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谦传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出去巡按江西,因提建议忤逆了皇上,被贬为峡山县知县。又因犯过失而被罢免回家。
仁宗在东宫时,素来知道弋谦正直。继位后,把他召回任大理寺少卿。他上书直陈时政,说官吏贪污残暴,政事多非洪武时期的作法,并说有关官员需索无度。皇上多所采纳。过后他又上书提五条建议,词语过激,皇上才不高兴。尚书吕震、吴中,侍郎吴廷用,大理寺卿虞谦等人因此弹劾弋谦欺骗皇上。都御史刘观命令众御史联合弹劾弋谦。皇上召杨士奇等人来讨论,杨士奇说:“弋谦不识大体,但他心中感激陛下超升之恩,想图报而已。君主仁圣则臣下就正直,唯望陛下优容他。”皇上这才不罪弋谦。但每次见到弋谦,皇上词色都很严厉。杨士奇从容说道:“陛下下诏求直言,弋谦所言不当,触怒了陛下。外廷大臣都很警惕害怕,以提建议为诫。现在各地朝见之臣都云集朝廷,见到弋谦这种情况,将会说陛下不能容忍直言。”皇上担心地说道“:这固不是朕不能容,而是因为吕震之辈迎合朕,加重了朕的过错,从今以后不会这么做了。”于是免弋谦朝参,令他去管所在部门事务。
不久,皇上因提意见的人越来越少,又召杨士奇去,说:“朕不过是怒弋谦矫正过于失实,而朝臣便一个多月不提意见。你去对大臣们说明朕的心意。”杨士奇说“:臣空口说话不足信,请亲自颁下玺书。”皇上遂令杨士奇就在榻前写好引过的敕书,说:“朕自即位以来,臣民上书以数万计,从不曾不欣然听取采纳。假如所言不当,也不加谴责,这是群臣所共知的。最近,大理寺少卿弋谦所说的,多非实事,群臣便迎合朕的心意,纷纷弹劾他卖直,请依法处治他。朕都拒而不听,只免他朝参。但从此以后,提意见的人却越来越少。如今从去年冬天以来就无雪,春天也很少下雨,阴阳失和,必有原因,怎能没有值得说的事情?而做臣下的,心怀自全之计,退下后便默默不语,这能是忠吗?朕对弋谦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感到愧疚。你们群臣不要以前事为诫,对国家利弊、政令不当等方面,都应直言不讳。弋谦仍得朝参如故。”当时宦官到四川采办木材,很贪婪残暴。皇上因弋谦清正刚直,命他前往治理。升弋谦为副都御史,赐给钞币上路,遂停罢了采办木材的工作。
宣德初年,交趾右布政使戚逊因贪淫被罢免,皇上命弋谦前往取代他。王通放弃交趾,弋谦也被判了死罪。正统初年,他被释放为民。土木堡之变后,弋谦布衣来到朝廷,推荐王通和宁懋、阮迁等十三人,说他们都是奇才,可以任用。众人意见以王通辅佐石亨,弋谦则请专任王通,此事遂被取消了。廷臣说弋谦负有重名,上奏把他留下来,也不见回报。景泰二年,他又上京师,上疏推荐王通等人,不被采纳。回来后,不久去世。仁宗胸怀宽大,能容直言,所以弋谦得以无罪,吕震等人反受责备。而黄骥议论西域之事,皇上也责备吕震而实行黄骥的建议。
猜你喜欢 太祖纪四·薛居正 东都事略卷七十一·王称 卷十三·舒赫德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三·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史纠卷三·朱明镐 卷三十六·司马迁 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恽毓鼎 薛胄传·李延寿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脱脱 宋思颜传·张廷玉 卷六·徐一夔 卷三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