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胜传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后改。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

陈友谅进逼龙湾。太祖率军抵御,战于石灰山。冯胜攻其中坚,大败敌军,又继续追击,败敌于采石,于是收复太平。冯胜随军征讨陈友谅,攻克安庆水寨,长驱直入江州,赶走陈友谅,晋升为亲军都护。冯胜又随军解安丰之围,迁升同知枢密院事。冯胜随军激战鄱阳,下武昌,克庐州,然后调兵攻取江西诸路。又与诸将收复淮东,克海安坝,取泰州。徐达围攻高邮不下,回军支援宜兴,而命冯胜督率所留军队。高邮守将诈降,冯胜命指挥康泰率数百人先行入城,敌军关闭城门,将他们全部杀害。太祖大怒,将冯胜召回,责罚十大杖,然后命他步行回高邮。冯胜既惭愧又气愤,拼力进攻。徐达也自宜兴返回,增兵攻克高邮,然后攻取淮安。安丰城陷,在旧馆擒获吴将吕珍。下湖州,克平江,冯胜功劳仅次于平章常遇春,再升为右都督。冯胜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攻下山东诸州郡。

洪武元年(1368),冯胜兼任太子右詹事。因犯小法而被贬官,任都督同知。冯胜率军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陕州,直趋潼关。守将夜逃,于是夺潼关,取华州。返汴之后,前往太祖行在谒见,被授为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随即跟随大将军征伐山西,由武陟攻取怀庆,越过太行山,克碗子城,取泽、潞,于猗氏擒获元右丞贾成。又克平阳、绛州,擒获元左丞田保保等,俘获将士五百余人。太祖大悦,下诏命右副将军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位居冯胜之下,偏将军杨王景位居汤和之下。

二年,冯胜率军渡过黄河,直趋陕西,攻克凤翔。然后渡过陇水,攻取巩昌,进逼临洮,降服李思齐。又回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围攻庆阳。扩廓遣将进攻原州,声援庆阳。冯胜扼守驿马关,打败其将,于是攻克庆阳,捉住张良臣。陕西全部平定。

九月,太祖召大将军回京,命冯胜驻守庆阳,节制诸军。而冯胜却认为关陕已定,擅自率领全军返回。太祖大怒,对冯胜加以切责。念其功大,赦免了他,未予治罪。但所赏金币,未及大将军的一半。

第二年正月,冯胜以右副将军的身份与大将军一起出西安,直捣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俘获兵马数万。又分兵自徽州往南出一百八渡,巡行略阳,擒获平章蔡琳,然后进入沔州。另外派遣其他将领自连云栈攻取兴元,调兵吐番,在西北征讨哨极。凯旋之后,论功时,冯胜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与军国大事,并封为宋国公,年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诰词中谓冯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对冯胜称赞备至。五年,因冯胜效力四方,因而与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分别被赐给彤弓。

扩廓居于和林,多次骚扰明朝边境。太祖以此为患,派出大军三路出塞。命冯胜为征西将军,率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从西路出击,攻取甘肃。到兰州时,傅友德率领骁骑为前锋,再败元军,冯胜复败之于扫林山。到达甘肃,元将上都驴出迎投降。到达亦集乃路时,守将卜颜帖木儿也降。冯胜军驻扎别笃山,岐王朵儿只班逃走,冯胜率军追击并俘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这场战役中,大将军徐达出师不利,左副将军李文忠军与敌军死伤相当,唯独冯胜斩俘甚多,全胜而返。但当时有人说他私藏驼马,因而未获赏赐。此后,冯胜多次前往临清、北平练兵,率军出大同征讨元朝遗部,镇守陕西及河南。其女被册封为周王妃。

