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折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我父四方征伐,充帐前判官;这一人乃曹彬,灵寿人氏;这一人乃郑恩,大梁人氏;这一人乃楚昭辅,宋州人氏,皆与我相交至密,结为兄弟,虽古之关张,不过如此。今日无事,在此闲行了一会。众兄弟,权此告别,明日再会。(齐下)(苗光裔道服上,诗云)先天成数久精通,八卦循环掌握中。岁在庚申天下定,乾元九五见真龙。某姓苗名训,字光裔,大梁人氏。自幼习《周易》先天之数,兼通星纬之学。如今周朝世宗登基,国步多艰,某因此隐于草泽,以卖卜为生。我见王气正兆大梁,必然有真命帝主出世。我今在汴梁桥下开张卦肆,打扫干净,看有甚么人来。(做铺卦小桌上科,正末引郑恩常服上,云)兄弟,咱别了众兄弟,行来不觉将至城中也。(郑云)哥哥如此武艺双全,何不求试,为国家出力,也得图形麟阁上。(正末云)兄弟,你怎生知我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四海为家,寸心不把名牵挂。待时运通达,我一笑安天下。

【混江龙】见如今奸雄争霸,漫漫四海起黄沙。递相吞并,各举征伐。后汉残唐分正统,朝梁暮晋乱中华。豺狼掉尾,虎豹磨牙;尸骸遍野,饿殍如麻;田畴荒废,荆棘交加;军情紧急,民力疲乏。这其间,生灵引领盼王师,何时得蛮夷拱手遵王化,我只得纵横海内,游览天涯。

(郑云)哥哥,不觉行至汴梁桥下。前面是一卦铺,咱教那先生算一卦如何?(正末云)也使得。(见苗科,云)先生拜揖!(苗做慌跪科,云)早知我主到来,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正末喝云)先生,你胡说!(苗云)臣相人多矣,主公乃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正末云)先生,莫不你吃酒来?(唱)

【油葫芦】莫不你酒力禁持眼界花?请先生再觑咱,我须不是金枝玉叶那根芽。(苗云)主公尧眉舜目,禹背汤肩,真乃帝王之相也。(正末唱)你道我尧眉舜目堪图画,汤肩禹背实稀诧。(苗云)主公正应九五飞龙在天之数。(正末唱)头直上又没一片云,浑身上又没万缕霞。你道我乾元九五飞龙卦,多管是相法内有争差。

【天下乐】我本是粗鲁寻常百姓家,休夸!则管里迤逗杀,这言词早合该万剐。市廛中人物稠,墙壁间耳目杂,但听的不是耍!

(正末指郑云)你相我这个兄弟咱。(苗云)这个丑人是一个凶神太岁,不过是一路诸侯。(郑云)这先生好无礼,如何说我是凶神太岁?兀的不气杀我也!(正末唱)

【醉中天】平白地相惊唬,到大来厮蹅踏,早则么话不投机一句差,(郑云)气杀我也!他怎敢说我?杀了这个牛鼻子。(正末唱)把心上火权时纳。到晚来把天文看咱,明朗朗众星高曜,不如你孤月光华。

(潘美引二卒将礼币、戎衣上,云)奉元帅将令,聘礼贤士赵匡胤。寻了这一日,到卦铺中,兀的不是!我索过去。(做见科,云)赵公子拜揖!先生拜揖!适蒙石元帅钧旨,因统制官王全斌举荐阁下有文武全才,径差潘美赍礼币鞍马,前来聘请赴京授职,阁下只索就行。(苗云)这位君子也是上界星象,一路诸侯之命。(正末云)将军一貌非俗,但不知年甲几何?(潘云)念潘美年二十二岁。(正末云)某长两岁,就此拜为兄弟,有何不可!(潘云)既蒙兄长错爱,敢不尽心报答!(正末拜唱)

【那吒令】知心的最多,谁如叔牙?知音的最多,谁如伯牙?知兵的最多,谁如子牙?龙蛇混甚日分,豺虎乱何时罢?争名利使尽奸猾。

【鹊踏枝】这个待把云拿,那个早被天罚;气昂昂创业开基,眼睁睁败国亡家。一任教纵横奋发,都是些井底鸣蛙。

【寄生草】传正道无夫子,补苍天少女娲。因此上黎民饿死闾阎下,贤能埋没林泉下,忠良枉死刀枪下。乱纷纷国政若抟沙,虚飘飘世事如嚼蜡。

(潘云)元帅将令紧急,须索走一遭。(正末云)先生拜别。(做行到科,潘云)哥哥稍待,兄弟先通报去。(潘见石跪云)早蒙元帅钧旨,礼聘贤士赵匡胤,已到军前听令。(石云)着进来。(潘唤正末进见科,石云)贤士姓甚名谁,家乡何处,曾习武艺不曾?(正末云)念在下姓赵名匡胤,副指挥弘殷之子。自幼习成武艺一十八般,韬略兵法,无所不通。(石云)你细说我听咱。(正末唱)

【醉扶归】敢把征鞍跨,兵器惯曾拿。甲马营中是俺家,(石云)既如此就留在辕门听用咱。(正末拜,唱)谢元帅相留纳。(石惊起科,末又拜,唱)请稳坐安然受咱,容参拜阶墀下。

(石又惊起,云)贤士乃有福之人,小官不觉惊慌,不敢受礼。贤士试将武艺说一遍我听咱。(正末唱)

