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彩传

张彩,安定人。弘治三年(1490)中进士,被授予吏部主事,历任文选司郎中。张彩善于议论,言辞犀利,还善于窥探权贵的旨意。他初时粉饰自己,以博取声誉,尚书马文升等人都喜欢他。给事中刘瑾曾经弹劾他颠倒选才法等事,马文升都为他辩解,并且还称赞他聪明刚正,受到上下人等的推崇。诏令他依旧办事。张彩便五次上疏称病辞职,马文升极力挽留,没能把他留住,当时舆论都称赞他。过了几天,给事中李贯推荐张彩有将略。杨一清总制三边军务,也推荐张彩来代替自己。而焦芳因张彩与刘瑾是同乡,也极力向刘瑾推荐他。刘瑾想把他召来,便下令,如果他过期不到,便斥为平民。张彩于是上路。他去见刘瑾时,戴着高帽、穿着鲜艳服装,他脸色白皙,身材修长俊美,须眉浓密,词辩如泉涌。刘瑾非常敬佩和喜欢,握着他的手多时,说:“你真是神人,我何幸得以遇到你!”当时文选司郎中刘永已升为通政使,依次应排列验封司郎中石确进文选司。这奏疏呈入后,刘瑾令尚书许进追回原疏,换上张彩。张彩从此一心追随刘瑾。刘瑾厌恶许进不依附他,张彩便挑拨是非,将许进陷害挤走,以刘宇来取代他。刘宇虽是尚书,选官之权都归张彩,多不汇报刘宇,即使汇报了,刘宇也一定温言接受。张彩抱着卷宗,站着说话,刘宇俯首哈腰说不敢当。他在文选司半年,升为左佥都御史,与户部侍郎韩鼎同廷谢恩。韩鼎老了,起拜行礼不合规矩,被谷大用、张永等人讥笑。刘瑾正在惭愧,看到张彩风采照人,英气勃发,谷大用等人都很羡慕,这才高兴。过了两天罢免韩鼎,而张彩过了一年被超升为吏部右侍郎。

韩鼎,合水人。弘治时期,任给事中,有刚直的名声。后升任右通政使,在安平治水有功,以通政使之职离休回家。到此受刘瑾的引荐,但又挫败而归,从此失去素有的声望。

刘瑾想让张彩大贵,于是命刘宇进入内阁,以张彩代替他。一年之内,他由一个部郎升到六卿。同僚们却仍在原职,他们惴惴不安地在尚书面前汇报,而张彩一本正经地对待他们,毫不客气。不久他加封为太子少保。每逢刘瑾出宫休假,公卿们前去拜访,从上午八九点到下午四五点都不得接见。张彩故意徐徐而来,直接进入刘瑾的小阁,欢饮一顿而出,这才与众人作揖相见。众人因此更加害怕张彩,见到张彩所行的礼就像见到刘瑾一般。张彩与朝中大臣言谈,称刘瑾为老者。凡他所说的话,刘瑾无不听从。他便不时地考察内外官员,纠察弹劾很严,间或也用薄惩,各部门以及台谏官员被贬和折辱的一天比一天严重。他变乱旧制,贿赂公行,海内的金帛奇物络绎不绝地运来。他尤其喜欢美色。抚州知府刘介,是他的同乡,娶有美妾。张彩特地将刘介升为太常寺少卿,然后穿着盛装前往道贺说“:你怎么报答我?”刘介惶恐地感谢道:“我一身之外,都是您的。”张彩说“:这就遵命。”便派人直入内室,牵出他的妾,车载而去。他又听说平阳知府张恕妾美,便去索求,张恕不肯,他就令御史张龠考察,将他治罪,拟遣去戍边。张恕献出爱妾,才得减刑。

张彩既欠刘瑾的恩德,则刘瑾专权日久,贪求冒赏无厌,天下都怨恨他,便找机会劝他说“:您知道这些贿赂从哪儿来吗?不是盗取国库,就是剥削小民。他们借您之名肥了自己,送给您的不到十分之一,而怨愤却集中您一身,您怎么向天下交代?”刘瑾非常赞同他的意见。正好御史胡节巡按山东回来,送给刘瑾很丰厚。刘瑾将他揭发,并逮捕他入狱。少监李宣、侍郎张鸾、指挥同知赵良巡视福建回来,献给刘瑾白金两万。刘瑾上疏将白金交给国家,而将三人治罪。其他因贿赂他而得祸的很多。苛刻的聚敛为之减少,内外人士便有的称赞张彩能引导刘瑾做善事。到刘瑾被诛,张彩以交结皇上贴身宦官之罪被判死刑,遇上大赦应当免罪。于是将他改判为同刘瑾谋反。他死于狱中,仍将他拖到市场坐刂尸,抄他的家,妻儿流放到海南。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征·刘昫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蔡东藩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志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七十四·郑麟趾
  第四章 经命终后一日·李叔同
  海陵王本纪·萧子显
  郎余令传·刘昫
  秦纕传·张廷玉
  卷二百七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八·宋敏求
  卷六十·宋敏求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章 难中相会·屠隆

