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居益传

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是尚书南企仲的本家儿子、师仲的侄子。居益的曾祖南从吉与曾伯祖南大吉都是进士,他们两个人的儿孙也一个接一个地登上黄榜。

企仲是大吉的孙子,万历八年(1580)进士。因为祖母年龄大了,他请假在家给祖母养老送终。祖母过世后,他出任刑部主事。有一次过客把自己的财物寄存在企仲家里,夫妻两个人一起死掉了,企仲还是把他们的儿子叫来把财物归还了。吏部尚书孙丕扬认为企仲有贤德,把他调到自己手下,当文选郎,然后提拔他为太仆少卿,又升为太仆卿。三十年,神宗因病下诏减免矿税,释放在押的囚犯,起用因为提建议被贬免的大臣。后来又后悔了,传令矿税还照旧征收,余下的由有关部门讨论执行。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几天里迟迟不向上报请,企仲请神宗立即把他们两个罢免,然后传令二部立即按照诏书执行。神宗大为恼火,传出指示立即停办这两件事,把企仲贬了一级。给事中萧近高,御史李培、余懋衡也请神宗对发布过的诏书保持信用,神宗更为恼火,把他们三个都扣了官俸,并且传令加重对已经贬了官的邹元标等人的处罚,想用这来钳制敢提意见的人。阁部几个大臣极力争论,神宗才作罢。可是给事中张凤翔迎合神宗的心意,上书就别的事情弹劾企仲,企仲于是被剥夺了官籍。天启初年,企仲得到起用,做了太常卿,又逐渐升到南京吏部尚书,最后因年老退休了。师仲的父亲南轩当过吏部郎中,曾经编写过《通鉴纲目前编》。师仲自己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居益从小注意砥砺自己的操行,考中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初任刑部主事。经多次升迁,当了广平知府,又晋升为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还做过按察使、左右布政使,但都是在山西。

天启二年(1662),居益入朝当了太仆卿。第二年升右副都御史,前往巡抚福建。

红毛夷是海外来的杂色人种,绀紫色的眼睛,红色的头发和胡须,他们自称和兰国,自古以来跟中国没有往来,后来经过大泥、咬口留吧两国跟福建商人交往上了。万历年间,奸民潘秀领他们占领了澎湖,要求通商,巡抚徐学聚让他们把货物转卖到大泥、咬口留吧二国去,这两个国家水路险远,商人把他们的货物运到吕宋去了。夷人怀疑吕宋截了他们的商船,就过去攻打吕宋,又侵犯广东的香山澳,都被打败。他们不敢回国,就又到澎湖来请求通商,并且在岛上修筑城墙。巡抚商周祚拒击他们,但平定不下,这时居益接替了周祚,敌人正在进犯漳州、泉州,招了些日本、大泥、咬口留吧人及海寇李旦等做援兵。居益派人去招安了李旦,劝说他带大泥、咬口留吧人来归顺。敌将高文律害怕了,派使者过来求和,居益斩了来使。然后在镇海港建起城堡,把敌人逼到风柜,敌人到了穷途末路,想乘船逃走,官军就活捉了高文律,海上的战患至此才算平息下来。

五年,居益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魏忠贤恨居益在叙功时不提到自己,压下了给他的奖赏。给事中黄承昊又说他拉帮结派,卖身投靠,靠钻营爬上了重要位置,于是居益被剥夺官籍,离开了朝廷。福建人到京师替他诉冤,熹宗不听,他们就为居益立了一座祠堂纪念他,在澎湖和平远台为他立了碑。

崇祯元年(1628),居益起复,担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库、草场。陕西的兵镇缺饷达三十多个月,居益请把应送到关门的陕西田赋留下三十万石,解决部队的困难,庄烈帝回答可以。京郊戒严时居益在通州,制定的守城办法很完善。这时工部尚书张凤翔因为军用器材没准备齐全被关进了监狱,四司郎中有三个人死在了监狱里,朝廷就诏令居益接替了凤翔。不久,在试验大炮时发生了爆炸事故,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守履害怕了,就攻击说是兵部郎中王建候诬陷自己。朝廷审讯后发现事实不像守履所说,就把他逮捕入狱。居益上书营救守履,庄烈帝认为居益徇私,把他罢免了官籍,把守履廷杖了六十大棍,罢官为民。不久,朝廷评定守城的功劳,恢复了居益的官籍。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打下渭南,向南氏一门勒索一百六十万石军饷,企仲已经八十三岁了,还被贼兵害死。贼寇想诱降居益及企仲的儿子、礼部主事居业,他们两个都不肯投降。第二年正月,贼寇派兵把他们带走,加以炮烙,居益、居业始终不屈,绝食七天死去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齐炀 王宪·令狐德棻
  列传第十六·刘昫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赵尔巽
  卷三百十四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读礼通考卷十四·徐乾学
  三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奏查过盐商借帑情弊摺·佚名
  二八一 兼管顺天府尹袁守侗等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下·袁枢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陈寿
  陈显达传·萧子显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魏收
  马录传·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七·杨士奇
  职官二·徐松
  卷7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贾仲明

