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至发传

张至发,淄川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任玉田、遵化知县。经人推荐考察调任京官,授职礼部主事,改任御史。当时齐、楚、浙三大派系势力正兴盛。张至发是齐派,上疏陈述内耗的弊病,于是说:“陛下讨厌拉帮结派,而掌权的宰相先不能超然独立于门户之外。前不久读到科臣的奏疏说:‘近来慰谕辅臣温旨,辅臣跟司礼监自相参定,才接受皇上的御批。’果然如此,国家大事还能管理吗?”话语都是指责叶向高的,皇帝不理睬。当时言官争相排斥东林党人,户部郎中李朴不平,上疏争辩。张至发于是弹劾李朴背叛公理,庇护同党,谎言欺君,皇帝也不理睬。

不久派出巡按河南,福王的封地洛阳,宦官的势力猖獗,张至发以礼裁决,没有人敢横行霸道。宗禄得不到供给,为福王置义田,救济贫困的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河南省发生饥荒,请求留饷用作救济,又请求漕粮改折,皇上都予回答,称病回家休养。

天启元年(1621)提升为大理寺丞。三年请求回家侍养老人。魏忠贤党羽举荐他,假传圣旨命令吏部提拔任用,张至发正在照顾双亲,没有出来做官。

崇祯五年(1632)起用为顺天府丞,提升为光禄卿。精心核实多年的弊病,有很多改正,于是受到皇帝的器重。八年春天,提升为刑部右侍郎。六月,皇帝将要增设阁臣。认为翰林不习世务,想任用其他官员参与。召见数十位廷臣,各自交给一道奏疏,让他们拟旨。于是提拔张至发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跟文震孟一起进殿堂入值,侍奉皇上。自从世宗朝许缵以后,外僚进入内阁,从张至发开始。

这时温体仁当首辅,钱士升、王应熊、何吾驺其次。过了二年,温体仁等人都离职了,张至发于是当上了首辅。万历年间,申时行、王锡爵先后掌权,大的旨意前后继承,称为“传衣钵”。张至发代替温体仁,一切都按照温体仁的方法办理,而才智机变赶不上温体仁,因为位次为第一,不是皇帝关注的对象。曾选择东宫太子的讲官,排斥黄道周,被给事中冯元飙指责。张至发发怒,两次上疏诋毁黄道周,而极力称赞温体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欺骗别人,又被编修吴伟业弹劾。讲官项煜议论张至发把持考试选举,庇护儿女亲家任浚而压制成周。张至发上疏辩解,皇帝于是把项煜赶走了。

内阁中书黄应恩凶狠暴戾,温体仁、张至发依靠任用他,恃势骄横。既然已担任正字一职,按理不应当再任东宫侍书,恐怕皇上与太子在同一天开讲。张至发不熟悉先朝的事情,让他兼任。黄应恩不能兼任,讲官撰写讲义送给黄应恩缮写抄录,黄庆恩拒不接受。检讨杨士聪议论这事,张至发将他的奏疏扣压了。杨士聪又写信给内阁,极力追究这件事,张至发始终庇护黄应恩。正好恢复原总督杨鹤的官职,答应给他诰命,黄应恩应当撰写诰文。因为他的儿子杨嗣昌是皇帝的红人,黄应恩极力为杨鹤开脱。违背皇上的旨意,将要给他定罪,张至发打算用集体的名义挽救他。同僚孔贞运、傅冠说:“先前许士柔有类似的事情,我们不曾挽救,为什么偏偏挽救黄应恩呢?”张至发很不高兴地说:“你们不救他,我自己救他。”接连三次上疏。皇帝不听,特降谕旨削去黄应恩的官籍。杨嗣昌上疏为他说情,皇帝也不听。不久,大理寺副曹荃揭发黄应恩贿赂的事情,牵连到张至发。张至发很气愤,接连上疏请求调查。皇帝虽然很温和地答复了他,最终还是将黄应恩下狱。张至发于是上疏,自以为有三条理由应当离职,但未曾称病。忽然得皇帝圣旨回家休养,当时有人嘲笑他,认为他是遵皇帝圣旨而得病的。

张至发很清高刚强。从外吏起家,各翰林都不服他。他又始终讨厌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不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皇帝也不喜欢他泄漏机密,就听凭他离职。而且不派行人护送,只让他乘驿车回家。赐给他旅费六十两,彩色丝织品表里二套,对照首辅离职的常例,仅得其中一半。回家后,捐钱改建淄城,皇帝传令奖励他。不久完成徽号的礼仪,派遣官员慰问他。崇祯十四年(1641)夏天,皇帝想起用旧臣,特下令召见周延儒、贺逢圣和张至发,唯独张至发四次上疏推辞。第二年七月病死,先前多次加封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死后,赠少保,祭奠下葬,按制度荫封他的儿子。

