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袁忠彻传

袁忠彻,字静思,袁珙之子。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王宴请北平诸文武,令忠彻给他们相面。忠彻说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籨,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都督耿王献,颧骨插鬓,色如飞火;佥都御史景清,身短声音洪亮。这些人将来都会依法判处死刑。燕王大喜,起兵的念头更加坚决。燕王皇帝后是为成祖,召忠彻为鸿胪寺序班,赏赐甚厚。

忠彻调任尚宝寺丞,其后改中书舍人,扈驾北巡。京都由太子仁宗代理朝政。帝回京后,听信对仁宗的谗言,大怒,在午门张榜宣布,凡太子所决定的事,都不准办理。太子忧惧成疾,皇帝命蹇义、金忠同忠彻去看望。回来忠彻奏道,太子面色青蓝,是受惊忧所致,若把午门的榜收回,病即可愈。皇帝听从,太子的病果然好了。帝曾令左右退避,问忠彻,武臣朱福、朱能、张辅、李远、柳升、薛禄,文臣姚广孝、夏原吉、蹇义及金忠、吕震、方宾、吴中、李庆等人的祸福。忠彻的预测后皆灵验。九年任期满,又为尚宝寺丞,进少卿。

礼部郎周讷自福建回朝,说闽人祭祀南唐的徐知谔、知诲,其神最灵。帝命人迎其像及管理神庙的人,在京都建灵济宫祭祀。帝每有病,就遣使去问神。管理神庙的人向皇帝进仙方,其药性多热,服后痰塞气喘,脾气暴躁,以至于失音,朝廷中任何人都不劝谏。有一天,忠彻入侍皇帝,进谏说:“此痰火虚逆之症,实是因服灵济宫的符药所致。”皇帝大怒“:仙药不服,去服凡药吗?”忠彻忙叩头大哭,两个宦官也哭了。帝更加恼怒,命将二个宦官拖出去鞭打,并且说道:“忠彻哭我,难道我就会死吗?”忠彻诚惶诚恐,忙伏于阶下,好久皇帝才息怒让他起来。帝在即位前就认识忠彻,故待与一般外臣不同。忠彻也因帝待他甚厚,敢于直言进谏。他曾进谏说到外国去取宝是不对的,武臣应许他们行服丧礼,衍圣公的诰命应改赐玉轴,闻者莫不称是。

宣德初年,忠彻为帝相面,奏称“:七日内宗室有谋叛者。”汉王果然反叛。曾因犯过而纳钱赎罪。正统年间又因犯过交司法官问罪,令退休后。退休二十余年卒,享年八十三岁。

忠彻的相术与其父一样,世间所传轶事很多,不一一载述。为王文看相,说他“面无人色,日后会有杀头之祸”。为于谦看相,说他“目常上视,日后也遭砍头之灾”。后果如其言。然其性阴险,这方面不像他父亲。与群臣不和,即根据“相法”在皇帝面前攻击别人。颇好读书,所著有《人相大成》及《凤池口金稿》、《符台外集》,载述元顺帝为瀛国公之子的事。

猜你喜欢
  唐臣传第十二·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八·李心传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蔡东藩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第一八一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一四○三—五·佚名
  一九七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进呈各书疵谬迭出总裁蔡新等着交部察议·佚名
  史纠卷四·朱明镐
  附录·佚名
  张木式传·脱脱
  食货七·徐松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卷八十四禁狱·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144_1 【送陆擢】常建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   卷144_2 【送李十一尉临溪】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

  • 第八出 述异·李渔

    〖传言玉女前〗(小生上)访戴归来,独把游装先解。叹同人独羁海外。小生张羽,自从别了柳兄,到湖州去了几月。如今回到故乡,想柳兄也好转来也。〖前腔后〗(生带丑、挑行李上)佳人何在?空遗下相思冤债。归来分与,良朋同害。(见介)(小生

  • 七言巻十一·洪迈

      七言  春题华阳观       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鳯皇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秋雨中赠元九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较近二毛年  城东闲游  宠辱忧

  • 卷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预宴九十二人诗九十九首【司仪长】奇 柱【年七十一】圣人治天下民蕃滋老夀史臣恒书之以为天所祐乾隆五十年诏举千叟筵先期大吏章各以所部言益州张子翼吉州古朝爵年并百歳

  • 捉狭鬼·胡也频

    序在这本集子里,包含着三篇独幕剧和一篇两幕剧,是在写完《鬼与人心》的那四篇以后陆续写成的,也就是一九二七年中的一部分我的工作。这四篇短剧,它的内容有没有各自不同的性质,而在这上面我不想有所自白,我只希望在看过了这

  • 卷三百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柿类五言古咏无核红柿       【宋】孔平仲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巳软羙嗟尔骨亦柔风霜变顔色雨露如膏油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

  • 卷三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六武元衡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後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

  • 卷之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事: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釐税等款,此外尚有缴

  • 慕容白曜传·李延寿

    慕容白曜是慕容晃的玄孙。他的父亲慕容琚,任官时以清廉著称,赐爵高都侯。慕容琚在任尚书左丞时去世,谥号“简”。  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因淳厚、正直,做了宫中给事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又升迁为北部尚书。文成帝死后,慕

  • 梁如浩·周诒春

    梁如浩 字孟亭。年五十七岁。生于广东。已婚。子六女一。同治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史梯文工业学校。习工程。光緖七年回国。历任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办。津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上海海关道。外务部丞参。外交部总长

  •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晏婴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夫?”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趣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

  • 尊孟续辩卷下·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苏子辩孟【为论语说与孟子辩】说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其于颜子试之也熟而观之也审矣盖尝黙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其颠沛造次无不一出

  • 春秋左传补注卷一·惠栋

    元和恵栋撰栋曾王父朴庵先生幼通左氏春秋至耄不衰常因杜氏之未备者作补注一卷传序相授于今四世矣窃谓春秋三传左氏先着竹帛名为古学故所载古文为多晋宋以来郑贾之学渐微而服杜盛行及孔颖达奉勅为春秋正义又专为杜氏一

  • 卷二·道世

    ○三界灾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第一四洲部(此别十部)▲述意部第一一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故《涅槃》喻之於大河,《

  • 南史札记·李慈铭

    清李慈铭撰札记。一卷。是书为《越缦堂读史札记》之一种。以明毛晋汲古阁所刻唐李延寿撰《南史》为底本,与《宋书》、《齐书》,《梁书》、 《陈书》相校。凡《南史》与诸书所栽有异,则参用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

  • 大学本旨·黎立武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采用所谓《大学》古本,认为曾子原著不分经传,《大学》所引曾子言为曾晳之语,而非曾参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