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耿定向传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严嵩父子窃取朝政,吏部尚书吴鹏攀附他们。耿定向上书奏揭发吴鹏的六条罪状,进而称吴鹏的女婿、学士董份担任会试的总裁时,为吴鹏的儿子吴绍舞弊,应当一起予以贬斥。严嵩进行庇护,事情最后竟被搁置起来。他出京担任甘肃巡按御使,举荐与弹劾没有徇私。离任时,行李只有一挑担,有人赠送石经给他,他将石经留在境内离去。返回朝廷,督导南京的学政。

隆庆初年,他升任大理寺的右寺丞。高拱当权,耿定向曾经讥讽他气量狭小,没有大臣的气度,高拱对他怀恨在心。等到高拱掌管吏部,以考核为名贬谪他为横州判官。高拱被罢免后,他被委以衡州推官。

万历年间,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陆光祖被御史周之翰弹劾,陆光祖已被留任,耿定向又称颂陆光祖贤明,批评周之翰。给事中李以谦称耿定向排挤言官,耿定向请求离去,皇帝不予追究。他历任刑部的左、右侍郎,晋升为南京右都御史。御史王藩臣弹劾应天巡抚周继,奏疏下发了一个月也没有告诉耿定向。耿定向很气愤,根据成例极力争辩,他弹劾自己请求罢免,并且批评王藩臣的弹劾不恰当。并说前任江西巡抚陈有年、四川巡抚徐元泰都贤明,却被御史方万山、王麟趾弹劾罢职,现在应该将他们召回委以官职,而酌情惩罚王藩臣。王藩臣为此被停发两个月的俸禄。这时给事中许弘纲、观政进士薛敷教、南京御史黄仁荣,以及王麟趾接连上奏弹劾耿定向。王麟趾说:“南台距离京城较远,如果奏章先告诉别人,会使人别有应对的计谋。例如,御史孙鸣治疏论魏国公徐邦瑞,陈扬善疏论主事刘以涣,都因为奏章先被知晓,一个人因为巴结权贵而幸免,另一个则被借口他事蒙受诬陷。所以,近来投递文书有的迟滞一个月,事情本来如此,不是从王藩臣开始的。”话语同时侵犯了大学士许国、左都御史吴时来、副都御史詹仰庇。执政者正厌恶言官,勒令薛敷教回乡反省过错,王麟趾、黄仁荣也被停发俸禄。当时已经授任耿定向为户部尚书督理仓场,耿定向就极力诉说请求退休。多次上奏,皇帝才批准。七十三岁时去世。他被赠封为太子少保,谥号恭简。

耿定向在列身朝廷之初名声很好,后来历经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四位辅臣,都能平和相处。到张居正丧事在身仍出理政事时,耿定向给友人写信称张居正为古时伊尹贤相,贬斥议论者,遭到当时舆论的批评。他的学术思想本于王守仁。他曾经招请晋江李贽去黄安,后来逐渐讨厌李贽,李贽也多次批评耿定向。士大夫中好谈禅的人多跟李贽交往。李贽小有才气,善于辩说,耿定向不能胜他。

李贽任姚安知府,一天自己剃发,依然身穿官服坐在官堂上,上级官员勒令他辞职。后居住在黄安,每天招引士人讲学,其中也有妇女,专门崇尚佛教,鄙视孔、孟儒学。后来北游通州,被给事中张问达所弹劾、逮捕,死于狱中。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沈约
  君道第一·吴兢
  ●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吕毖
  名山藏卷之十九·何乔远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附录·徐学聚
  第九册 崇德元年四月·佚名
  通志卷六上·郑樵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中·袁枢
  三 杂谈名人·许寿裳
  恩幸传·沈约
  杨伯丑传·李延寿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三·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三·彭定求

        卷603_1 【过洞庭湖】许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卷603_2 【登渭南县楼】许棠   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半空分太华

  •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醉扶归〗(老旦同旦上)(老旦)瓦铛相对煮蓬蒿,又当围炉省炭烧。(旦)屋上由他雪飘摇,使不得我安贫耐苦的人知道。(老旦)我娘儿两个,自从被盗之后,借了那注狠债回来,不觉已是三冬时候,银子还不曾用完,那讨债的人儿,已曾来过数次了。怕的

  • 我的素描·戴望舒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我,我是寂寞的生物。假如把我自己描画出来,那是一幅单纯的静物写生。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