猜你喜欢
  志第七 律历中·房玄龄
  卷三·本纪第三·柯劭忞
  卷五十四 后秦録二·崔鸿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四)·陈寅恪
  明神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通志卷一百三十八·郑樵
  一二一一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承询校勘衔名款式事覆阿哥等函·佚名
  七八三 谕着添派德保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五 第三次做“皇帝”·溥仪
  孝武帝纪·房玄龄
  郑一鹏传·张廷玉
  范常传·张廷玉
  五·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蓑衣道人·唐圭璋

      道人,淮阳朐山(今江苏省东海县)人。避乱渡江,举进士不第。居平江。考宗时,赐号通神先生。庆元六年(1200)卒。   临江仙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寸丝不著挂形骸。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

  • 第二十六出 起炉·李渔

    (末、副净扮二水卒上)莫做夜叉头,堂牌再不勾。终朝忙到夜,快活羡泥鳅。——自家非别,东海龙王手下巡海的夜叉便是。我们当了这个差使,一刻也不得清闲,终日在海边巡逻,有事就要去报。如今是隆冬天气,海上的风色比别处

  • 黄昏过泰山·林徽因

    记得那天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葱郁,苍莽,月一片挂在胸襟。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如同这青黛山,却听脚下风起,今天,不忘却晚霞,来了夜——

  • 东海渔歌卷三·顾太清

    鹧鸪天 元日咏荠菜,用去年荠菜韵鲜荠登盘乍吐花,嫩苗争长傲春奢。已知草色迎年绿,略有新黄发柳芽。山之罅,水之涯。风丝日影暖相加。岁朝 图上应添写,小白微青最可夸。 【校】下“荠菜”二字,为况氏所删。玉连

  • 补遗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三地理登封龙山赋        【明】石 珤石子抱病登于封龙览燕赵之墟望沧溟之浦慨然太息顾谓二三子曰美乎佳哉此陶唐代之故都也巨岳雄峙长河骏奔崇冈复阜如抱如蹲万壑众流汇为九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收复鄯廓州   崇宁三年正月丁酉,王厚奏:『臣近得弟端书,近往湟州措置招纳,称宗哥城首领结毡将文字遣亲弟结菊来归顺,候大军到,开城门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军到献酒,青丹谷首领阿丹三人,亦称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西汉年纪卷六·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文帝三年冬十月呉王濞淮南王长来朝【史记年表】夏四月淮南王长杀辟阳侯审食其【本纪荀纪】初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张敖献美人长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栢人事发觉并逮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四礼略军礼【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列军礼於宾礼之後恭查军礼中有天子亲征大閲大狩诸大典不应後於宾礼兹谨遵大清通礼次第序於宾礼之前郑志所载有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禡并祭所过山川軷

  • 100.曹植七步成诗·林汉达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

  • 韩安夫人·周诒春

    韩安夫人 母氏张。名裕征。女一。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威尔斯学校。习普通文科。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教育及社会学。民国元年。回国。现时住址。北京西城临淸宫十四号。Han, Ngan (Mrs.)

  • 《易经》·皮锡瑞

    论变易不易皆之大义治经者当先知此经之大义,以易而论,变易不易比大义所在,二者当并行不相悖。《周易正义》第一论易之三名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署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

  • 卷四·黄镇成

    <经部,书类,尚书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四     元 黄镇成 撰蔡西山黄钟生十一律解【本文岀司马律书生钟分一为九寸之出西山律吕新书解则愚説也】子一分一为九寸一为九寸者一分全用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

  • 提要·晁迥

    臣等谨案道院集要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晁迥撰宋史艺文志载道院集要三卷注曰不知作者考晁公武读书志载道院集要三卷称元佑中侍从王古编并载古序曰文元晁公博观内书复勤于著述其书曰道院别集曰自择増修百法曰法藏碎金曰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妙耳商主即作是念。我于此城昔时富盛而今贫困。以此少物如何行施。今虽如是。或此城中臣佐吏民诸婆罗门长者居士众商主等及多人民。咸悉睹见我

  • 卷第一(帝年上周秦)·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隋 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第一(帝年上周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帝年上者。述身毒国如来托生。当此真丹姬周时也。年代寖远人世参差。指而言之亟迷前后。今先上编甲子纮络古今。下缵帝年纲纪时代。

  • 铁围山丛谈·蔡絛

    笔记。宋蔡絛撰。六卷。絛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兴化仙游(在今福建)人。官至徽猷阁待制。有《西清诗话》已著录。其父蔡京,于徽宗朝几度执政,封鲁国公,叔父蔡卞,兄蔡攸、蔡儵、蔡翛等皆居显官。蔡京父子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