    (正旦抱病,梅香扶上,云)妾身昨日与张秀才相见,不想他如此古忄敞,事不得谐。今日着管家嬷嬷持〔菩萨蛮〕词一首,戏而挑逗,谁想那生仍将恶语相犯。嬷嬷回来说了,越增愁怀数倍。举家尽知,止瞒着兄嫂,一会家寻思起来,我心中好是烦恼

  • 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那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

  •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班固

    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帝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美人,厉王母也,幸,有身。赵王不敢内宫,为筑外宫舍之。及贯高等谋反事觉,并逮治王,尽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日得幸上,有子。”吏以闻

  • 第三册 癸丑年至甲寅年·佚名

    第三册  癸丑年至甲寅年同丑年十二月,聪睿恭敬汗其诸子及所擢用之诸大臣曰:“为国之道,以何为贵?在於谋事公信,法度严明也。其弃良谋、慢法度之人,无益於此道,乃国家之鬼祟也!即以我自身而论之,我之所言,岂能尽是?倘有不

  • 贾三近传·张廷玉

    贾三近,字德修,山东峄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上疏说:“善于治理的人遵守法律以让百姓得到好处,不要让他们太离谱了。现在郡县不相信朝廷的法令,百姓不相信郡县的命令。已减免了的租税

  • 第二讲·孙中山

    民权这个名词,外国学者每每把他和自由那个名词并称,所以在外国很多的书本或言论里头,都是民权和自由并列。欧美两三百年来,人民所奋斗的,所竞争的,没有别的东西,就是为自由,所以民权便由此发达。法国革命的时候,他们革命的口号

  • 卷之十七 说林训·高诱

    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也。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契,刻。桅,船弦板。堕剑於中流,刻下船弦,言其於此下失剑。桅,读如左传襄王出居郑地汜之汜也。暮薄而求之

  • 双桥随笔卷一·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戸枢不转则必腐锁腹不开则必锈人心不用则必灰蘓长公言人心不可纵放闲散既久毛发许事便自不堪笔畴云自小以读书为业除把笔攻文外世故茫然不知才有毛发事则蹙蹙不自宁矣盖懒惰之害也如此陶侃豪杰士也朝运

  • 周书·康王之诰·佚名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

  •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一·马叙伦

    我写这篇文章,是由研究庄子认识到庄子虽然有三十三篇,仅仅只有内七篇确实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就不敢随便下断语了;至于杂篇,除天下篇外前人都说不是庄子自己的作品,我完全同意这个论断。至于天下篇,我认为是作一个时代的学术

  • 哀公·哀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夏五月,齐高无ぶ出奔北燕。郑伯伐宋。秋八月,大雩。晋赵鞅帅师伐卫。冬,晋侯伐郑。及齐平。卫公孟彄出奔齐。【传】十五年春,成叛于齐。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陈侯

  • 原性原文·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法称品第三十七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

  • 卷之十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五 懿宗(名漼在位十四年)。 懿宗庚辰咸通元年。 祖应默太尉请。 祖因丁兵革。欲离河北。太尉默君和於城中舍宅为寺。亦以临济为额延祖。祖受其请居之。 从谂禅师住赵州观音院。 谂行脚时参祖。方将洗

  • 书品·庾肩吾

    一卷。书法品评著作。南梁庾肩吾撰。与齐梁间谢赫《古画品录》、钟嵘《诗品》、沈约《棋品》等,构成了“品”文化现象。编载自汉至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八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各分上中下,共为九品。如上之上品三人,

  • 燕山夜话·邓拓

    杂文集。作者马南邨(邓拓)。作者在1961年至1962年应《北京晚报》之约,开设了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作者说:“燕山,是北京的一条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邓拓先后共发表了近150篇杂文,形式自由,内容丰富,

  • 香囊记·邵灿

    传奇。明邵灿撰。《南词叙录》、《曲品》均著录。此剧演南宋张九成考中状元,因策论违忤丞相,被遣派岳飞幕下监军。不久又遭谗言,受命出使契丹,羁留漠北。其妻邵贞娘思夫心切,忽有败兵持九成所佩之紫香囊,前来易食,并谎称九成

  • 周官新义·王安石

    十六卷。附《考工解》二卷。北宋王安石撰。《周官新义》是王安石为变法而对《周礼》所作新解之书,原着二十二卷,今存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录自《永乐大典》。宋晁公武《读书志》载,熙宁中置经义局,撰三经:《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