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永明传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被授职芜湖知县。献皇后灵柩南归,耗费不可估算。张永明粉刷江岸佛舍作为供殿,用金箔装饰供器,大量节省开支。

不久提升为南京刑科给事中。敌寇侵入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陈讲等不能抵御,张永明偕同列官员判论他们的罪过。之后,又揭发兵部尚书张瓒贪财误国,并弹劾大学士严嵩及其子严世蕃贪污情状。接着,又控告兵部尚书戴金为御史巡盐时,增加余盐所剩余的银两,阻碍了边防事计。他的疏言虽然没有全部生效,但朝廷内外的大臣都很害怕他。

张永明调到江西任参议。他逐渐升迁为云南副使,山西左布政使。后来他以右副都御史的职务巡抚河南。伊王典木英放纵骄横,张永明揭发他的罪恶,使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嘉靖四十年(1561)张永明迁刑部右侍郎。还未上任,改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升任为刑部尚书。过了数月,改为左都御史。分条奏上告诫勉励抚按六要事。御史黄廷聘巡按浙江归来,路过湘潭,对知县陈安很傲慢。陈安打开他的行装,得到黄廷聘所携带的金银货币。黄廷聘惶恐谢罪,陈安才归回其财物。张永明听说后,弹劾罢免黄廷聘官职。浙江参政刘应箕先为黄廷聘论辩,见黄廷聘免职了,便摘取黄廷聘的隐私为自己开脱。张永明厌恶他,又弹劾刘应箕,刘应箕也被斥责。

以往,京官考满后,除翰林以外都报名到都察院,行公庭谒见礼。后来吏部侍郎倚仗权势,张濂废除了报名制,陆光祖废除了庭谒礼。张永明出榜告令遵循以往先例,排列仪仗奏请皇上批准,皇帝诏令各部门遵守。郎中罗良当考满时,先到张永明那里去,约定免除报名庭谒礼就通过都察院。张永明大怒,向皇帝疏言说“:这项礼仪执行百年,不是我所能增加和减少的。罗良轻薄无状,应当被罢免。又卿贰大臣考满,到吏部与堂部相见完毕,即到四司门行拜见礼,司官总是面向南答礼,这也不符合礼仪,应当改正。”罗良上疏辩白,被剥夺俸禄。皇帝下令礼部会同礼科给事中讨论这件事,他们上奏说:“张永明的提议是正确的。从今以后吏部应承袭旧制。九卿翰林官揖见四司,应当罢除。”得到皇上批准。

张永明一向清谨。在严嵩罢免之后掌管都察院,以整治纲维为己任。由于给事中魏时亮的弹劾,张永明力求离去,皇帝下诏允许他乘坐驿车回家乡。第二年死去。赠官太子少保,谥号庄僖。

猜你喜欢
  列传十四·薛居正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司马光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蔡东藩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南北和议笑史·吴虞公
  六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宜奉佛到扬仍著伊往普陀安置摺·佚名
  九八六 军机处为《十三经解》《佩文韵府》板片全数解京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提要·袁枢
  刘献之传·魏收
  卷二·彭百川
  后妃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庞元英

      四月六日,北辽贺同天节使副见,望参官起居。是日微雨,特放,唯引对北辽使者于紫宸殿,酒五行罢。  户部王员外言:昔年作一梦,甚奇。一布牓大书云:「七元均气,丁丑人作相。」后数年,今右仆射蔡公拜,公丁丑生,实契此梦。乃知宰相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四·乾隆

      宋  髙宗皇帝  【己酉】建炎三年【金关防七年】春正月河北制置使王彦致仕彦以所部兵马付东京留守司而亲率兵趋行在见黄潜善汪伯彦力陈两河忠义延颈以望王师愿因人心大举北伐言辞愤激二人大怒遂请降防免对差充

  •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四·王祎

    【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永定元年 后梁中宗皇帝大定三年周孝明皇帝宇文毓元年    齐文宣皇帝天保八年】春正月辛丑魏周公觉自称天王废其主为宋公柱国宇文防为大司马【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庚午梁萧勃及前郢州刺史欧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三十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第三十册 崇德元年十月十五日,先是,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往征明国,至锦州下营,城内有崔应时者为首,与约五十人同谋,遣胡有升赍书至和硕豫亲王处,其书云:“天奉佛命,遣一帝王下界以乱天下。朱氏帝业将终,今大金之後天聪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三·佚名