【金盏儿】论弓箭不曾差,使剑戟颇熟滑。提一条杆棒行天下,十八般武艺非敢道自矜夸。折末枪刀并剑戟,鞭简共椎(木过)。往常学成文武艺,今日货与帝王家。

(石云)既如此,今日将引贤士赴阙,见帝封官去咱。(正末云)今日拜识元帅,又蒙引进,当尽心报国。(石云)左右,门首看有甚么人来。(赵普上,云)自家赵普是也。自从在赵都指挥帐下,结义大公子为弟兄。想昔日大公子游随州时,客于董宗本家,其子董遵诲常梦黑蛇十数丈变龙飞去,既而群虎乘风随之,人见紫云如盖,凝结城上,今日有人传说,元帅石守信聘大公子授官面帝,风云之梦,信有征也!只索奉饯一遭。来到这军门前,左右通报,说判官赵普见。(卒子报科,石云)着他进来。(普云)元帅拜揖!大哥拜揖!呀、呀,哥哥可喜也,小弟特来奉饯。此行功名不小也。(正末唱)

【赚煞】向边塞建功勋,赴京阙朝銮驾,直叩君王御塌。长朝殿太平筵宴罢,出宫庭拥大纛高牙。天街上摆头答,醉醺醺把金镫斜踏。稳坐逍遥玉骢马,马头前对挑着绛纱。纱笼内齐烧着银蜡,那其间任香风吹落帽檐花。(同下)

猜你喜欢
  陈造·唐圭璋
  曾诞·唐圭璋
  第二十一章 归隐林泉·屠隆
  第一折·佚名
  楔子·岳伯川
  才调集原序·韦縠
  卷480 ·佚名
  乾坤清气卷七·偶桓
  卷四百四十六·曹学佺
  卷三百七十九·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赠赵公·张说
  明诗平论二集卷八·朱隗
  第十三场·田汉
  ●双莺传·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云丘道人张简(云丘道人集)·顾嗣立

    简字仲简,吴人。初师张伯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玉山主人谓仲简作诗淡雅,有陶、韦风。杨铁厓谓仲简诗工韦、柳,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着,而字

  • 第六十三回 奉诏书画成大士·陈端生

    第六十三回奉诏书画成大士诗曰:清风阁上画慈云,惨淡经营日向曛。但愿前是星耀彩,更祈少海瑞氤氲。话说郦丞相一到十四这夜间,就整顿入朝销假。那心中烦闷也说不出口,惟听那五鼓敲响,随即起身冠带。明堂假满要趋朝,五鼓抬身

  • 御制千叟宴诗·康熙

    百里山川积素妍古稀白发防琼筵还须尚齿勿尊爵且向长睂拜瑞年莫讶君臣同健壮愿将亿兆共昌延万机惟我无休息日暮七旬未歇肩御制千叟宴诗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臣】王掞恭和云际觚棱霁后妍连朝禁殿启长筵春王厯转初周

  • 隆吉集补钞·吴之振

    梁栋哀毗陵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孤臣守土轻

  • 初集 四卷·钱德苍

    荆钗记参相(净上)【引】几年执掌朝纲,四时爕理阴阳。一人有庆寿无疆。兆民赖之安康。爵尊一品,为天子之股肱;权总百僚,作朝廷之耳目。庙堂宠任,朝野驰名。威振辽金而不敢南犯;才兼文武而每欲北征。正是:一片丹心能贯日,四方志气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九·徐乾学

    宋纪六十九【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六年秋七月壬午朔光禄寺丞知长洲县夏噩坐私贷民钱特勒停噩中制科本路提防刑狱王道古恶其轻傲捃其事而发之 丁亥权御史中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 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灾之罪○壬申以湖广全州及灌阳县隶

  •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兵术第四十·佚名

    太古淳朴,民心无欲。世薄时浇,则争起而战萌生焉。神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后蚩尤强暴,好习攻战,销金为刃,割革为甲,而兵遂兴矣。黄帝战于涿鹿,颛顼争于不周,尧战丹水,舜征有苗,夏讨有扈,殷攻葛伯,周伐崇侯。夫

  • 卷四十·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   宋 李樗黄櫄 撰桓讲武类禡也桓武志也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李曰宣公十二年左传曰武王克商而作颂其三曰

  • 卷七·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七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陈一之十二陈国名太嘷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

  • 知众生本行品第十七·佚名

    佛告族姓子。如来见已及他众生。知於往古不可称计本所行业。一世十世百世千世百千世无数世不可计载。百千亿世天地成败劫立劫尽。亦不可计无能限量天地及劫之反数也。而悉知之靡不彻了。本於某处名字种姓。居止饮食颜

  • 卷七十一·佚名

    释成办品第五十(经作大事起成办品)【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不可思议事故起,不可称事故起,无有量事故起。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无等等事故起。&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如是,如是。

  • 师姑是女人·佚名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ldquo;我开悟了!我开悟了!&rdquo;大众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合大众问道:&ldquo;昨夜是谁自称已开悟了,请站出来!&rdquo;智通走出来,直下承担地说道:&ld

  • 北溪大全集·陈淳

    诗文集。南宋陈淳撰。50卷。凡诗4卷,书问1卷,问目3卷,记序2卷,说3卷,题跋1卷,杂著3卷,讲义2卷,辩论2卷,书13卷,答问8卷,札子6卷,祝祭文2卷。又外集1卷,载有关陈淳的志铭祭文。集为其子榘编,淳祐八年(1248)薛季良刊行,岁久板毁。元至

  • 田间诗学·钱澄之

    诗经注本。十二卷。清钱澄之撰。此书大旨以《诗序》首句为主,所采诸家论说,自《毛诗正义》、《诗集传》以外,以宋人之说为多,有十五六家,元代未引,明代仅及四家。所引诸家之中,王安石、杨时、范祖禹、谢枋得四家,今无传本,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