,怕杨畏知截断他的退路,便急忙回兵攻打楚雄。杨畏知坐在城楼上,贼人发巨炮打他,硝烟火焰笼罩了城中的望楼,众人都说杨畏知已被打死,而杨畏知却在那里端坐自如,叛贼互相感到惊讶,说他是神。杨畏知乘贼人攻城的间歇,出奇兵袭击贼人,杀死贼人甚多。贼人引退而去,进攻石屏,攻不下来,便回去进攻宁州,禄永命战死。贼人考虑待往东的地方稍稍安定后,再进攻楚雄。于是他们将军队分为七十二个营,环着楚雄城挖掘战壕,做长期围困楚雄的准备。

此时碰上张献忠死亡,他的部将孙可望率领余众从遵义进入贵州,声称自己是黔国焦夫人的弟弟前来报仇。百姓长期被沙兵困扰,对孙可望的到来很高兴,都跑去迎接他。沙定洲解除了对楚雄的包围,在草泥关迎战孙可望,被打败后,逃往阿迷。孙可望攻破曲靖和交水,屠杀了那里的人民,于是从陆凉、宜良进入云南城,又派遣李定国去攻略往东方向的诸府。孙可望都自己率兵向西出发,杨畏知在启明桥抵御孙可望,打败后被抓。孙可望听说过杨畏知的名声,不杀他,对他说:“我和你共同讨伐贼人,怎么样?”杨畏知提出三个条件“:不使用张献忠自封的国号,不杀百姓,不掳掠妇女。能做到这三点,我听从你的安排。”孙可望都答应了他,于是两人马上折箭发誓。孙可望还写了一封文书给沐天波,说对待他也和对待杨畏知一样的条件,于是沐天波也来归降孙可望。李定国去攻打临安时,沙定洲的部目李阿楚抵抗甚为卖力。李定国便挖地置炮,炮一发城墙便塌陷,于是攻进城内。他们把临安城中的官员和百姓都驱赶到城外的白场杀死,共七万八千多人,而在战斗中斩杀的人还不算在内。当时都以为李定国攻破临安后,一定会去袭击阿迷,捉拿沙定洲,结果他仅仅是掳掠了临安的男子和妇女便回去了,而他所经过的地方无不遭他屠杀灭绝。往西是因为有杨畏知在军中,所以百姓得以保全。

开始时沙定洲回来,屯兵在洱革龙,并借重安南的支援巩固自己。碰上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声讨了李定国的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李定国到了后,沙定洲的土目杨嘉正迎接沙定洲到他的军营中吃宴席。李定国侦察到这情况后,马上率兵包围了该军营。双方相持了几天以后,沙定洲出来向李定国投降。李定国便将沙定洲和他的妻子万氏等数百人戴上桎梏押回云南,在闹市中剥了沙定洲的皮。孙可望于是占领了云南,而沐天波最终逃到缅甸,死于当地。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志第三十二·律历十二·脱脱
  读礼通考卷六十六·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第六十五卷 忠节 九·缪荃孙
  六七三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处人员菓单·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六·李焘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吴任臣
  马周传·刘昫
  唐纪八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丙戌、626)·司马光
  第五十八章 汉中行营期中对战后局势的预测·李宗仁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毛子坚·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君瑞·唐圭璋

      满江红   木芙容   木落林疏,秋渐冷、芙蓉新拆。傍碧水,晓妆初鉴,露匀妖色。故向霜前呈艳态,想应青女加怜惜。映朝阳、翠叶拥红苞,闲庭侧。   岩桂香,随飘泊。篱菊嫩,陪幽寂。笑春红容易,被风吹落。满眼炯然宫锦烂,

  • 卷之三佳话·梁章钜

    桐城张文和公年已七十,精神犹健,上甚倚重之。常自面奏:“诚恐有昏聩处”,意欲求退。故其七旬寿辰高宗赐联云:“潞国晚年犹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同人荣之。江苏吴晋任太守唐林精于六朝书法,制联尤工。

  • 张协状元·佚名

    题目张秀才应举往长安 王贫女古庙受饥寒呆小二村□调风月 莽强人大闹五鸡山第一出(末上白)【水斗调歌头】韶华催白发,光影改朱容。人生浮世,浑如萍梗逐西东。陌上争红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世态只如此,何用苦匆匆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高宗七   十二年春正月癸卯,罢枢密行府。庚申,孙近分司、漳州居住。   二月丁丑,加建国公瑗为检校少保,进封普安郡王。己卯,赐杨沂中名存中。丙戌,诏诸州修学宫。辛卯,蠲广南东、西路骆科残扰州县今年租

  •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五·赵尔巽

      阎敬铭 张之万 鹿传霖 林绍年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咸丰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赴鄂,总司粮台营务。累迁郎中,擢四品京堂。林翼请病,复疏荐敬铭才,授湖北按察使。同

  • 卷之三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陈钧百年天地间茫茫,半世何从说短长。惟有高贤能■〈林上豆下〉立,更逢大雅善搜扬;检金采玉精英簇,旧墨新朱翰藻香。流布人间关世教,深心不为里闾光。

  •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四日题,本月初七日奉旨:嵇璜、曹文埴、德保

  •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人名齐勤 【河沿也卷七作七斤】阿古【尔 蒙古语气也卷七作阿忽里卷六十七作阿活里并改】噶达【尔 蒙古语表里之表也卷七作干特剌】耀珠 【卷七作咬住因无解义但改字面】德敦 【站也

  • 卷六·平台药言·丁曰健

    曰健由乙未科举人于道光二十三年拣发来闽;二十七年受知于前升任山东巡抚陈方伯,委署凤山县。适逢楠梓坑树旗滋事,当即督勇扑灭。今升任大中丞前台湾道,以健莅任未及三月,保荐不遗余力。嗣而任嘉义,有格杀王涌

  • 卷七·曾巩

    薛奎,字宿艺,绛州人。父化光,善命术,奎生,知其必至公辅。淳化中,奎登进士第,多历外官,向敏中荐其才,累擢至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龙图阁学士、三司使。天圣七年,参知政事。章献太后崩,大臣皆罢,独留奎,欲以为相,而苦喘疾,数辞位,除资

  • 论语纂笺卷五·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防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董仲舒传孟康注云项槖】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

  • 不自夸,不居功·孔子

    【原文】 子曰:“盂之反①不伐②。奔而殿③,将人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①孟之反:鲁国大夫,又称孟之侧。②伐:自夸。③殿:殿后,走在部队最后面。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兵败逃跑时他殿后,快入城

  • 卷六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八    宋 卫湜 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今鬯臭隂达於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隂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於墙屋故既奠然後焫萧合羶芗郑氏曰灌谓以圭瓒酌鬯始献神也已乃迎牲於庭杀

  • 睡庵稿·汤宾尹

    明代诗文别集。汤宾尹(字嘉宾)著。嘉宾所著述,刻本颇多,比如:明万历间戴谷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2卷;明博古堂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1卷;明万历间刻本《睡庵诗稿》4卷、文稿11卷;明万历间李曙寰等刻本《睡庵文稿

  • 书法纶贯·宋啬

    一卷。书论。明代宋啬撰。此书分十二个标题为澄神、执笔、用腕、正锋、临摹、结构、方圆、疏密、迟速、纯熟、气韵、统论。卷前自序说:学书必先使精神清静、精神平静才可以讲究执笔与用腕及指法,然后论正锋、藏锋;学

  • 尚书疑义·马明衡

    六卷。明马明衡(生卒年不详)撰。明衡字子萃,福建莆田人。明代经学家。正德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终身废弃。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此书博采众说,不专主

  •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佚名

    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