  • 卷九·蔡正孙

    唐彦谦《石林诗话》云:“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清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不以杨、刘为过也。”《蔡宽夫诗话》云:“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彦谦诗亦不多,格力卑弱,仅与罗隐

  • 卷五百十四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壬申,龍圖閣待制、知瀛州盛陶知河南府,寶文閣待制、知河南府陸師閔知瀛州。言者論陶昨在元祐中詆誣先烈,協比權臣,排毀舊弼。詔陶知和州。(知和州在初五日,今并此。七月二日鄒浩言師

  • 卷九十四 天禧三年(戊午,1018)·李焘

      起真宗天禧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戊午,崇儀副使史瑩責授供備庫副使,坐所治惠民河隄決,壞民廬舍故也。(本志作崇儀使,當考。)   詔河東路不許攜家赴任,州軍有官員挈屬在彼者,並令發遣離任。   辛酉,知河南府

  • 铁围山丛谈卷第三·蔡絛

    孟翊有古学而精於易。鲁公重之,用为学官。尝谓公言:「本朝火德,应中微,有再受命之象。宜更年号、官名,一变世事,以厌当之。不然,期将近,不可忽。」鲁公闻而不乐,屡止俾勿狂。吴本云「遽止之」。大观三年夏五月,天子视朔於文德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己巳朔经略尚书郑雒言顷者狭西督臣缺以臣权理总督事务伏念狭西三边延袤万里素称重镇款虏以来上下因循边事大坏虏志日骄譬之颓坏之墙非一木可支臣欲往甘肃则洮河难顾欲驱流寇则套虏难防恐四夷闻之谓臣

  • 学史卷六·邵宝

    (明)邵宝 撰○未【凡三十章】石奢为楚相其父杀人奢纵之而还系请罪卒不受赦令自刎死【史记循吏列传】日格子曰君子之论奢尝谓窃负而逃舜为天子然且可为而奢独不可乎虽然下舜一等则奢其庶几矣其言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

  • 第六节 贞元朝局·吕思勉

    德宗还自梁州,以张延赏为相,贞元元年六月。旋以李晟攻击,罢之,八月。已见上节。贞元二年正月,以崔造为相。《旧书·造传》曰:造久从事江外,疾钱谷诸使罔上之弊,乃奏天下两税钱物,委本道观察、本州刺史选官典部送上都。诸道水陆

  •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诸 箴提 刑 箴大元建号,盖法乎乾。有仁有威,无党无偏。天开五叶,地大一统。江淮来归,蛮夷底贡。圣念远人,视为近畿。曰守曰令,或公或私。耳目不广,情伪焉知?既遣绣衣,侈颂宝制。问民疾苦,谳狱冤滞。曰官曰吏,自大至小。毋有科

  • 三十四年(上)·佚名

    (辛丑)三十四年大明萬曆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子,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遣侍講院兼輔德吳百齡問安,答曰:「平安。」○卯時,上行望闕禮。○以仁順王后忌晨齋戒,上不受朝賀。○政院、玉堂、藝文館問安,傳曰:「知道。」○

  • 春秋大全卷二十·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宣公中【已定王未五年】七年【晋成五齐惠七衞成三十三蔡文十郑襄三曹文十六陈灵十二桓三十五宋文九秦桓三楚庄十二】春衞侯使孙良夫来盟【左传春衞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防晋也谷梁传来盟前定也不言及者以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遍净天授记品第二十二   尔时会中。有十二那由他遍净天子。见诸阿修罗王。乃至光音天等。于世尊所设诸供养。复闻如来与授佛记。心生欢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大众问品第十七)释本有今无偈 释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义 释栴陀罗得受记义 出佛自受纯陀供以化佛受大众供事 佛说十三偈谓假 使乌鸱同一树义菩萨品之第三尔时文殊师利白佛

  • 卷第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一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一 天竺式法师法嗣   ·(二世)妙果文昌法师   ·明智祖韶法师   ·法喜清鉴法师   ·真净思永忏主   ·保庆法润法

  • 叙·江味农

    蒋叙金刚经讲义,为江味农居士之遗著。此著在居士生前,既因病魔时扰,未克写定。殁后,又因种种障碍,几至佚失。是岂无上甚深之秘机,未可轻易宣露,抑众生福薄,未能仰契大法耶。否则何以魔障重重,若是之甚也。余与居士缔交二十余年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亦称《文殊指南图赞》。佛教颂赞书。宋惟白述。一卷。该书以图配诗,颂赞《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全书共五十四节,每节又分三部分,前为简短介绍,下附图,再配以七言诗颂赞。书前有张商英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