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秉谦传
江秉谦,字兆豫,安徽歙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职鄞县知县。因为廉洁能干被征用,打算任命他为御史,长时间任命没有下达,因为父母的葬礼回家。光宗即位,任命才下达。进入官府,从容不迫地讨论事情。
天启元年(1621)首先陈奏君臣无私为国奉献的道理,规劝极为恳切。户部尚书李汝华建议兴修屯田,请求专门派遣御史,三年一考核,如果开垦屯田的收入能够达到每年银饷的数额,就提拔为京卿。江秉谦极力驳斥他的荒谬,进而说李汝华空占着职位,不干事情,应该尽快罢免他。李汝华上疏辩解,江秉谦再次弹劾他。
沈阳失陷后,很多人都怀念熊廷弼,唯有给事中郭巩追究熊廷弼丧师误国的罪行,请求皇帝一起处罚阁臣刘一火景。江秉谦愤怒,极力称赞熊廷弼保卫边疆的功劳,并且说:“现在对熊廷弼已经调查清楚了,议论他的人还拿私人的感情来掩盖天下的公论,宁愿毁坏国家的边疆,而不忘发泄胸中的私愤。”疏章交给朝廷讨论。正好辽阳又失陷了。熊廷弼不久被起用为经略。判处郭巩妄议罪剥夺他的官职,由此跟江秉谦结下仇怨。熊廷弼坐镇山海关后,主张派使者宣谕朝鲜出兵作为牵制敌人的力量。副使梁之垣请求出使,熊廷弼很高兴,请求朝廷付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兵部尚书张鹤鸣不给,江秉谦上疏争论。张鹤鸣愤怒了,极力诋毁江秉谦与熊廷弼朋比为党。江秉谦上疏辩解,皇帝不怪罪他。
张鹤鸣既已压制熊廷弼,专门庇护巡抚王化贞,很多朝臣依附他。皇帝因为经略跟巡抚关系不融洽,下诏让廷臣讨论。江秉谦说:“陛下再次起用熊廷弼,委以重任,说:‘战场上的事不受宫廷限制。’数月以来,熊廷弼不能够有所举动。求救的呼喊每天都听到,辩解驳斥的信函一件接着一件。于是有人就说:‘经略、巡抚意见不合,王化贞主张进攻,熊廷弼主张防守。’熊廷弼并非一味防守,只是认为防守稳定了然后才能进攻。王化贞锐意进攻,即使取得了胜利,能够不做好防守的准备吗?万一不能获胜,又将如何防守呢?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是人所共知的。于是或者没有什么话不听从的,或者是没有计策不放弃的。难道真的不懂攻守的道理,只不过是想加深熊廷弼、王化贞的矛盾罢了。陛下既然命令熊廷弼指挥管辖三方面的军队,那么三方面军队的前进进攻退却防守应当一切听从熊廷弼的指挥。王化贞想前进,就让熊廷弼跟着他前进;想后退,就让熊廷弼跟随他后退。王化贞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就使得熊廷弼前进了不知道怎样进攻,后退了不知道拿什么来防守。这是王化贞有指挥管辖熊廷弼的权力,而熊廷弼不曾有指挥管辖三方面军队的权力。所以今天的事情,不是经略、巡抚之间不和,而是喜欢或讨厌经略、巡抚的人们不合;不是进攻或防守的议论不合,而是左右支配经略、巡抚的议论不合。请求皇上专门询问熊廷弼,做一些实际的战争准备工作。”最后嘲笑首辅叶向高模棱两可,势必对两方面都有所牵制,怎么能够要求取得成功。辞语极为恳切。
后来朝廷议论将要撤换熊廷弼,而王化贞已放弃广宁逃跑了。江秉谦更加愤怒,认为职方郎耿如杞附和张鹤鸣,极力帮助王化贞排挤熊廷弼,导致国土失陷,接连上疏攻击他。并且援引世宗斩杀丁汝夔的事例,乞求赶快将张鹤鸣依法惩处。皇帝以为张鹤鸣刚巡视边防,不能随便诋毁他,剥夺江秉谦半年的俸禄,对耿如杞不过问。江秉谦又上疏说:“张鹤鸣一旦进入政府要害部门,刚开始只不过是鲁莽而没有远见卓识,到后来就凶狠而隐含杀机。明知西部军事情报不准确,作战计划与实际状况难以符合,却在那里自我欺骗又欺骗朝廷。哪里有机会?却说机会可以利用。什么时候渡河?却说渡河一定能取得胜利。既想赶经略出关,又不肯把指挥管辖的权力交给经略,既想把熊廷弼安排在广宁,又不曾将王化贞派往别处。破坏国家领土的罪行,可以置之不理吗?况且王化贞先抛弃防地又先逃跑,还说他功过各占一半。仅凭这一句话,纵使将张鹤鸣一寸寸地斩杀,也不足以抵消他欺君误国的罪责,却还敢张口定别人的罪案吗!”
正在这个时候,大学士沈翭暗中勾结宦官刘朝、奶母客氏,召募士兵进入禁中,在宫内操练士兵。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等十二人一连两次上疏极力攻击。江秉谦参与其中,并诋毁刘朝和客氏。朝廷内外都很怨恨。于是假借弹劾张鹤鸣的奏疏,把江秉谦调往外地。不久,郭巩被召回,巴结魏忠贤,极力败坏江秉谦。
这年冬天,皇子降生,被贬谪的言官除了江秉谦外全部被召回。在家居住四年,听说魏忠贤更加扰乱朝政,忧愤而死。过了几个月,魏忠贤的党徒御史卓迈追究江秉谦保护熊廷弼,于是剥夺了他的官籍。崇祯初年,恢复了他的官籍。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沈约 卷四十七·志第十七上·百官志三·脱脱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那些狂肆毁谤皇帝的谣言·雍正 第四十六回 夺禁军捕诛诸吕 迎代王废死故君·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十·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八一七 全书处汇核七月至九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五七一 寄谕各省督抚严查《九十九筹》一书及板片解京销毁·佚名 卷之五十二·祁韵士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上·袁枢 宋之问传·欧阳修 野史无文卷五·郑达 卷一百五十二·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