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祯传

周祯,字文典,江宁人。元朝末年流亡到湖南。太祖平定武昌,任用他为江西行省佥事,历任大理卿等职。太祖认为唐、宋都有成律断狱,唯独元朝以一时行事为条格,官吏容易违法。诏令周祯与李善长、刘基、陶安、滕毅等人制定律令,少卿刘惟谦、丞周浈也参与此事。书写成后,得到太祖的称赞。

洪武元年(1368),设置刑部,任命周祯为尚书,不久改任治书侍御史。第二年出任广东行省参政。当时省治刚开始实行,正官大多空缺,吏治不严厉。香山丞冲敬治理有政绩,积劳成疾,死于官位上,周祯作文祭奠。闻者感动。一时郡邑良吏雷州同知余骐孙、惠州知府万迪、乳源知县张安仁、清流知县李铎、揭阳县丞许德、廉州知府脱因、归善知县木寅,周祯列举他们的政绩上奏。木寅是土司。脱因是蒙古人。于是属吏益加努力。三年(1370)九月召为御史中丞。不久因病辞官。太祖初即位时,有鉴于元朝的宽纵,使用法律很严,奉行者重足立。法律制定以后,吏士开始循守。其后多次修正,都以周祯的书为依据。

猜你喜欢
  卷一一五 晉紀三十七·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二·毕沅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崔鸿
  卷第二百三十六·胡三省
  皇王大纪卷五十·胡宏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一·阿桂
  ·补授台湾道谢恩摺·丁曰健
  游肇传·魏收
  布连斯奇界约·佚名
  帝系六·徐松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作邑自箴卷第六·李元弼
  治浙成规卷三·佚名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明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回 挂将印为中金钱·陈端生

    第二十三回挂将印为中金钱二十三、二十四原出处未分开,此处并入第二十四回-----

  • 卷十一·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一吏部侍郎汤右曾撰寒云寺寂寞寒云寺云来特地寒坏墙尘自合老柏干皆攒厨欲分香饭天教趁冷官贝多真实语只道汝心安修武道中怀旧山阳里天高落木空覆盃岩石上吹笛竹林中寂寞人埋照昂藏鹤入笼达生

  • 卷第二百七十五 後唐紀四·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四月,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六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天成元年(丙戌、九二六年)   夏,四月,丁亥朔,嚴辦將發,騎兵陳於宣仁門外,步兵陳於五鳳門外。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不知睦王存乂已死,欲奉之

  • 卷三十九 至道二年(丙申,996)·李焘

      起太宗至道二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春正月己酉,親饗太廟【一】。辛亥,合祭天地於圜丘,大赦天下。先是,禮儀使宋白奏曰:「伏詳儀注,朝饗太廟,皇帝先詣罍洗,後奠瓚,其祀天地,望先詣罍洗,後奠玉幣。」上遽召宰相以問,呂端等曰:「

  •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蔡东藩

      却说真宗下诏亲征,驾发京师,命山南东道节度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武宁军节度石保吉,守信子。为驾前西面排阵使,各将帅拥驾前行,适值天气严寒,朔风凛冽,左右进貂帽毳裘,真宗摇首道:“臣下都苦寒,朕亦何得用此?”将士闻谕,各

  • 序·费宏

    朕惟实录以备纪载宝训以贻典则一代之制存焉不可以或废也我皇兄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缵承大业临御天下十有七年凡所举措巨细若否昭然具在朕受遗诏入正大统爰稽故实命馆阁儒臣仿古义例悉心纂集既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年六月甲子朔升刑部郎中杜应芳为河间府知府○升海州参将萧如蕙为宁夏东路副总兵宁夏副总兵王宣为神枢六营副将神枢十营佐击包良轼为大宁都司真定游击杨继武为湖广兴都都司蔡旗堡守备毛有伦为洪水游击补原任游

  •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宽温仁圣汗谕都察院诸臣曰:“尔等既职司谏诤,我身有遇,或奢侈无度,靡费财货,或杀黜功臣,或逸乐游畋,不理政务,或耽於酒色,不勤国事,或废弃忠良,信任奸?,或陟有罪,黜有功,凡此种种,一经闻知,即当直谏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六 【起丙戌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止庚子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凡十五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之末羣雄竞起献帝虽拥虚名犹俨然在位则纪事统於所尊仍分见於下格至建安二十五年

  • 朴赛因不花、张庸传·宋濂

    朴赛因不花字德中,肃良合台人。体力过人,善骑射。由速古儿赤任命为利器库提点,再转为资正院判官,接着迁任同知枢密院事、迁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升承旨,赐虎符,兼巡军合浦、全罗等处军民万户都元帅,任大司农,又离京任岭北行省右

  • 卷五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十七    明 湛若水 撰平天下格【凡三纲二十目】 公好恶 用人 学校【礼乐政教附】举措 课功 任相 任将 六官 理财 脩虞衡【贡赋附】抑浮末【禁淫巧奢侈附】饬

  • 卷三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三十七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扵庙之礼少牢扵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录第十六 敖氏继公曰此篇言大夫祭其祖之

  •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佚名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第三十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九(三十三天之六)复次。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彼岸故。则有此岸。若无彼岸。则无此岸。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互共有生。各各因缘。一切有为法。从因缘生。因缘者。所谓无明缘

  • 宗镜录序·延寿

    宗鉴录序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

  • 卷第二之下·大慧宗杲

    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 宗杲 集并着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灵泉仁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意。曰。仰面独扬眉。回头自拍手。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骑牛带席帽。过水着靴衫。 大安山省和尚。僧问离四

  • 卷下·佚名

    嘉兴大藏经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卷下同门弟乐说今辩重编小参四月大尽师云进一步则逼塞虚空退一步则倾湫倒岳不进不退鹞子过新罗信非笼中鸟具得者个气宇则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衲僧得一而不虚度时光

  • 川端康成短篇作品·川端康成

    选收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这些作品集于一卷,概括地反映了川端康成的主要思想、艺术特点和创作成果,使读者可以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对作家及其大致创作活动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