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方瑛传

方瑛,都督方政之子。正统初年,他以舍人身份随父亲征麓川。父亲战死,方瑛发愤,矢志要报父仇。他初承袭指挥使,后来朝廷论方政战死之功,升他为都指挥同知。

六年(1441),他随王骥征麓川,率兵六千人突破贼人营垒。贼人穿黄衣的首领正坐在帐幕中,方瑛直向前冲,左右的人斩杀了贼人数百名,踩死无数,遂夷平了贼人之地。方瑛升为指挥使。不久他又随王骥击破贡章、沙坝、阿岭等地蛮人。升为都督佥事,管后军都督府事务,又充任右参将,协助镇守云南。十三年,他又随王骥征麓川,攻破鬼山大寨,留镇云南。

景泰元年(1450),朝廷认为方瑛有将才,命都督毛福寿去替代他。方瑛回来后,升为都督同知。他刚一抵京,而贵州苗人反叛,道路梗阻,王骥请求让方瑛回来讨伐。这一年四月,他被任为右副总兵,与保定的梁瑶、侍郎侯..将苗人逐个击退。进升为右都督。他又攻破赏改等寨,擒获伪苗王王阿同等人。侯..死,都御史王来取代他总督军务,分道往香炉山击贼。方瑛从龙场进兵,大破贼人,讨平了他们。

三年秋,王来弹劾方瑛违法之事,皇上不问。王来被召回后,命方瑛镇守贵州。这年冬,他讨伐白石崖贼人,俘虏和斩杀二千五百人,招降四百六十个寨。进升为左都督。五年(1454),四川草塘的苗人黄龙、韦保作乱,自称平天大王,抢掠播州的西坪、黄滩。方瑛与巡抚蒋琳会同川兵进剿,贼人首领全部就擒。便分兵攻克中潮山和三百滩、乖西、谷种、乖立等寨,抓住伪王谷蚁丁等人,斩首一千余人。诏令封他为南和伯。

方瑛为将,纪律严明,赏罚必信,临阵勇敢,善于安抚士兵。士兵都乐于为他效力,因此他屡立战功,廷臣说应将禁军交给他统率,于是皇上把他召回,同石亨一起总督京营军务。第二年,蒋琳上奏说方瑛以前守贵州时,边境安宁,苗蛮畏服,请求派他回贵州。皇上不许。不久,湖广苗人反叛,皇上任方瑛为平蛮将军,率京军去讨伐,而派御史张鹏在他的后面暗中观察。张鹏回来后上奏说方瑛所过之地秋毫无犯,皇上非常高兴。

七年(1456),贼人首领蒙能攻打平溪卫,都指挥郑泰等人将他击退,蒙能被火枪击伤。方瑛于是进入沅州,连破鬼板等一百六十余寨。他又与尚书石璞移师天柱,率领陈友等人分击天堂等寨,又大破贼人。攻克寨二百七十座,生擒伪侯伯以下一百零二人。当时英宗已经复位,捷报传到朝廷,石璞被召回,方瑛留镇贵州、湖广。方瑛讨伐蒙能余党,攻克铜鼓、藕洞等一百九十五寨,覃洞、上隆等地苗人分别斩他们的首领来归附。皇上嘉奖方瑛之功,进封他为侯爵。天顺二年(1458),贵东苗人干把猪等人僭称伪号,攻打都匀各卫。皇上命方瑛与巡抚白圭会同川、湖、云、贵的部队讨伐,攻克六百余寨。边境地区全被平定。方瑛前后共攻克近二千座寨,俘虏和斩杀四万余人。平定苗人之功,此前无人能比。不久他在驻镇之地去世,终年四十五岁。皇上非常哀痛,赐谥号为忠襄。

方瑛天姿英杰,通晓古代兵法。他曾向朝廷献上练兵法和阵图,老将多称赞他。为人廉洁,谦和而不自我夸耀。他所到之处,都实行能维护当地社会安静的措施,人民很怀念他,长久不忘。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张廷玉
  路史卷三十·罗泌
  卷之八·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六·佚名
  一一三一 河南巡抚毕沅为咨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违碍字迹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四·刘凤
  世家卷第十九 高丽史十九·郑麟趾
  卷二十八·司马贞
  冯玉祥·陶菊隐
  甲申传信卷录十·钱士馨
  顾琛传·李延寿
  萧图玉传·脱脱
  戴纶传·张廷玉
  卷四·吴师道
  卷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致远·唐圭璋

