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捷春传

邵捷春,字肇复,侯官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榜进士。后来逐步做到稽勋郎中。

崇祯二年(1629),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天全六番的高、杨二氏。后来调任浙江按察使,在大考核中因故被贬官。过了很久,他起任四川副使,在崇祯十年秋天抵达成都。当时陕西的贼寇已经打进四川,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率领全部川兵向北面抵抗贼兵去了,成都城中只有屯田的士兵和蜀王府的护卫军,所以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捷春打开城门接纳躲避贼兵的乡民。中尉奉钅替勾结贼兵抵达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捉拿了奉钅替,并且招募市民,起用免了职的旧将领出来固守成都。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讲了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维章罢官,由傅宗龙接任,朝廷命令捷春担任监军,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尚文同安锦副使吴麟征大败贼首过天星等,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

十二年(1639)五月,宗龙入朝掌管兵部,朝廷就提升捷春为右佥都御史接替他的原职。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谋划进入陕西。陕西兵力在兴安阻截,他们就进犯兴山及四川的太平,然后窥视大宁。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国安连连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誓师襄阳,发布檄文到四川来要求四川军接受他的节制。嗣昌认为湖北土地广阔,难以制服贼兵,驱使他们进入四川,因四川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贼兵无法施展,官军压境就能大获全胜;又考虑四川有重兵把守险要,贼兵将返回湖北搞破坏,就调出四川的精锐兵力一万多人听自己使用。四川的军队这下软弱无力,不能抵挡贼兵了。捷春愤怒地说“:依照法令,丢失一座城,巡抚就获罪,现在要把四川让给贼兵,这岂不是督师要杀我吗?”跟嗣昌争吵又争他不过。于是汝才、惠登相就从兴山、远安进犯大宁、大昌,张献忠也向西到了太平。第二年二月,左良玉在玛瑙山大败张献忠,其他将领张应元、张令等又几次打败他,献忠于是逃往兴山、归州一带的山中,久后又振作起来,从汝才进军宁昌的老路上向西行军。

当初,汝才在宁昌为大江挡着,又受到刘贵、秦良玉、秦翼明、杨茂选等各位将领抵抗,无法渡江。恰好这时张献忠西去,同他会合,刘贵等作战都败退下来,贼兵于是渡过江,在万顷山、苦桃湾扎下营寨,他们另外的部队驻扎在红茨崖、青平砦,归州、巫山一带大为震动。嗣昌于是进驻夷陵,发出檄文要捷春扼守夔门。四川的大宁、大昌毗邻湖北的竹溪、房县,有三十二道隘口。嗣昌打算调集兵力专门把守夔门,放弃大宁、大昌来引诱贼兵进去,然后官军从四周进攻它。捷春说:“放弃隘口不把守,这是要引贼入户嘛。”于是派遣茂选及覃思岱等出关,分兵把守隘口。这两员将领彼此不和。思岱进谗言杀了茂选,捷春下令思岱兼管茂选的士兵,茂选的士兵一起逃散了。贼军进入隘口,防守的官军溃散了。贼军夜间攻下了夔门关,官军将士吓得四处奔逃,新宁、大竹都失守了。汝才、登相渡过巴雾河,攻占开县,被郑嘉栋、贺人龙打败。汝才于是与小秦王、混世王东奔而逃。登相独自经过开县向西去,人龙及李国奇又向西追击他。汝才等逃回兴山,多次受到挫折。正好这时嗣昌下了招降令,小秦王、混世王都投降了,只有汝才逃走。嗣昌看到湖北已经没有贼兵,就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

这个时候,捷春率领两万弱卒驻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不久,陕西军哗变西去,湖北将领张应元又在夔州的土地岭打了败仗。捷春认为大昌的上、中、下马渡水浅地平,难以跟贼兵持久,就把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防守,让部将邵仲光驻防,而夜叉岩、三黄岭、磨子岩、渔河洞、下涌等处,各派了三四百人把守。万元吉担心兵力分散力量薄弱,捷春不听劝告。九月,献忠突然袭击,打败了仲光的部队,占领了上马渡。元吉急忙传令各将分别阻截,又命令张奏凯驻守净壁。捷春派遣罗洪政、沈应龙二将充当援兵。十月,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驻军开县来。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没了。贼兵行军就派哨兵侦探,坐地休息就下马抄粮。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无法侦探确实,有时又远离驻所,贼兵钻空子就通过了没人把守的地方,所以官军连连战败。嗣昌于是收斩了仲光,又上书弹劾捷春贻误军事。

后来捷春收兵扼守梁山。这时惠登相已经反正,归附官军。汝才又与献忠会合,因为梁山河深难渡,就从开县向西到了达州。捷春退防绵州,扼守涪口。贼兵迅速进兵,攻占了剑州,然后挺进广元,打算抄小路进入汉中,被陕西部队挡住,又奔回巴州西部来。应元等将的队伍在梓潼拦截他们,少有战功,后来还是被打败了。四川将领曹志耀等竭力作战,打退了他们。后来降将张一川、张载福陷阵而死,涪江的守军战败,贼兵血洗了绵州城。捷春回到成都,贼兵跟着逼了上来。十一月,逮捕捷春的使者到来,捷春就把军事交付给接替他的廖大亨,离开了成都。

