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英传

郭英是巩昌侯郭兴的弟弟。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和哥哥郭兴一起为太祖服务。太祖十分赏识他,命他在军帐里值宿,亲昵地称呼他为“郭四”。郭英跟从太祖攻克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征讨陈友谅,激战鄱阳湖,均立下战功。郭英随大军征武昌,陈氏猛将陈同佥拿着长矛杀入,太祖要郭英杀了他,并穿上他的战袍。攻岳州,击败敌人的援兵,还攻克庐州、襄阳等地。郭英被任命为骁骑卫千户。攻克淮安、濠州、安丰,郭英又被晋升为指挥佥事。郭英又跟从徐达平定中原,随常遇春进攻太原,扩廓败逃,挥师下兴州、大同。从沙净州渡黄河,占领西安、凤翔、巩昌、庆阳,乘胜追击,在乱山打败贺宗哲。郭英被晋升为本卫指挥副使。攻克定西,讨伐察罕脑儿,攻克登宁州,杀敌两千,被晋升为河南都指挥使。当时郭英的妹妹入宫做了宁妃,郭英正准备上任,皇上命宁妃在宫里举行宴会为他饯行,并赏赐白金二十罂,马匹二十匹。郭英在任时,安抚流亡,出安民告示,对老百姓加以约束,因而境内社会秩序很好。九年(1376)郭英调往北平镇守,十三年被召回,晋升为前军都督府佥事。

十四年,郭英跟从颍川侯傅友德征讨云南,与陈桓、胡海分道进攻赤水河路。当时,下了比较长的雨,河水猛涨,郭英伐木做舟,趁黑夜渡河,拂晓抵达敌营,敌人大惊,溃不成军,乌撒和阿容等人被擒。攻克曲靖、陆凉、越州、关索岭、椅子寨,大理、金齿、广南等地降服,平定诸山寨。十六年(1383),郭英再次随友德平定蒙华、邓川,渡过金沙江,攻取北胜、丽江。前后杀敌一万三千余人,俘虏二千余人,缴获精良的战甲数万,战船一千多艘。

十七年(1384),朝廷评定征讨云南的战功,郭英被封为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十八年,被加封为靖海将军,镇守辽东。二十年,郭英跟从大将军冯胜出金山,纳哈出投降,郭英被晋升为征虏右副将军。又随蓝玉到捕鱼儿海。部队班师回朝后,赏赐非常丰厚。郭英回到故乡休整。第二年,郭英被召入京城,受命操练皇室禁军。三十年,副征西将军耿炳文征战陕西,平定了沔县的乱党高福兴。等到部队回朝,御史裴承祖就以郭英私养家奴一百五十余人的罪名弹劾他,同时还告郭英擅自杀官家奴男女五人。然而皇上不予追究。佥都御史张春等人抓住不放,皇上只好命诸戚里大臣商议郭英的罪状。议定上报后,皇上最终又宽容了郭英。

建文时期,郭英随耿炳文、李景隆讨伐燕国,没有战功。靖难之役后,郭英罢官回归故里。永乐元年(1403),郭英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任为营国公,谥号威襄。

郭英对朋友很忠义,精通史书,统率军队纪律严明,对太祖十分忠诚。又因为宁妃的缘故,他得到的恩宠尤多,这是诸功臣望尘莫及的。

郭英有子女十二人。郭镇,与永嘉公主成婚。郭铭是辽府典宝。郭镛是中军右都督。女儿九人,二女是辽郢王妃。郭英的孙女为仁宗贵妃,因而郭铭在兄弟中出人头地,郭铭的儿子郭王玄得以继承侯位。宣德年间,郭王玄代理宗人府事职务,他强夺河间老百姓的田地和房屋,又强夺天津屯田一千亩,但上面只处罚了他的家奴,而郭王玄得到了宽恕。英宗初年,永嘉公主请求让她的儿子郭珍继承侯位。郭珍是郭英的亲孙子,他被授予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王玄去世后,郭王玄的儿子郭聪与郭珍争夺继承权,于是停止了他们世袭的权利,授予郭聪同郭珍一样的官职。天顺元年(1457),郭珍的儿子郭昌因得到皇恩而得以继承侯位,但郭聪始终没有争到。郭昌去世后,他的儿子郭良理所当然应该继承父位,但郭聪说郭良不是郭昌的儿子,所以继承之事又被停止。郭良被授予指挥佥事的官职。后因郭良多次请求继父位而被抓进监狱。不久后,郭良被释放并官复原职。后来郭英宗族的人共同请求从郭英的孙子中选一人继承郭英的爵位。朝廷的大臣都说郭良本来就是郭英的亲孙子,继承侯位比较合适,皇上认可。正德初年郭良去世,他的儿子郭勋继承他的职位。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卷一百八十八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补遗·刘餗
  卷十·舒赫德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四·司马光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北使纪略·陈洪范
  德王李裕传·刘昫
  崔呈秀传·张廷玉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司马光
  选举三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献饭·洪昇

