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屠隆传

屠隆,字长卿,鄞县人。才智异于常人,曾向同乡沈明臣学诗,下笔数千言。族人屠大山、同乡张时彻正是贵官,隆受到他们的夸赞,名扬远近。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颍上知县,后调青浦知县。他时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曾游览九峰、三泖等地,以“仙令”自称,然从不耽误官府公事,士民都爱戴他。后升礼部主事。

西宁侯宋世恩把屠隆视为自己的兄长,二人交往甚好。刑部主事俞显卿,为人险恶,曾受到隆的斥责,怀恨在心,诬蔑隆与世恩放纵淫荡,而且牵连到礼部尚书陈经邦。隆等上疏申辩,并列举俞显卿挟仇诬陷的罪状。有关衙门把隆及显卿都罢官,世恩停止俸禄半年。隆归家乡时,路过青浦县,父老为他买田千亩,请他徙家青浦。隆不肯,在此地留饮三日而去。

隆归家后,更加纵情于诗酒之中,好宾客,以卖文为生。他做诗文漫不经心,一写就是数篇。曾命两人随意出二题,每题百韵,隆在顷刻之间,两题诗就写出来了。与人下棋,边下棋边口诵诗文,命人记录下来,记录的人还抄写不及。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欧阳修
  列传七·薛居正
  卷一百八 天聖七年(己巳,1029)·李焘
  凡例·连横
  提要·卫宏
  卷之一千九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纪昀
  通志卷一百八十六·郑樵
  沈繟传·李延寿
  刘仲洙传·脱脱
  贺钦传·张廷玉
  卷十二·马文升
  卷七十九·佚名
  礼五四·徐松
  十四 回到地质学来: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芮烨·唐圭璋

      烨字国器,一字仲蒙,湖州乌程人。生于徽宗政和四年(1114)。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弟煇力学起家。初仕为仁和令。为左从政郎。以得罪秦桧,追一官,武冈军编管。绍兴二十五年(1155),桧死,复元官。除国子正。三十一年(1161),除秘书

  • 今传是楼诗话 七·王揖唐

    二四一、旌德吕眉生(清扬),即世所称淮南三吕之一也。清季余客辽东,眉生适都讲女校,与余及舒宜园均有唱和。其柬余诗一首云:“仲宣吾乡豪,山岳气峥嵘。仰吞日月光,吐作世界明。壮游走辽沈,岂为宦情撄。亦欲览山川,一抒豪宕

  • 第五十八回 掌上明珠方入手 天边破镜又重圆·萧晶玉

    却说镇国王此时尚未安歇,同公子双印父子二人在灯下观看古书,讲些旧典。只见安宁走进来,把方才之事回了一番。高公说:“把他二人带来!”安宁答应,将二人带进,战战兢兢跪在面前。高公问道:“那一位是翰林公的如

  • 忠廉纪·张瀚

    士人委身王家,期立功成名耳。然功不幸集,名不虚附,自非振拔英贤,孰能植耿介不阿之节,持清白无染之操,以厉世维风哉!吾杭如忠肃于公、端敏胡公,其节义操履,可谓兼之。使二公可作,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若余友数君子,其义气懔然,清修

  • ◎法官口唱小东人·吴虞公

    某法官戏迷也。平日尝与诸姬于红氍毹上扮演《教子探母》诸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庭讯时,曾自称“山人”传为话柄。又一日庭讯,原告被告齐集大堂,许久不见法官出。心滋焦急,垂晚始见法官洒袖整冠,缓步而出。口中又喃喃不绝云

  •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末孝宗时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上奏曰臣闻欲救巨患者不可惜小费欲除实弊者不可徇虚名臣等叨蒙圣恩备数东浙窃

  • 卷二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刑考【十】徒流雍正十三年定蠧役索诈贫民致令卖鬻男女者为首佥妻安挿奉天为从徒三年【详见刑制门】改遣应发宁古?等处人犯奉谕嗣後发遣人犯有应发宁古?等处者皆改发三姓地方给与八姓

  •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李宗仁

    一5月8日我自桂林飞抵广州,随即发表书面谈话,声明中共破坏和谈,一意孤行,政府只有作战到底。可是广州此时情况较南京尤为艰难,蒋先生所开的空头支票,一张也不兑现。通货膨胀尤无法阻遏。行政院曾派副院长朱家骅两度

  • 形势第二·管仲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衔命者,君之尊也。

  • 序·汤鹏

    序  海秋得年仅四十有四,所已成书,《四书艺》六卷,古今体诗三千首,《浮邱子》四十馀万言,而奏议杂著尚未及录。炜矣哉!才之奇、气之勇、文之多且工如是,世有几人?宜乎好之者誉不容口,即憎之者要不能不心折其文也。然海秋岂翅

  • 第八章 12·辜鸿铭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辜讲孔子说:“如果有人自学三年却没有任何进步,这是极为罕见的。”

  • 第三章 3·辜鸿铭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好的技艺对他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好的音乐对他又有什么用?”辜解孔子曾说:“力行近乎仁。”你如果努力工作,那么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念常

      (戊寅) 韩魏赵 雷氏曰(魏赵韩齐燕楚及秦。是为七雄)  韩武子(其先与周同姓。后事晋封于韩。自武子至王安。十二君。一百九十六年)  魏武子(毕公万之后。与周同姓。武王克殷。封于毕○时秦王尝欲伐魏。或曰

  • 法海观澜卷第三·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禅宗要旨】○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卷云。尔时世尊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乃至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身徧十

  • 致王森甫居士等书·太虚

    森甫、仲阶诸贤均览:大愚偶言人夙命,事无可稽,徒益人疑谤,皆不应传述。凡此鬼亦优为者,佛法行人,勿存心念将以为逗人方便,其被此等方便引生之信心,大抵迷信,徒长鬼神教之焰,反蔽佛光。必应使人遵依经律论,生信解行,勤持密法,勿生增

  •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太虚

    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广不提高已足渐渐底置中国民族的生命于死地了,若再加以推广提高,岂不立刻可以制

  • 大乘要语一卷·佚名

    水油同形非农人不识(喻真妄)来时见事生(见心生)去时事不现。明了知来去。依相不分别。师子(兽中王)逐人不逐尘块(识微细种子喻菩萨能断第八识断集)如犬逐尘块不逐人(灭前六识不见第七八识)菩提之心(静虑)如毛头许(莬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佚名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