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州土司传
黎州,是汉朝时的沈黎郡所在地。《史记》上说越..的东北方有十多个君长,其中的笮都最大。自从唐蒙与夜郎沟通后,邛都、笮都的君长都请求成为中央王朝的大臣,因而在该地设置了笮都县,又称旄牛县。元鼎中年,成为沈黎郡。唐朝时,将雅州、..州割出来设置了黎州。天宝初年又将黎州改为洪源郡,不久又改为汉源。宋朝时该地隶属于成都路,元朝时该地隶属于上番等处宣慰司。
洪武八年(1375),在汉源县设置黎州长官司,任命芍德为长官。芍德是云南人,姓马。他的祖上曾在元朝为官,世代承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的官职。明氏占据四川后,芍德的兄长马安又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故后,蛮族百姓溃散,芍德带着母亲回到邛部居住。至此,四川布政司招抚他,芍德便前来朝觐进献贡马,请求朝廷设置长官司。皇帝下诏任命芍德为黎州的长官,赏赐给他官印和衣服丝帛。十一年,黎州升格为安抚司,芍德被任命为安抚使。十四年,芍德派使者进京贡献马匹。皇帝下诏赏赐给芍德钱钞五十四锭、有花纹的丝绸七匹。从此,他便每隔三年进贡一次。弘治十四年(1501)朝廷命令将黎州安抚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万历十九年(1591),安抚马祥没有后嗣,其妻瞿氏掌管安抚司事务,招了一个瞿姓的孩子来抚养,将另有所谋。居住在松坪的马祥的侄子土舍便兴兵攻城,夺走了官印,番族人便乘机抢劫。此时参将吴文杰正好有征东的任务,便把军队带过来将作乱的番族人剿灭平定。二十四年,朝廷将黎州安抚司降为千户所,将千户所的所治建在原安抚司南面三十里远的大田山坝,并将原安抚司的编户分成上下各七枝。上七枝的编户隶属于大渡河千户所,下七枝的编户仍由松坪的马氏约束。松坪在原安抚司的东南面,从炒米城出来径直与峨眉相连,高山峻岭有三百多里,都是受招抚的番族人在那儿居住。
黎州、雅州的各蛮族,宋朝时屡屡成为边疆的祸患。明朝建立后,认为散居在这二个州境内的蛮族人,都是天全六番的各部落,于是便在黎州设置安抚,在天全六番设置招讨,对蛮族人实行羁縻政策。隶属于雅州的蛮族人与天全六番招讨司所管辖的蛮族人,因为彼此土地相连,时常发生争讼。边界之外的大木瓜、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可分为三支,其中的一支腻乃卜最为强大,世代居住在西河。早先他们归马湖的土官安氏管辖,自从马湖改由流官治理后,大小木瓜的番族人叛乱,并入邛部,归岭氏管辖。他们盘踞在从西河到凉山、雪山之间的地域内。嘉靖末年,大小木瓜地区的畜牧繁盛,时常窥伺边界地区,邛部的长官岭柏无法制止他们,嘉、峨、犍为等边关地区都受到他们的侵扰。镇巡官督促邛部的军队去捕捉他们,大小木瓜的番族军队侵扰更为厉害。朝廷便决定大规模前去征讨,于是大军分建昌、越..、马湖三路出发。大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开始惶恐骇怕,请求投降,愿每年向朝廷贡献马匹和土产,这样事情才平定下来。大小木瓜地区有四千八百四十多亩土地,每年征收粮食四百四十多石,全输送到峨眉县。
明朝初年与安抚司一起设置的还有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唐朝时,大渡河水流平广,可通漕运,戍将一旦失守,则黎州、雅州、邛州、嘉州、成都都会动摇。宋朝建隆三年(962),王金斌平定四川,将图献给朝廷。有大臣提议乘着军威收复越..,艺祖用玉斧画图说:“该地在境外,我们无法占有。”从此之后,大渡河中的水流忽然下落了五六十丈,水流到此处时汹涌澎湃尤如从天而降,船和筏都无法通行,故名叫噎口。这大概是上天自动设置天险以区分境内境外吧!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毕沅 卷九十六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八·吕中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佚名 史记集解卷十五·裴骃 卷二十一·司马迁 桐阴委羽·胡兰成 阎毗传·李延寿 李训传·刘昫 萧柳传·脱脱 萧辅道、李居寿传·宋濂 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