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黎州土司传

黎州,是汉朝时的沈黎郡所在地。《史记》上说越..的东北方有十多个君长,其中的笮都最大。自从唐蒙与夜郎沟通后,邛都、笮都的君长都请求成为中央王朝的大臣,因而在该地设置了笮都县,又称旄牛县。元鼎中年,成为沈黎郡。唐朝时,将雅州、..州割出来设置了黎州。天宝初年又将黎州改为洪源郡,不久又改为汉源。宋朝时该地隶属于成都路,元朝时该地隶属于上番等处宣慰司。

洪武八年(1375),在汉源县设置黎州长官司,任命芍德为长官。芍德是云南人,姓马。他的祖上曾在元朝为官,世代承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的官职。明氏占据四川后,芍德的兄长马安又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故后,蛮族百姓溃散,芍德带着母亲回到邛部居住。至此,四川布政司招抚他,芍德便前来朝觐进献贡马,请求朝廷设置长官司。皇帝下诏任命芍德为黎州的长官,赏赐给他官印和衣服丝帛。十一年,黎州升格为安抚司,芍德被任命为安抚使。十四年,芍德派使者进京贡献马匹。皇帝下诏赏赐给芍德钱钞五十四锭、有花纹的丝绸七匹。从此,他便每隔三年进贡一次。弘治十四年(1501)朝廷命令将黎州安抚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万历十九年(1591),安抚马祥没有后嗣,其妻瞿氏掌管安抚司事务,招了一个瞿姓的孩子来抚养,将另有所谋。居住在松坪的马祥的侄子土舍便兴兵攻城,夺走了官印,番族人便乘机抢劫。此时参将吴文杰正好有征东的任务,便把军队带过来将作乱的番族人剿灭平定。二十四年,朝廷将黎州安抚司降为千户所,将千户所的所治建在原安抚司南面三十里远的大田山坝,并将原安抚司的编户分成上下各七枝。上七枝的编户隶属于大渡河千户所,下七枝的编户仍由松坪的马氏约束。松坪在原安抚司的东南面,从炒米城出来径直与峨眉相连,高山峻岭有三百多里,都是受招抚的番族人在那儿居住。

黎州、雅州的各蛮族,宋朝时屡屡成为边疆的祸患。明朝建立后,认为散居在这二个州境内的蛮族人,都是天全六番的各部落,于是便在黎州设置安抚,在天全六番设置招讨,对蛮族人实行羁縻政策。隶属于雅州的蛮族人与天全六番招讨司所管辖的蛮族人,因为彼此土地相连,时常发生争讼。边界之外的大木瓜、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可分为三支,其中的一支腻乃卜最为强大,世代居住在西河。早先他们归马湖的土官安氏管辖,自从马湖改由流官治理后,大小木瓜的番族人叛乱,并入邛部,归岭氏管辖。他们盘踞在从西河到凉山、雪山之间的地域内。嘉靖末年,大小木瓜地区的畜牧繁盛,时常窥伺边界地区,邛部的长官岭柏无法制止他们,嘉、峨、犍为等边关地区都受到他们的侵扰。镇巡官督促邛部的军队去捕捉他们,大小木瓜的番族军队侵扰更为厉害。朝廷便决定大规模前去征讨,于是大军分建昌、越..、马湖三路出发。大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开始惶恐骇怕,请求投降,愿每年向朝廷贡献马匹和土产,这样事情才平定下来。大小木瓜地区有四千八百四十多亩土地,每年征收粮食四百四十多石,全输送到峨眉县。

明朝初年与安抚司一起设置的还有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唐朝时,大渡河水流平广,可通漕运,戍将一旦失守,则黎州、雅州、邛州、嘉州、成都都会动摇。宋朝建隆三年(962),王金斌平定四川,将图献给朝廷。有大臣提议乘着军威收复越..,艺祖用玉斧画图说:“该地在境外,我们无法占有。”从此之后,大渡河中的水流忽然下落了五六十丈,水流到此处时汹涌澎湃尤如从天而降,船和筏都无法通行,故名叫噎口。这大概是上天自动设置天险以区分境内境外吧!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毕沅
  卷九十六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八·吕中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佚名
  史记集解卷十五·裴骃
  卷二十一·司马迁
  桐阴委羽·胡兰成
  阎毗传·李延寿
  李训传·刘昫
  萧柳传·脱脱
  萧辅道、李居寿传·宋濂
  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挂枝儿·别部四·冯梦龙

