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瑾传

刘瑾,兴平人。本姓谈,因为依附一位刘姓宦官得以入宫,遂冒刘姓。孝宗时,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其后得以在东宫侍奉武宗。武宗即位后,他执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甲、张永一起以旧恩获得武宗宠幸,人称“八虎”,而刘瑾尤为狡猾凶狠。他曾仰慕王振的为人,每天向皇上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皇上玩得很痛快,渐渐地信用刘瑾,将他调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孝宗遗诏要废除宦官监枪和各城门监局,刘瑾都加以阻止,不予执行。不仅如此,他还劝皇上下令凡是宦官镇守的都要进贡一万两黄金。他又奏请设置皇庄,使皇庄数目增加到三百多所,使京畿地区大受干扰。

外廷知道这八个人引诱皇上游乐,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多次进谏,皇上都不听。尚书张升,给事中陶谐、胡煜、杨一瑛、张礻会,御史王涣、赵佑,南京给事中、御史李光翰、陆昆等人,也纷纷上书论谏,也不听。五官监候杨源借星象有变上书谏言,皇上颇为心动。刘健、谢迁等又连连上书,请求诛杀刘瑾,户部尚书韩文也率领一帮大臣支持。皇上不得已,便派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到内阁,建议将刘瑾遣到南京居住。他们三次往返,刘健等人都不同意,尚书许进说:“做得过激会发生变故。”刘健不听。王岳为人一向正直,与太监范亨、徐智都憎恨八虎,他将刘健等人的话都转告了皇上,并且说阁臣的建议为是,刘健等人正在约韩文等九卿大臣到朝廷伏阙面争,而吏部尚书焦芳赶紧报告了刘瑾。刘瑾非常害怕,连夜率马永成等人围着皇上哭泣,拜倒在地,皇上受到感动。刘瑾随即说:“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结内阁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所以先要把他们所忌恨的人除掉,况且飞鹰猎犬何损于国事?如果司礼监任用得人,这帮文官怎敢这样!”皇上大怒,马上命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并连夜收捕王岳和范亨、徐智,发往南京充军。第二天早上大臣们来朝见,将要伏阙请愿,知道事情已变,于是刘健、谢迁、李东阳都请求辞职。皇上唯独留下李东阳,而令焦芳入内阁,又派人追杀王岳、范亨于途中,将徐智手臂打断。这时是正德元年(1506)十月。

刘瑾得志后,便借故将韩文革职,杖罚请求留用刘健、谢迁的给事中吕羽中、刘耊和南京给事中戴铣等六人,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守备南京武靖伯赵承庆、府尹陆珩、尚书林瀚,都因传递吕羽中,刘耊的奏疏而获罪,陆珩、林瀚被勒令辞职,赵承庆被削去一半俸禄。南京副都御史陈春,御史陈琳、王良臣,主事王守仁,又因救戴铣等人而被贬职或杖打。刘瑾权势日益嚣张,他吹毛求疵地挑官员们的细微过失,四处派出校尉,远近侦探,还不许别人相救说情,他于是专作威福,把亲信宦官派往各边塞镇守。在叙大同功时,他提升官校达一千五百六十余人,还传圣旨给数百人授予锦衣官。《通鉴纂要》编成,刘瑾诬陷翰林编修官们抄写不清,使他们都受到了谴责。而后他命文华殿书办官张骏等人重抄,给予越级升官,张骏由光禄寺卿升为礼部尚书,其他有几个被授予高级京官,甚至连装潢工匠杂役之人也得以授官。他创用枷法,给事中吉时,御史王时中,郎中刘绎、张玮,尚宝卿顾璇,副使姚祥,参议吴延举等人,都被抓住小错,枷到快死了才解下枷锁,遣去戍边,其他被枷死的无数。锦衣卫狱中关满了囚徒。他讨厌锦衣卫佥事牟斌善待囚犯,将他杖打并不准他再出来做官,府丞周玺、五官监候杨源被杖打至死。杨源就是当初借星象有变上书谏言,请加罪给刘瑾的那位。刘瑾每次奏事,总是趁皇上正在玩游戏的时候。皇上心烦他,赶紧挥手让他走开,说“:我用你干什么?别来搅我!”从此刘瑾便独断专行,不再汇报皇上。