时间一久,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都已去世,而元太尉纳哈出拥兵数十万驻扎金山,成为辽东边患。二十年,太祖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南雄侯赵庸等以步兵、骑兵共二十万前去征讨。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都随行。太祖又派所俘纳哈出部将乃剌吾携带玺书前去谕降。冯胜军出松亭关,分别修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在大宁驻扎两个多月后,冯胜留下五万军队驻守,而率全军进逼金山。纳哈出见到乃剌吾后大惊道:“你还活着吗?”乃剌吾向他述说太祖的恩德。纳哈出很高兴,便派遣其左丞探马赤等前来献马,并且侦察冯胜军军情。此时,冯胜军已经深入,翻越金山,到达女直苦屯,降服纳哈出部将全国公观童。大军突至,纳哈出感到寡不敌众,便按乃剌吾所说,请求投降。冯胜派蓝玉率轻骑前往受降。蓝玉用酒招待纳哈出,饮得正欢时,蓝玉脱下衣服给纳哈出穿。纳哈出不肯穿,并对左右咄咄而语,企图逃跑。冯胜的女婿常茂当时在座,他突然跃起向纳哈出的手臂砍去。都督耿忠将他拥去见冯胜。纳哈出的将士及妻子儿女十余万人驻扎在松花河,听说纳哈出受伤,大惊而溃。冯胜派遣观童将他们招降,获得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及辎重绵亘百余里。冯胜军回至亦迷河时,又俘获其残兵二万余人、车马五万。而都督濮英殿后,被敌人所杀。师还之时,冯胜将捷报上奏,并将常茂激变的情形也一起奏上,率领投降的二十万人全部入关。太祖大悦,派遣使者前去迎接慰劳冯胜等,而将常茂套上械锁。当时有人揭发冯胜藏匿了许多良马,派门人向纳哈出之妻依次酌酒,以求大珠异宝,王子才死二天便强娶其女,因而丧失降、附之心,又损失濮英三千骑兵,而常茂也趁机攻讠干冯胜之过。太祖大怒,没收冯胜的大将军印,命他在凤阳建宅居住,定期上京朝见,诸将士也无赏赐。冯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

二十一年,冯胜奉诏调遣东昌番兵征讨曲靖。番兵中途反叛,冯胜镇守永宁,进行安抚。二十五年,太祖命冯胜在太原、平阳招民为兵,立卫屯田。皇太孙册立后,冯胜被加封太子太师,偕同颍国公傅友德前往山西、河南练兵,诸公、侯均听其节制。

当时所诏列的德隆望重的勋臣有八人,冯胜居第三位。太祖年事已高,对人猜忌甚多。冯胜功劳最多,多次因小事违背了太祖的心意。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应召回京。二年之后,被赐死,诸子都不许继嗣。而冯国用之子冯诚在云南屡立战功,屡升至右军左都督。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二 神武下·李百药
  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脱脱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卷之九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七三五 军机大臣奏阅看《西斋集》情形并请敕交苏抚查解书板片·佚名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金毓黻
  张方传·房玄龄
  袁粲传·沈约
  第二节 玛志尼创立“少年意大利”及上书撒的尼亚王·梁启超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雍正
  卷五十四·佚名
  第五十八章 汉中行营期中对战后局势的预测·李宗仁
  卷七十·纪昀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九·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九·王奕清

    【南黄钟宫】黄钟宫引子绛都春担烦受恼【韵】岂容易【共伊】得到今朝【韵】有分忧愁【句】无縁恩爱何时了【韵他那里】长吁短叹【我也】心自晓【韵】你有甚真情深奥韵只为这礼法所制【句】人非土木【句】待説【来】难

  • 初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三十五岁在丙寅序行金昊有秋叶庆景物咸和敬稽皇祖时曾举瀛台锡宴之典宗亲咸与爰循旧制集王公宗室等於八月二十七日瀛台宴赏用展周亲因成三律是日宴间复成

  • 卷十三 本纪十三·赵尔巽

      ◎高宗本纪四   三十一年春正月壬申朔,诏以御宇三十年,函夏谧宁,寰宇式辟,自本年始,普免各省漕粮一次。甲戌,免甘肃靖远等十四厅州县、陕西延安等三府州属积年逋赋。丙戌,云南官军剿莽匪于猛住,失利。调杨应琚为云贵总