    【黄钟引子·西地锦】〔生引丑上〕懊恨蛾眉轻丧,一宵千种悲伤。早来慵把金鞭扬,午余玉粒谁尝。  寡人匆匆西幸,昨在马嵬驿中,六军不发。无计可施,只得把妃子赐死。〔泪介〕咳,空做一朝天子,竟成千古忍人。勉强行了一

  • 丙集第五·钱谦益

    (成、弘之间,长沙李文正公继金华、庐陵之后,雍容台阁,执化权,操文柄,弘奖风流,长养善类,昭代之人文为之再盛。百年以来,士大夫学知本原,词尚体要,彬彬焉,彧彧焉,未有不出于长沙之门者也。藁城以下六公,其苏门六

  • 第七回 旅村卧病·蒲松龄

    张鸿渐上白俺半夜逃出,早起晚眠,已是将近一月,料想他也没处追赶了。 [银纽丝]离家奔走两三也麽天,怕有追兵在后边;昼夜颠,真是骑驴三不闲,骑着腿也夹,赶着又加鞭,忙忙走,好似离弦箭。晌午打了一回尖,登程只到日悬山。我的天呀!咳

  • 卷一百四·列伟第三十四·文学下·脱脱

        ◎文学下   ○王鼎 耶律昭 刘辉 耶律孟简 耶律谷欲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马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鼎偶造席,唐俊见鼎朴野,置下坐。欲以

  • 序一·何乔远

    名山藏序少司空晋江何公穉孝起家万历中行一日德洽闻蔚为大儒慨国史之无成书也敡搉典谟勾稽掌故发愤尽气编摩数十年遂告成事公既殁其书始大行于世仲子南户部郎九说诒书谦益使为其序谦益窃谓公之为是书也有三难焉亦有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三月壬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驸马惠安伯张镧祭 裕陵○甲寅 先是宣大督抚官议修两镇边墙一百七十里计工费银一十六万三千有奇兵部请发太仓库银给之报可至是户部言本部钱粮原无修边事例修边系兵部职掌当以太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兴小纪卷十四·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三年【嵗在癸丑】春正月丁巳朔翟琮引众捣孟邦雄营邦雄方醉卧遂将其族以归 甲子诏户部侍郎姚舜明徃建康府总领都督府钱粮仍选官属充粮科院审计司舜明嵊县人也 初金将萨里罕等众十万自鳯翔长安声言东

  • 卷五十六·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六      宋 苏辙 撰李斯列传第三十三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厠中防食不洁近人大数惊恐入仓观仓中防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斯乃叹曰人之贤

  •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和同时期赵国上卿虞卿的合传。平原君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任赵相。司马迁认为平原君是个“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的人。这的确是深

  •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王连升译注【说明】本篇记述了卫国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历史。卫是周初姬姓封国,其封地在今河南北部即殷墟一带。先建都朝歌,后迁楚丘,再迁帝丘。初封时,周公担心康叔年少,对付不了这一带复杂的形势,乃作《康诰》等谆谆教导之

  • 卷七十三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三之五 朱批王士俊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八日湖北廵抚【臣】王士俊谨 奏为恭报冬雪春晴米价平减事窃照湖北上年丰收麦苗遍野於十二月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二经籍考集【别集四】明李承芳东峤集十五卷承芳字茂卿嘉鱼人弘治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明史儒林传附见陈献章传中靳贵戒庵文集二十卷贵字允遂号戒庵丹徒人弘治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僖胡

  • 泰鸿第十·鹖冠子

    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故九皇受傅,以索其然之所生,傅谓之得天之解,傅谓之得天地之所始,傅谓之道,得道之常,傅谓之圣人,圣人之道与神明相得,故曰道德,□始穷初,得齐之所出,九皇殊制,而政莫不效焉,故曰泰一。泰

  • 卷四十六 论语二十八·黎靖德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章   问"焉用彼相"。曰:"看'扶持'两字,恐只是相瞽者之义。旧见一人亦如此说。"又问"相夫子"之义。曰:"相,亦是赞相之义。瞽者之相,亦是如此。"〔〈螢,中"虫改田"〉〕   问:"集注,颛臾'在

  • 卷第一百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第一百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十九祭先圣先师辽史太祖本纪神册三年夏五月乙亥诏建孔子庙宗室义宗传义宗名倍太祖长子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

  • 卷第四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十今应思择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自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论曰。要由先发欲杀故思。于他

  • 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