二年(1507)三月,刘瑾召集群臣,让他们都跪到金水桥南,然后宣布奸党名单。大臣则有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则有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各部属官则有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王纶、孙磐、黄昭;词臣则有检讨刘瑞;言官则有给事中汤礼敬、陈霆、徐昂、陶谐、刘耊、艾洪、吕羽中、任惠、李光翰、戴铣、徐蕃、牧相、徐暹、张良弼、葛嵩、赵士贤,御史陈琳、贡安甫、史良佐、曹闵、王弘、任诺、李熙、王蕃、葛浩、陆昆、张鸣凤、萧乾元、姚学礼、黄昭道、蒋钦、薄彦徽、潘镗、王良臣、赵佑、何天衢、徐珏、杨璋、熊卓、朱廷声、刘玉等,都是海内号称为忠诚正直的人。他又令六科官员寅时入朝工作,酉时退朝下班,使他们得不到休息,借以惩罚他们,他下令不要动辄便给文臣诰封,对文官要严加约束。宁王朱宸濠图谋不轨,贿赂刘瑾请求重给护卫。刘瑾给了他,使朱宸濠得以实施造反阴谋。刘瑾不学习,每逢批答章奏文书,都拿回自己家中,与妹夫礼部司务孙聪、华亭奸猾之徒张文冕一起商议决定,辞句都很粗俗冗长,之后焦芳为他润色,而李东阳唯有点头而已。

那时候,刘瑾权倾天下,任意作威作福。有个犯人溺水死了,他便将御史匡翼判罪。他曾向学士吴俨索取贿赂,得不到,又听信都御史刘宇的谗言,恨御史杨南金,便借考核外官之机上书将两人中伤,撤了他们的职。授播州土司杨斌为四川按察使,令家奴的夫婿提督山东学政。自公侯勋臣外戚以下,都不敢与他分庭抗礼,每次私下谒见刘瑾,都相继跪拜。臣民所上的章奏,先具红皮揭帖投给刘瑾,称红本,然后交通政司,称白本。章奏都称他为刘太监而不书其名。都察院上奏狱案时,误写了刘瑾的名字,刘瑾怒骂他们,都御史屠氵庸率领下属下跪道歉,这才罢了。他派使者察核边防仓储,都御史周南、张鼐、马中锡、汤全、刘宪,布政使以下官员孙禄、冒政、方矩、华福、金献民、刘逊、郭绪、张翼,郎中刘绎、王荩等人,被新罪旧罪一起算,逮入狱中,罚补边粮,刘宪竟死于狱中。他又检察盐税,杖打巡盐御史王润,逮捕前盐运使宁举、杨奇等人。检察内甲字库时,将尚书王佐以下一百七十三人贬职。他又创罚米法,凡是曾忤逆过他的人,都被罚发米输边。原尚书雍泰、马文升、刘大夏、韩文、许进,都御史杨一清、李进、王忠,侍郎张缙,给事中赵士贤、任良弼,御史张津、陈顺、乔恕、聂贤、曹来旬等数十人都被破家,死了的人还要拘押其妻儿。

这年夏天,科道有匿名信诋毁刘瑾的所作所为,刘瑾假传圣旨召集百官,让他们跪到奉天门下,刘瑾站在门口左边责问群臣,到傍晚时将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投进监狱。第二天,大学士李东阳出面相救,而刘瑾也稍稍听说这信是宦官写的,这才释放了诸臣。但主事何钱、顺天府推官周臣、进士陆伸已经中暑死了。那天天气酷热,太监李荣给群臣吃冰镇瓜片,刘瑾很讨厌他。太监黄伟非常气愤,对群臣说:“信上所说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是谁写的就挺身承认,哪怕死了也不失为好儿男,干嘛冤枉连累别人!”刘瑾大怒,当天就勒令李荣闲住,将黄伟逐往南京。

当时东厂、西厂侦缉人员四出,道路上人心惶惶。刘瑾又设立内行厂,它尤为残酷,借法律细微之处伤人,被害者没有能保全的。他又把在京客居和佣工的人全部驱逐出去,令寡妇全部再嫁,停殡还不下葬的将其焚烧掉,以致京城纷扰,几乎酿出祸乱。都给事中许天锡想弹劾刘瑾,却不胜恐惧,怀装奏疏,上吊自杀了。