  • 卷二百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秋八月癸酉朔○乙亥○设交阯靖安州珠场局置大使一员○丁丑○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寅○祭 太社 太稷 命皇太子行礼○己卯○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唐鉴为长芦盐运司永州知府余彦成为陕西河东盐运司○辛巳○升

  •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循例汇奏,仰祈圣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九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

  • 麓川土司传·张廷玉

    麓川、平缅,元朝时全隶属于缅甸。缅甸,是古代朱波的所在地。南宋宁宗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白象,从此才有了缅甸之名。缅甸在云南的西南方,离京城最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壤。缅甸有城郭室屋,人都居住在楼上,该地盛产大

  • 野史无文卷六·郑达

    永历皇帝兵败入缅甸土司纪事考永历皇帝以顺治四年丁亥十月建位号于肇庆府,至九年壬辰二月移驻安隆土司,至十三年丙申十二月移驻云南府。是时清朝经略洪承畴兵入湖南长沙府。流贼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可望自武冈州投降于

  • 八 民国初年的旅行——太行山与山西铁矿——云南与四川·胡适

    民国二年十月,南通张季直先生(謇)到北京就农商部总长之职(原有的工商部和农林部合并为农商部)。他是提倡当时所谓&ldquo;棉铁政策&rdquo;的。他的次长是武进刘厚生先生(垣),也是实业家,又是矿政司司长张轶欧早年在南洋公学时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 洪武十三年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 甲子,诏仪鸾司凡随驾校尉尝犯罪有杖瘢者,悉放为民。 乙丑,命礼部侍郎刘崧署吏部尚书。 赐京民钞,以丁多寡为差,孤独老疾者倍之。 丁卯,减两淮都转运盐使

  • 弱民第二十·商鞅

    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朴则彊,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彊。故曰: “以彊去弱者弱,以弱去彊者彊。”民善之则和,利之则用;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乃富于政。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贫则 力富,民

  • 论语意原卷三·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曰野人曰君子盖当时之人其言如此是时文过于质人亦不知其为过也自谓前人为质朴今人为彬彬欲从先进所以矫之也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

  • 举一反三的教学法·孔子

    【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④,则不复⑤也。” 【注释】 ①愤:指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如晶状态、②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

  • 卷首下·董鼎

    钦定四库全书书传辑録纂注卷首下元 董鼎 撰【汉刘歆曰孔子修易序书班固曰孔子纂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今考序文于见存之篇虽颇依文立义而识见浅陋无所发明其间至有与经相戾者于己亡之篇则依阿简略尤无所补其非孔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玉邪女经一卷 慧琳  玉邪经一卷 无  阿遬达经一卷 玄应  法海经一卷  罪业报应经一卷 玄应  龙王兄弟经一卷 玄应  八师经一卷 慧琳  越难经一卷 慧琳  所欲致患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二·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問答機緣僧問:「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師云:「要汝入門便道。」「如何是一喝如踞地獅子?」師云:「百獸林中獨步。」「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劍?」師云:「早已分身兩段。」「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云:「汝

  • 一山文集·李延兴

    诗文集。元李继本撰。九卷。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今属湖南)人。占籍北平。登至正丁酉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人明未仕。卒年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后。是集为其子方曙、方眗与其孙伸相继编次而成。最终成书

  • 古今律条公案·汤显祖

    白话短篇小说集。题“海若汤先生汇集”,海若系汤显祖之号,疑系伪托。八卷四十六则。卷首为“律条”,分类编辑 公案故事。共十三类,计:谋害类、奸情类、强盗 类、窃盗类、淫僧类、除精类、除害类、婚姻类、 妒杀类、谋产类

  •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赤脚大仙传授三官宝号: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据说下方生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