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浚传
张道浚,张铨之子。铨死后,朝廷授道浚锦衣卫指挥佥事。因是忠臣之子,受到重视,加都指挥佥事,负责卫所。他与阉党杨维垣等人相好,受王永光的指使,攻击钱龙锡、成基命等人,故为公论所不容。不久,因受贿而被贬戍雁门关。农民大起义爆发,山西巡抚宋统殷令道浚参与军事策划。道浚家丁多,能抵抗义军。
崇祯五年(1632)四月,农民起义军进攻沁水,宁武守备猛忠战死。道浚派游击张瓒赶去援救,义军撤退。八月,义军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等部,以三万大军围攻窦庄,计划生擒道浚以威胁巡抚,但多次进攻不利。义军又打算通过道浚向朝廷请求招安。紫金梁求见道浚,声称他名叫王自用,是误随王佳胤至此。同去的另一人也向道浚表白,他是宜川廪生韩廷宪,为佳胤所俘,今后愿誓死受道浚的管束。道浚慰劳他们,叫他们回去,暗中使人去利诱韩廷宪为谋取义军的内应。农民起义军至旧县,遵守与明朝官军所订的规约,按兵不动。廷宪每天催促紫金梁接受招安,紫金梁等还犹豫不决。官军发动进攻,义军大怒,责怪廷宪,毁约南攻济源,攻陷温阳。
九月,廷宪知紫金梁已对他有怀疑,想杀他投降官军,约道浚在沁河伏兵接应。道浚遣所部刘伟去。当晚,义军攻打生员盖汝璋庄院时,廷宪知道他投降官军的事败露,与刘伟逃跑了。义军追到沁河边,遭到官军的伏击,滚山虎等六人战死。义军屯驻于沁河边,道浚从上游偷渡,绕义军后方,喊声大起,义军撤退。不久,官军在陵川为义军大败,道浚逃到九仙台。十二月,韩廷宪探知紫金梁与乱世王不和,便进一步施离间计。乱世王果然中计,怀疑紫金梁,派其弟混世王向道浚求降。这时,宋统殷因讨义军不利而被罢职,由许鼎臣接替山西巡抚,他主张进讨。道浚有意为难混世王,要他先斩紫金梁再来归顺。混世王怏怏地回去了。义军分兵进攻山西各郡县。
崇祯六年(1633)三月,官军自阳城向北尾追义军。道浚设伏兵于三缠凹,俘获义军首领满天星等。巡抚许鼎臣奏报道浚一等功。八月,义军攻陷沁水,道浚率家兵三百人反击,义军退十五里,副使王肇生上报道浚功劳。道浚从前得罪了朝廷谏官,企图用军功来洗掉他身上的污点,而谏官仍弹劾他擅离军伍,冒领军功。巡按御史冯明..弹劾他失守沁水城,无功可言。朝廷令他去戍守海宁卫。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國語卷第三·韦昭 卷十一·吴广成 第五十二回 争棋局吴太子亡身 肃军营周亚夫守法·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一·夏仁虎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纪昀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两汉笔记卷十·钱时 卷十四 职官志二·黄遵宪 郭资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