刘瑾原来急于索贿,凡官员入京朝见、出使,对他都有丰厚的贡献。给事中周钥办事回来,因无金自杀。其党徒张彩说“:如今天下所馈送给您的,并不都是私财。他们往往先在京师借贷,回去后再拿府库金钱来偿还。您何必敛怨恨而遗下祸患呢?”刘瑾赞同他的意见。正好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照老规矩来献贿,刘瑾全部揭发了他们,使他们都获了罪。他于是派给事中、御史十四人分道巡察,有关官员都争相聚敛钱财来填补府库。派出的人都迎合刘瑾的心意,专务打击,他们弹劾尚书顾佐、侣钟、韩文以下数十人。浙江盐运使杨奇已死,但还拖欠税额,其孙女竟被出卖。而给事中安奎、潘希曾,御史赵时中、阮吉、张..、刘子厉,因没有提出重大弹劾案而被下狱。安奎、张..被枷到快死了,得李东阳上疏营救,才被释放为民。潘希曾等人也被杖罚,忤逆者分别受到贬斥。他又假传圣旨,抄原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绂的家。凡刘瑾所逮捕的,一家犯罪邻里都被连坐,有的住河岸上的,便以河对岸的居民连坐。他屡兴大狱,人民号哭喊冤,遍满道路。《孝宗实录》修成,参预纂修的翰林应当升迁,刘瑾厌恶这些翰林官一向对他不敬,便将侍讲吴一鹏等十六人调往南京六部。

这时候,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都是刘瑾的心腹。他更改旧制,命令天下巡抚入京接受敕令,给他献贿。延绥巡抚刘宇不到,被逮入狱。宣府巡抚陆完晚到,几乎得罪,献贿后,才令他试职理事。都指挥以下请求升迁的,刘瑾片纸书上“某授某官”,交给兵部,兵部即奉命执行,不敢再奏告皇上。边防将领犯了法,只要献给贿赂,即可不问,有的反倒获得升迁。他又派遣党羽丈量边塞屯地,责罚和索求都很苛刻。边防军不堪忍受,焚烧了公署,镇守大臣劝解,才平息下来。给事中高氵芳到沧州丈量,弹劾惩治了六十一人,甚至还弹劾了他的父亲高铨来取媚于刘瑾,刘瑾又因谢迁的缘故,命令余姚人不得授予京官。因占城国使者亚刘谋反一案,便裁减江西乡试名额五十名,并像余姚一样禁止授给京官,原因是焦芳讨厌彭华。刘瑾又擅自将陕西乡试名额培加到一百名,还为焦芳将河南的名额增加到九名,以优待家乡的读书人。这年,皇上大赦天下,但刘瑾仍施行严刑峻法。刑部尚书刘瞡没做任何弹劾,刘瑾臭骂他,刘瞡害怕了,便弹劾属下王尚宾等三人,刘瑾这才高兴了。给事中郗夔核实榆林功绩,害怕不合刘瑾心意,上吊而死。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

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置钅番反叛,发檄文历数刘瑾的罪行。刘瑾开始害怕了,他藏起檄文,起用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督,前往征讨。当初,与刘瑾同为八虎的人,在刘瑾专政时期,他们有所请求,刘瑾都不答应,马永成、谷大用等于是都怨恨刘瑾。刘瑾还想驱逐张永,张永耍了手段才得以避免。等到张永出兵回来时,便想借机诛杀刘瑾。杨一清为他做了筹划,张永遂下了决心。刘瑾好招纳方术士,有个叫俞日明的,妄说刘瑾的从孙二汉当大贵。兵仗局太监孙和多次送给刘瑾甲仗,两广镇监潘午、蔡昭又为他制造弓弩,刘瑾都把它们藏在家中。

张永捷报传到朝廷,将于八月十五日献俘。刘瑾要他推迟日期,张永担心有变,便提前进京。献俘完毕后,皇上设酒慰劳张永,刘瑾等人也侍坐。到了晚上,刘瑾退下,张永便拿出置钅番的檄文,并上奏刘瑾十七件违法事。皇上已有了几分酒意,低头说道:“刘瑾辜负了我。”张永说“:事不宜迟。”马永成等人也在帮腔。于是捉拿刘瑾,将他关在菜厂,并分派官校查封其内外私宅。第二天日落后,皇上将张永的奏章出示内阁,将刘瑾降为奉御,调到凤阳居住。皇上亲自查抄他的家,获得伪玺一枚,穿宫牌五百块以及衣甲、弓弩、衮衣、玉带等违禁物品,又在他所经常拿的扇子中,发现两把锋利的匕首。皇上这才大怒,说:“这奴才果然要造反。”立即将他押到监狱。定案之后,皇上命令将他押到闹市肢解,悬头示众,并将他的罪状和处决图榜示天下。他的族人、党羽全被诛杀。张彩死于狱中,于是将他的尸体肢解。内阁大臣焦芳、刘宇、曹元以下,尚书毕亨、朱恩等共六十余人,全被降职。其后,廷臣上奏刘瑾所变更的法令,计有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皇上都令按旧制改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六·刘昫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二十·柯劭忞
  卷第二十五·徐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二·廖道南
  附录三·恽毓鼎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七 坦白从宽·溥仪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一·允禄
  卷三十二·陆宗楷
  卷十三·长孙无忌
  卷三十一、凖部及囘部之平定·黄鸿寿
  第一节 高祖、太宗之治·吕思勉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辛弃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外扮秦姬辇领从人上,云)强秦雄霸占咸阳,斗宝临潼拱上邦。壮士纷纷施勇烈,威名赳赳自昭彰。某乃秦姬辇是也,今在秦昭公手下为上将。方今春秋之世,秦为上国,十一国都来进贡。惟有东齐,三年不行进贡。听知的倚仗钟无盐英雄智勇