    ○送别送情人,直送到门儿外。千叮咛,万嘱付,早早回来。你晓得我家中(并没个)亲人在,(我)身子又有病,腹内又有(了)胎。就是要吃些咸酸也,那一个与我买。〔是浅最俚,亦最真。〕○又送情人,直送到我花园後。禁不住泪汪汪,(滴下)眼梢头。

  • 提要·袁凯

    【臣】等谨案海叟集四巻明袁凯撰凯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其集旧有祥泽张氏刻本乃凯所自定嵗乆散佚天顺中朱应祥张璞所校选者名在野集多以己意更窜如烟树微茫独倚栏改为烟树微

  • 卷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三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一首 【时守彭城作】 初别子由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岂独为吾弟要是

  • 卷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七年。   孝章皇帝元和二年(乙酉、八五年)   春,正月,乙酉,詔曰:「令云:『民有產子者,復勿算三歲。』今諸懷姙者,賜胎養穀人三斛,復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為令!」又詔三公曰:「安靜之吏,悃愊無

  • 大事记续编卷十三·王祎

    汉孝安皇帝永初元年春二月丙午以广成游猎地被灾郡国公田假贫民【以本纪修】觧题曰李贤曰广成在今汝州叶县西二月庚午梁鲔薨【以本纪修】三月癸酉日有食之【本纪】觧题曰本志曰月二日也夏四月封三公及邓隲兄弟为列侯隲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壬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丑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之洞、据电奏恳将朝廷规画大端。凡饬知北洋事并饬南洋知之等语

  • 通志卷二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四以名为氏臣谨按諡法起于周自尧舜禹汤之前虽天子亦以名呼故其后之人亦以名氏焉古天子名大庭氏【英贤传曰古天子号一云炎帝时诸侯】大氏【风俗通大庭氏之后又大填大山

  • 历年记自叙·姚廷遴

    不肖廷遴字纯如,其先系浙之慈溪籍也,功名将相,代不乏人。据家谱云:有十一世祖讳颐者始居海上。颐生谷,谷生经,经生谏,号杏坡,由医显名而仕于明为太医院御医。侍宣宗、英宗两朝,每多宠遇。及土木之难,正统帝北狩,扈从沙漠。车驾还

  • 元淑传·李延寿

    元赞的弟弟元淑,字灵仁。能拉开三百斤强弓,精于骑射。孝文帝时,任河东太守。河东人习俗大多从事经商,很少有人从事耕田养蚕,有的人直到三十岁还不知道耕地用的耒耜是什么样子。元淑到任以后,劝人农耕,亲自教授耕作技术。二年

  • 蔡元定传·脱脱

    蔡元定字季通,宋建州建阳人,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好,八岁时即能做诗,写日记数千言。蔡元定的父亲名蔡发,号牧堂老人,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蔡发将程颢、程颐的《语录》,邵雍的《皇极经世》、张载的《正蒙》教授给蔡元定,并且说“:这

  • 春秋列国世纪编原序·李琪

    春秋一书事变至繁经文至约接王政之末流则可稽世道之升降备伯事之终始则具见中夏之盛衰详列国之离合则足究人心之聚散夫以二百四十二年之记一百二十四国之行事国各有史晋乘楚杌故典旧章册书浩博是非纷纠而春秋以万八千

  • 卷四·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四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国风鄘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衞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笺共伯僖侯之世子音义【共音恭下同姜居羊反共姜

  • 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太虚

    中国人向来自成为一天地,中国之外则胥为蛮夷戎狄;虽由佛教尝认印度为大国,然除佛教外既鲜他种之政治、经济等关系,亦夷之狄之而置于不见不闻耳。虽明季以来,干、嘉以前,曾有传教、经商之欧人来往,其等蛮戎犹昔也。故中国与今

  •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三十二年作── 一 绪言   二 现行政制之分类    甲 国家本位政治    乙 个人本位政治    丙 社会本位政治   三 政治起源于人类生活    甲 采猎生活与个人自立    乙 牧畜生

  • 八风砍不动·佚名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ldquo;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

  • 卷第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八大集经以守护正法为宗者为此经在於欲界上色界向下安立宝坊集诸人天上下二界天人魔梵

  • 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序·投子义青

    昔大阳山中。木人孤坐石女怀胎。频年不举。山前瑞艹付与谁耘。岭畔泥牛何人收放。空王殿上车轴将摧。古佛渡头船舷欲破。唯有半穿皮履无缝布衫当时觌面呈人。到底承当不下。月华圆鉴。浩叹攒眉。携归金谷岩中。分付白

  • 玉支肌·天花藏主人

    白面书生,红颜女子,灼灼翩翩非不美。若无彩笔附高名,一朝草木随流水。江梦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闲将人品细评论,果然独有才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