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居益传
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是尚书南企仲的本家儿子、师仲的侄子。居益的曾祖南从吉与曾伯祖南大吉都是进士,他们两个人的儿孙也一个接一个地登上黄榜。
企仲是大吉的孙子,万历八年(1580)进士。因为祖母年龄大了,他请假在家给祖母养老送终。祖母过世后,他出任刑部主事。有一次过客把自己的财物寄存在企仲家里,夫妻两个人一起死掉了,企仲还是把他们的儿子叫来把财物归还了。吏部尚书孙丕扬认为企仲有贤德,把他调到自己手下,当文选郎,然后提拔他为太仆少卿,又升为太仆卿。三十年,神宗因病下诏减免矿税,释放在押的囚犯,起用因为提建议被贬免的大臣。后来又后悔了,传令矿税还照旧征收,余下的由有关部门讨论执行。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几天里迟迟不向上报请,企仲请神宗立即把他们两个罢免,然后传令二部立即按照诏书执行。神宗大为恼火,传出指示立即停办这两件事,把企仲贬了一级。给事中萧近高,御史李培、余懋衡也请神宗对发布过的诏书保持信用,神宗更为恼火,把他们三个都扣了官俸,并且传令加重对已经贬了官的邹元标等人的处罚,想用这来钳制敢提意见的人。阁部几个大臣极力争论,神宗才作罢。可是给事中张凤翔迎合神宗的心意,上书就别的事情弹劾企仲,企仲于是被剥夺了官籍。天启初年,企仲得到起用,做了太常卿,又逐渐升到南京吏部尚书,最后因年老退休了。师仲的父亲南轩当过吏部郎中,曾经编写过《通鉴纲目前编》。师仲自己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居益从小注意砥砺自己的操行,考中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初任刑部主事。经多次升迁,当了广平知府,又晋升为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还做过按察使、左右布政使,但都是在山西。
天启二年(1662),居益入朝当了太仆卿。第二年升右副都御史,前往巡抚福建。
红毛夷是海外来的杂色人种,绀紫色的眼睛,红色的头发和胡须,他们自称和兰国,自古以来跟中国没有往来,后来经过大泥、咬口留吧两国跟福建商人交往上了。万历年间,奸民潘秀领他们占领了澎湖,要求通商,巡抚徐学聚让他们把货物转卖到大泥、咬口留吧二国去,这两个国家水路险远,商人把他们的货物运到吕宋去了。夷人怀疑吕宋截了他们的商船,就过去攻打吕宋,又侵犯广东的香山澳,都被打败。他们不敢回国,就又到澎湖来请求通商,并且在岛上修筑城墙。巡抚商周祚拒击他们,但平定不下,这时居益接替了周祚,敌人正在进犯漳州、泉州,招了些日本、大泥、咬口留吧人及海寇李旦等做援兵。居益派人去招安了李旦,劝说他带大泥、咬口留吧人来归顺。敌将高文律害怕了,派使者过来求和,居益斩了来使。然后在镇海港建起城堡,把敌人逼到风柜,敌人到了穷途末路,想乘船逃走,官军就活捉了高文律,海上的战患至此才算平息下来。
五年,居益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魏忠贤恨居益在叙功时不提到自己,压下了给他的奖赏。给事中黄承昊又说他拉帮结派,卖身投靠,靠钻营爬上了重要位置,于是居益被剥夺官籍,离开了朝廷。福建人到京师替他诉冤,熹宗不听,他们就为居益立了一座祠堂纪念他,在澎湖和平远台为他立了碑。
崇祯元年(1628),居益起复,担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库、草场。陕西的兵镇缺饷达三十多个月,居益请把应送到关门的陕西田赋留下三十万石,解决部队的困难,庄烈帝回答可以。京郊戒严时居益在通州,制定的守城办法很完善。这时工部尚书张凤翔因为军用器材没准备齐全被关进了监狱,四司郎中有三个人死在了监狱里,朝廷就诏令居益接替了凤翔。不久,在试验大炮时发生了爆炸事故,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守履害怕了,就攻击说是兵部郎中王建候诬陷自己。朝廷审讯后发现事实不像守履所说,就把他逮捕入狱。居益上书营救守履,庄烈帝认为居益徇私,把他罢免了官籍,把守履廷杖了六十大棍,罢官为民。不久,朝廷评定守城的功劳,恢复了居益的官籍。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打下渭南,向南氏一门勒索一百六十万石军饷,企仲已经八十三岁了,还被贼兵害死。贼寇想诱降居益及企仲的儿子、礼部主事居业,他们两个都不肯投降。第二年正月,贼寇派兵把他们带走,加以炮烙,居益、居业始终不屈,绝食七天死去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齐炀 王宪·令狐德棻 列传第十六·刘昫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赵尔巽 卷三百十四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读礼通考卷十四·徐乾学 三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奏查过盐商借帑情弊摺·佚名 二八一 兼管顺天府尹袁守侗等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下·袁枢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陈寿 陈显达传·萧子显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魏收 马录传·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七·杨士奇 职官二·徐松 卷7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