  • 卷四百九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六 祝允明 前缓声歌 瑶川遵穆晏汾水从轩游玄王启灵会道官亦交酬苍禽唳金支琼鸾翥绦帱灵宾戛韵石子登引空讴圣日丽万舞祥吹振清球川后迎皓蜺

  • 卷三·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嘉善曹庭栋编穆叅军集穆修字伯长天平人真宗东封诏举经明行修之士修预选特赐进士调泰州司理防军负才忤监郡者诬以罪贬池州逢恩徙頴州文学掾修性刚介尝有豪士作佛庙修为作记记中不及士名士遗

  • 卷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三元旦类四言古元会诗        【魏】曹 植初歳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防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黄珍膳杂遝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娯乐哉未央皇室

  • 致吴景超梁实秋·闻一多

    景超,实秋:这几天功课做得正得劲,回到寓所来,又总有一封家乡来的信躺在桌上等我。远游异国的人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昨答毅夫毓琇书,谅已见到,雷同的话就不用重述了。文学社的印刷物怎样了?我还是赞成出单行本。不过在这里我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戊午朔四川永宁州土官剌他男剌马逃等酉阳军抚司土官冉兴邦等贡方物赐钞有差○沈阳卫火延烧仓库及军民庐舍○遣官往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核实洪武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茶课○庚申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信

  • 职官三七·徐松

    天策上将军府【宋会要】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二月,皇兄元佐授天策上将军。注:唐初止为天策上将军,后唐命马商为天策上将军,并开府。时以元佐久疾,特加褒号,仍结衔在功臣上,不开府。仁宗庆历四年正月,皇叔荆王元俨赠天策上将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书目提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洪武朝朱元璋)【明】太宗文皇帝敕撰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一修总裁董伦王景章再修监修李景隆 茹塘再修总裁解缙三修监修姚广孝 夏元吉三修总裁胡广胡俨 黄准 杨荣《大

  • 礼记集说序·陈澔

    前圣继天立极之道莫大于礼后圣垂世立教之书亦莫先于礼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孰非精神心术之所寓故能与天地同其节四代损益世逺经残其详不可得闻矣仪礼十七篇戴记四十九篇先儒表章学庸遂为千万世道学之渊源其四十七篇之文虽

  • 卷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八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节南山董仲舒曰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义而急于利无推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 韦昭曰节南山平王时作按四章琐琐姻娅则无膴仕岂江都所云无推让之风耶若争田

  • 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朱棣

      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後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下)·太虚

    第四章 所知事素之关系所知现实成事,即有情、器界等;所知现实蕴素,即心、心所、色等。成事是蕴素之成事,蕴素是成事之蕴素。即此成事与蕴素关系之轨则,演绎之即是因果律。略观之、似乎蕴素是因而成事是果,深察之、则能为因

  • 卷一·投子义青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青原阶级 示众云。大忘人世。何必三思。击碎疑团。那消一句。不滞玄关。纵横得妙者。是甚么人。 举思和尚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但能行好事。何必问前程)。祖云。汝曾作甚

  • 卷第四·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四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小参 开元入院小参。山僧一介草茅。半生担板。三十年来。未曾向人前说一禅字。今日狭路相逢。不免出乖弄丑。若论佛法。本自无法。今日禅和佛法太多不见。古云。法法何曾法

  • 汉官六种·孙星衍

    10卷。清人孙星衍校辑。包括《汉官》1卷,东汉王隆撰;《汉官解诂》1卷,东汉胡广注;《汉旧仪》(又称《汉官旧仪》)2卷,东汉卫宏撰;《汉官仪》2卷,东汉应劭撰;《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或省称《汉官典仪》、《汉官典职》、《汉

  • 兰台妙选·佚名

    《兰台妙选》一书乃唐宋纳音论命法之经典,专以纳音取象再配以五行生尅论命,为虚中法遗存,《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兰台妙选》所用纳音论命与明清子平法迥异,属於古法论命体系。目前普遍流传的版本为古今图书集成版《兰台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之异译。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佚名

    二卷,唐义净译。特说皮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