    〔旦小生贴急走上旦〕兵马破城闉。红颜逐路尘。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永王兵马攻破扬州城。大兵入城。男女四散逃走。妾身与孩儿步摇扮作道姑。将泥垢妆面。随着逃难男女。混走章城。且喜已脱虎口。只

  • 卷第八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起玄黓涒汉(壬申),尽昭阳作噩(癸酉),凡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丙午朔钦天监进嘉靖四十三年大统历颁赐百官○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许从诚代○丁未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陵寝○戊申总督蓟辽侍郎杨选言各边主客兵饷俱属管粮郎中经理第郎中职在

  • 卷之五十二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成化四年夏四月庚寅朔享 太庙 遣 官祭司灶之神○诏给庆云伯周寿顺天府涿州庄田六十三顷有奇不为例时方禁求庄田者而寿乃 皇太后第冒禁以请 上不得已与之○辛卯命故忠义前卫带俸都指挥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十三·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秋七月。乙未朔。享太庙。遣孚郡王奕譓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  ○诣观德殿穆宗毅皇帝几筵前供奠。永思殿孝哲毅

  • 大事记解题卷一·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敬王三十九年庚申解题曰大事记者列其事之目而已无所褒贬抑扬也熟复乎通释之所载则其统纪可考矣觧题盖为始学者设所载皆軄分之所当知非事杂博求新竒岀于人之所不知也至于畜德致用浅深大小则存乎其人焉

  • 卷之一百一·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一 传第八十五 固山贝子阿喇布珠尔列传【今袭扎萨克多罗贝勒】 阿喇布珠尔土尔扈特人其五世祖曰书库尔岱青子

  • ·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姚莹顿首谨上言:阁下以先圣之哲孙、仪郑之令子,望倾中外,誉在九重!今兹按察台、澎,盖六月矣。清亮之节、严正之义,吏民无不悦服倾诚。是以政通人和,雨阳时若;而郡守以下暨诸厅县,亦能贤能着称,孜孜求治;遂使百年来

  • 卷七·佚名

    王恽元贞守成事鉴臣恽再拜,昧死谨言。臣伏念叨忝禄仕以来三十五年,比者复蒙先皇帝召至阙下,授以翰职,顾惟衰庸,思有以图报万一,幸遇皇帝陛下嗣登宝位,谨封上十有五事,题之曰《守成事鉴》,皆逐事直说,不敢过为言

  • 第四十五章 扩大会议与北上护党·李宗仁

    一1930年春初,蒋先生和阎、冯的关系已濒于决裂,双方都在积极备战。 自我第四集团军在武汉解体后,蒋先生及其所控制的“中央”气焰很盛,拟乘势一举消灭阎、冯,以实现其党政军“清一色”的理想。事态发展至1930年2

  • 卷二十一·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一明 孙防 编乐动声仪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能动物者莫如乐也其翼在仪仪动则人心为之动矣宫为君君者当寛大容众故其声以舒其和清以柔动脾也商为臣臣者当发明君之号令其

  • 读书记纲目·真德秀

    性命者义理之源故以为编之首性之发为情而心则统乎性情者也故性之次曰心曰情此三者一编之纲领也其目则曰仁义礼智信者天命之性也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者率性之道也故五常之次五典继之人所共由之谓道得之于己之谓德其实

  • 天衣怀禅师·惠洪

    禅师名义怀。生陈氏。温州乐清人也。世以渔为业。母梦星殒于屋除。而光照户。已而娠。及生尤多吉祥。儿稚坐父船尾。渔得鱼付怀。怀不忍串之。私投江中。父怒笞诟。甘甜之。不以介意。长游京师。依景德寺。天圣中试经

  • 卷四十九·道世

    △忠孝灾第四十九(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窃闻孝诚忠敬,高迈董之贤;反慢尊亲,罪过王寄之逆。是以木非亲母,供则响溢千龄;凡非圣僧,敬则光逾万代。理应倾心顶戴,获福无边。何得起慢高心,反生轻侮也。所以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代。终身

  • 兰室秘藏·李杲

    《兰室秘藏》,三卷,元·李杲撰,刊于公元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全书分二十一门,包括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卷上,共六门,首列饮食劳倦、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四库本]·佚名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而慷慨就义者,则予以

  • 云峨喜禅师语录·佚名

    《云峨喜禅师语录》由清行喜说,智恒等编,共二卷。卷前有序。卷上收住霍丘大别山普济禅寺语录、住河南光山县普福禅寺语录、住萝山县国祥山龙池禅寺语录、住湖广随州落黄法兴寺语录,住河南府汝州风穴禅寺语录,卷下收陕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