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贤传

周贤,滁阳人,承袭宣府前卫千户之职。景泰初年,他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防守西猫儿峪,协助副总兵孙安驻守石八城。周贤随即充任右参将,代替孙安镇守石八城。兀良哈入侵,总兵官过兴命宣府副将杨信及周贤率军合击。周贤未等杨信到达,便径自击败敌军。杨信被弹劾,都御史李秉说杨信出师太慢,周贤也未守约。皇上皆予宽恕。

天顺初年,总兵官杨能上奏,使周贤被提拔为都督佥事。敌寇驻扎塞下,杨能命周贤与大军会合,周贤贻误军机而被追究下狱。他以原职奔赴宁夏,隶属定远伯石彪。二万敌寇进入安边营。石彪率周贤等攻击之,连战皆捷,追至野马涧、半坡墩,敌寇大败。而周贤仍不停地追,不幸被飞箭射中死去。皇上下诏赠他为都督同知。周贤当初被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自觉不会再被起用,当他被释放时,他感激不已,发誓要以死相报,结果真的如他所愿。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表第十六·脱脱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七·苏天爵
  卷四十三·宋·蒋一葵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纪昀
  卷二十九·鄂尔泰
  卷之二十八·祁韵士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七·佚名
  赵翿传·张廷玉
  吴与弼传·张廷玉
  申时行传·张廷玉
  岁华忆语·夏仁虎
  卷八十九·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七元好问五【以下诗从全集补入】同希顔再登箕山千年箕山祠萝径深以悄桂树不复见秃蓛余秋篠盘盘尽絶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窦解衣憩林表是时夏春交野色乱青

  • 王礀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礀(?-1203)字逸宾,一作逸滨,先世临洺(今河北永年)人,徙家汴梁(今河南开封),遂以为籍。博学能文,不就科举。家无担石之储,宴如也。明昌中,故相马惠迪判开封,以德行才能荐礀,为鹿邑主簿。乞致仕。泰和三年卒。《金史》无传,事

  •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蔡东藩

      却说宋江带领党羽数千人,径趋海滨,适有商舶数十艘,停泊岸边,被江党一声吆喝,跳至船上,船中人多已没命,有被杀的,有自溺的,只水手等不遭杀害,仍叫他照常行驶,惟须听宋江指挥,不得有违。一艘被掳,各艘都逃避不及,一古脑儿被他劫

  • 通志卷一百九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四夷传第六北国上北国序略 匈奴【南匈奴附】序略北国之先皆轩辕氏之苗裔世居朔漠禀北方严肃之气故其人天资刚劲憙杀伐习攻战世与中国为敌在唐虞时则有山戎夏时则有薰粥【音育

  •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後

  • 调露·周绍良

    №调露001【盖】大唐故亡宫墓志之铭【志文】亡宫者,不知何许人也。早茂兰仪,驰芳椒掖。奉鸡鸣之雅训,朝日增辉;肃鱼贯之清规,夜俄徙。粤以调露元年七月五日卒,葬於城北礼也。有司备礼,而为铭曰:薄室词藻,昭阳恩顾

  •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写左季高信、郭云仙兄弟情。中饭后骑马至城内树堂处闲谈。树堂近来好作隶书,笔力劲健,但乏名贵之气,傍夕归。夜,清理文件颇多,以本日未甚料检也。将各案应行请恤者,汇为一清单。阅扬子《法言》,究不如《文

  • 天志中第二十七·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为

  • 提要·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经解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经解十二卷宋崔子方撰子方涪陵人字彦直号西畴居士晁说之集又称其字伯直葢有二字也朱尊经义考称其尝知滁州曽子开为作茶仙亭记经解诸

  • 卷八·佚名

    △念品第六念喜生忧,念喜生畏。无所念喜,何忧何畏。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外道梵志素少子息唯有一子卒便命终昼夜追忆不能饮食脱衣露形在冢啼哭恒忆亡儿行来进止处所。是时梵志出舍卫城到祇洹精舍。至世尊所共

  • 成唯識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   一者段食.變壞爲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爲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   以變壞

  • 赞净土超胜·印光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直指人心者, 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 即念成佛, 历劫修证者, 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 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 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 无不从此法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二·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法假虚实观下。次叹三假观门。法假者。色阴法是也。受假者。四阴是也。取此二名是名名假。自实无体籍他方有是名为假。又色阴是法。受等是名。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而今有三别说也云云。

  • 佛说目连所问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于夜后分。从自住处往诣佛所。到已投地顶礼佛足于一面坐。彼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从坐起。白佛言。世尊。

  • 第三品 难陀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一比丘在世尊之近处,结跏趺坐,保持直身,继续忍耐前世业果所生剧烈苦痛,正念正智,无恼而坐。世尊见彼比丘在己之近处结跏趺坐&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继续忍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七·净挺

    弟子性广智育编勘辩涧梅止一侍立次师蓦问涧梅云赵州庭前柏树子意旨如何梅云祖师西来意师云儱侗禅和次问止一云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还明赵州意否止云若不明赵州意争解恁么道师云倚墙傍壁。举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话问众

  • 句道兴搜神记·句道兴

    志怪小说集。《敦煌零拾》本。各卷所存除去重复者,辑得三十五则。题“句道兴撰”,其人生平不详。东晋干宝撰有《搜神记》三十卷,专述神怪灵异故事,保存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系古代志怪小说之代表作。《搜神记》今通行二十

  • 未曾有正法经·佚名

    凡六卷。宋代法天译。为阿阇世王经之新译本。又作未曾有经、未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阿阇世王曾幽禁其父,欲致之死。后悔悟其弑逆之罪行,故求佛救度。佛陀乃与文殊等诸菩萨为之讲说无污、无著、无畏、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