捷春为官清廉、严谨,治理四川实施了惠民政策。他被逮捕时哭送他的队伍填塞了街道,江中的船无法开动,人们都争着跟在使者的旗帜后边。蜀王替捷春上书求救,朝廷不听。庄烈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把捷春押送到京师,打入监牢,判处死刑。捷春自知难免一死,第二年八月就喝下毒药,死在了监狱中。

福王在位时,朝廷给捷春恢复了官籍,追赠他为兵部右侍郎。

猜你喜欢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脱脱
  临清寇略·俞蛟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例言·沈起
  通志卷三十一·郑樵
  金佗续编卷二十九·岳珂
  ·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丁曰健
  何洪传·张廷玉
  卷九十·阿桂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四十四、鸦片之战争及和约·黄鸿寿
  180.周世宗斥冯道·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十五·洪迈

      七言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两绝  白居易  贫无好物堪为信双榼虽轻意不轻愿奉谢公池上酌丹心绿酒一时倾  惯和麹糵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小器不知容㡬许襄阳米贱酒升寛  小桥桞  细水涓涓似涙流日西惆怅小

  • 古乐府巻九·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琴曲歌辞唐书乐志曰琴禁也夏至之音隂气初动禁物之淫心也世本曰琴神农所造广雅曰伏羲造琴用五扬雄曰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化琴操云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今称二弦爲文武弦是也自伏羲制作之后有瓠巴

  • 竹斋诗集巻二·裘万顷

    宋裘万顷撰五言律诗雨后秋事雨巳毕秋容晴为妍新香浮防防余润溢潺湲机杼蛩声里犁鉏鹭影邉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凉风凉风几时动日暮巳秋声稍稍月华白纷纷林影清予懐元不恶世事巧相撄所愿西成后边头息戍兵用郑浮梁韵简圜

  • ●跋·张楚金

      旧钞本翰苑残帙失卷次卷尾有后叙以新唐书及日本见在书目所录卷数推之当为卷第卅筑前男爵西高辻君信稚所藏或审定以为菅为长卿书顾其书法古劲纸黑芬郁不下贞观元庆岂菅氏袭藏古本传于西高辻氏者仅得以保残守缺欤麻

  • 一一·钱穆

    由此连带引申,可以说中国教育特所注重,乃一种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指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作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因此中国教育,比较上常忽视了一种偏才教育。人各有才,因才成学,各

  • 卷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七诣学【臣】等谨案戴记天子视学大昕鼓徴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盖礼之大也德之备也自汉以还临雍飨射圜桥观聼史册盛称自是视学之典厯代举行惟是酳馈受成敷扬景铄而

  • 卷一·陈骙

    沿革【缺】

  • 高仑瑾·周诒春

    高仑瑾 字季瑜。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南京。已婚。子二。女一。初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得学士学位。得第一名学绩奖。任南京美国领事馆翻译。及南京陆军学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民国元年。得

  • 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善人君子为邦教民、仁政孝弟、中行常德,皆治国修身之要,大意与前篇相类,且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 丽泽论说集録卷四·吕祖谦

    门人集録周礼说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闾使之相受四闾爲族使之相五族爲党使之相救五党爲州使之相赒五州爲乡使之相賔成周疆理天下之法有随逺近而差别者有通逺近而一法者如疆以周索疆以戎索此随逺近而差别者也如比

  • 颜习斋先生年谱序·颜元

    源于癸未介李子刚主执贽于先生,越岁先生殁,时源在关中。也反,刚主以所称先生年谱使源订,源为稍易体例,芟繁,间有所补益。既成,为之序曰:孔孟以前,无所谓儒者,儒即君若臣,功即德,治即教。孔孟穷血在下,始以儒名,然德即功,教即治。视二

  • 卷六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僖公经元年公败邾师于偃注偃邾地【四字脱】传公出节注故无深浅常准【案准本作凖宋避冦忠愍名省文作准】疏元年至礼也○故以礼居之【居字疑】公败邾师

  • 卷三十六·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六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三长兄弟洗觚为加爵如初仪不及佐食洗致如初无从注曰大夫士三献而礼成多之为加也不及佐食无从杀也致致于主人主妇

  •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願一切佛刹皆悉清淨以不可說不   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一一佛刹其量廣大同於法界純善無礙清淨光明諸佛於

  • 荣进集·吴伯宗

    明代诗文别集。吴伯宗著。吴伯宗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状元。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吴伯宗有集24卷,内含《南宫》、《使交》、《成均》、《玉堂》4种,今皆未见。《四库全书》收其集,为4卷,似据某抄本为底本。四库馆臣介绍

  • 藤阴杂记·戴璐

    地理杂志。清戴璐撰。十二卷。戴璐字敏夫,号菔塘。一号吟梅居士。浙江归安人。乾隆进士。历官都察院给事中、太仆寺卿。辑著有《国朝六科汉给事中题名禄》、《吴兴诗话》等。作者弱冠入都,留心掌故,尝阅王渔洋《池北

  • 社会进化史·蔡和森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之一蔡和森的一部宣传阐释唯物史观的编译性著作。该书以摩尔根《古代社会》(当时尚无中译本)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蓝本(当时也无译本,仅有主要章节的中译文),

  • 帝范·李世民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