      洪咨夔平斋文集卷八有送李致远安远簿诗。宋别有李致远,见丞相李忠定公长短句,时代较早。今姑编于此。   碧牡丹   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定,翻成轻负。别后情怀

  • 外国列传二·薛居正

    吐蕃,本汉西羌之地,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讹为吐蕃。国人号其主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理国事。其俗随畜牧无常居,然亦有城郭,都城号逻些城。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唐时屡为边患。初,唐分天下为十道,河

  • 第九十五回 王子均昌言平乱 公孙渊战败受擒·蔡东藩

      却说杨仪姜维,依着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但将尸骸安载车上,拔营徐退。当有魏谍,报知司马懿,懿闻诸葛亮已死,放胆追来,将及蜀兵,忽见蜀兵回旗鸣鼓,前来截击,并有一派喧声,齐呼司马懿休走,此番中计,快来受死!司马懿听着,拍马便奔,魏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弘治十二年七月己未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户部奏直隶永平每岁存留夏税绢二千一百余疋尚未足以给山海等八卫所官军折俸之用请自今岁以后民该纳绢者每疋折银七钱至官军支绢时每疋给银五钱余银二钱以补不足

  • 卷之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三太和八年六月李中敏请斩郑注【新旧中敏传皆云六年夏上此防今据开成纪事太和摧凶记皆云八年六月又中敏疏言申锡临终按申锡去年七月卒若六年则申锡尚在今从开成纪事】王守澄荐季仲言【旧传李训初

  • 前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三宋 朱子 纂集向敏中 文简公字常之开封人登进士第相真宗太宗飞白书张咏及公名付中书曰二人者名臣为朕记之公出知永兴军会邦人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密使麾兵被甲衣袍伏庑下幕中

  • 刘耕孙传·宋濂

    刘耕孙字存吾,茶陵州人。至顺元年(1330)进士,授承事郎及桂阳路临武县知县。临武县临近少数民族地区,耕孙至,召集地方父老说:“我是儒生,今为你们的知县,你们当体察我的主张,训诫你们的子弟,要他们讲求孝悌,致力于农业,有暇则读《

  • 卷二百八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巡幸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廵守以大习之

  • 卷第十三·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三〈起天平十年正月、盡十二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十年春正月庚午朔。天皇御中宮。宴侍臣。饗五位已上於朝

  • 墨子閒詁卷十一·孙诒让

    大取第四十四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读解】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

  • 第十九章 24·辜鸿铭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辜讲有一次,有人听到同一个朝廷官员(叔孙武叔),贬低孔子的形象。同一个学

  • 述而篇第七·钱穆

    (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不作:述,传述旧闻。作,创始义,亦制作义。如周公制礼作乐,兼此二义。孔子有德无位,故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谓信于古而好之。孔子之学,主人文通义,主历史经验。盖人道非一圣之所建,乃历

  •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胡适

      我不敢当向各位老同事、老同学作学术讲演。今天早晨八点钟出席司法节纪念会,要我说话,我便提出严重的抗议,我说:“自从回到祖国来,差不多两个月了,天天被剥夺不说话的自由,希望保障我不说话的自由,也是自由了。&rdqu

  • 达摩笈多译·佚名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归命一切佛菩萨海等!如是我闻:一时,世尊闻者游行胜林中,无亲搏施与园中,大比丘众共半三十比丘百。尔时,世尊前分时,上裙著已,器上给衣持,闻者大城搏为入。尔时,世尊闻者大城搏为行已,作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一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一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地动品第一如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世尊住舍卫大城。毗舍佉优婆夷鹿子母精舍。莲花重阁。与大比丘众。一切阿罗汉。诸漏已尽。逮得己利。尽诸有结

  • 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

    学术史著作。清江藩撰。八卷。“国朝”指清朝。全书列举清儒中“笃守汉学家法”的代表人物,并对他们的生平、著述、学术思想等,进行介绍和评价,从而系统地反映了清代儒学的发展状况。但是,清人治经不仅注重汉唐注疏,而且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