    通諡忠节诸臣袁应泰【姚居秀附】何可纲张秉文邱民仰王廷臣吉孔嘉【子惠廸附】邓藩锡髙名衡宋 玫张焜芳【子名翰附】右封疆殉节杨崇猷王家贞【子元炌附】徐 标金毓峒【从子肖孙 振孙附】王钟彦李若琏李遇知顾国绅何

  • 儒林宗派卷三·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东汉刘昆 刘轶【昆子】 景鸾【又传齐诗】右诸儒传施氏易洼丹 夏恭【又传韩诗】 袁良袁安【良孙】 袁京【安子】 袁敞【安子】袁彭【京子】 袁汤【京子】 鲑阳鸿梁竦 任安右诸儒传孟氏易范升 梁

  • 蒲察思忠传·脱脱

    蒲察思忠,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懒合兀主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进士,任文德、氵郭阴主簿,国子助教,应奉翰林文字,太学博士,累迁至涿州刺史、吏部郎中,改任潞王师傅。朝廷下令由他和翰林侍读学士张行简一起讨论武成王庙中祭

  • 兵二八·徐松

    备边二英宗治平元年十二月三日,枢密院言:「陕西诸路累奏夏国招诱沿边一带顺汉熟户,胁令归投。及近日环州界蕃官思顺族逃入西界,盖欲阴坏藩篱。缘鄜延、环庆及泾原路原州接环州界一带熟户,并明珠、灭藏、康奴三族,与西界蕃部

  • 十四年·佚名

    (壬子)十四年大明宣德七年春正月1月1日○辛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百官,行向闕賀禮,以日當食,樂部陳而不作,停本朝賀禮。○傳旨承政院:前此救食之時,侍衛群臣與軍士,分列左右,故或背日而立。今日食在午,其在西者,過午則當背日,宜令合侍於

  • 附录·王开祖

    儒志学业传皇佑贤良儒志先生王景山讳开祖少敏悟书经目輙成诵勤笃废寝食初习制科以所业上召试皇佑五年中第三甲进士第洪氏登科记云是年应制科者十有八人宰相不曾留意取士宻谕考官只放一人过阁下试六论贤良赵彦若中选及

  • 学蔀通辨卷之五·陈建

    后编中此卷所载明陆学下手工夫在于遗物弃事屏思黜虑专务虚静以完养精神其为禅显然也吴显仲问云某何故多昏陆子曰人气禀清浊不同只自完养不逐物即随清明纔一逐物便昏眩了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

  • 卷二十·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十安溪李光坡撰秋官司寇第五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者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惟王建国辨方

  • 难问品第五·佚名

    于是明网菩萨。白世尊曰:持心梵天。而从如来闻说大哀。所分别法不喜不慼。持心答曰:设族姓子修知二行。彼人则有欢喜愁慼。真际所处永无二事。由是之故不喜不慼,犹如幻师所幻奇异之术。又彼化人所行而至无喜无慼。是族姓

  • 卷第四·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 行导 编小参住祇陀林为五峰学和尚起灵小参云龙换骨蛇蜕皮名为外道此阴灭彼阴生见堕尝情直饶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也未是衲僧立地处在所以五峰和尚末后一着显露真风掣

  • 咸淳玉峰续志·佚名

    石湖先生志吴郡尝与龚滕周三君子相铨次有某人持某事求入志不得遂哗曰志非石湖笔也石湖笑不辨昆山之作向出于二人之手事词或未一今夏不揆续修将以厘前误而纪新闻或有议其擅者其与议吴志者若相反焉于此可以知后进之视先

  • 幼仪杂箴·方孝孺

    幼仪杂箴(《幼仪杂箴》)乃杂著,为明方孝孺所撰。见于《逊志斋集》卷一。《幼仪杂箴》二十首,共列了坐、立、行、寝、揖、拜、食、饮、言、动、笑、喜、怒、忧、好、恶、取、与、诵、书二十项,前边有序。在《幼仪杂箴》二十

  • 庐隐文集·庐隐

    庐隐著。庐隐,1898年—1934年,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 “福州三大才女”。本书收 《或人的悲哀》《曼丽》等小说,散文,共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