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球传

刘球,字廷振,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随后在家读书十年,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后被授予礼部主事。胡氵荧推荐他侍奉讲经筵,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翰林侍讲。他的堂弟刘王比任莆田县知县,送给他一匹夏布。刘球封还给他,并写了一封信告诫他。

正统六年(1441),皇上因王振的建议,大举征讨麓川。刘球上疏说:

“帝王统治四方,必定宽宥小敌而防备大敌,以此制定缓急之策,以期达到天下义安。周代伐崇不克,便退而施行德教,等待他来投降;至于犭严狁,则命南仲修朔方城来防备他们。汉朝征伐南越不利,便罢兵赐书信与他们通好;至于匈奴,虽然已经和亲,仍招募百姓迁居塞下,输运粮食充实边防,又命魏尚驻守云中以抗拒他们。

“现在麓川的残寇思任发一向本是我国的羁縻属民,因为边将统驭失误,致使他反叛,惊动大兵。虽然巨魁还没有消灭,但也杀戮了群丑不少,是诛杀还是放过他,已经无关轻重。皇上在玺书中原谅了他的罪恶,使他得以自新,这本是盛德之举。边将不了解皇上圣意,又计划大举兴兵,想在云南屯驻十二万部队,以促使他投降,不投降便攻打他。他们没有考虑到王师不可轻易出动,蛮夷的品性不可骤然驯服,地形太险不可以动众,客地之兵不可长久滞留该地。况且南方水灾旱灾不断,军民交困,如果又要动众,因此而造成的纷扰很值得担扰。臣私下以为应延缓天诛之举,就像周、汉之对付崇、南越那样。

“至于瓦剌,终究要成为边防的祸患。在他还没有骚动的时候,正宜抓紧时机防御。而现在却想调甘肃守将去南征,如果突然有警,怎么抵御?臣私下以为应慎重防范,就像周、汉之对付犭严狁、匈奴那样。

“臣衷心希望陛下停罢大举用兵的建议,推荐有智谋的将帅,以有才识的大臣辅佐,酌情调遣官军,分屯金齿等要害地区,联结木帮各蛮人作为援兵,乘隙进攻,顺便进行招抚,这样贼寇自会屈服。至于西北边塞,应当敕令边臣巡视,疏浚沟渠,构筑城墙,增修城堡,勤于训练,严于守备和..望,以防不测,这才是有备无患之道。”

奏章下到兵部。他们说南征已有成命,没有采纳刘球的建议。

八年(1443)五月,雷击奉天殿。刘球响应诏令,上书提出应当首先实行的十项建议。大略是说:

“古代圣王不做无益之举,所以心正而上天不反对他。臣愿皇上勤于御临讲经筵,引进一些儒臣,来讲解追求至上之道,务必使学问功夫到家,理性和欲望判然可分,这样则圣心正而天心自顺。政令出自皇上自己,则权力就不会下移。太祖、太宗每天临朝三次,经常把大臣召到便殿处理百政,权力归总于上。皇上已登基九年,对于事体已经逐渐熟悉,愿陛下遵守二圣的成规,恢复他们亲自裁决政事的做法,使权力归一。

“古代选择大臣,必定先询问身边的人,以及大夫、国人。大臣犯有过失,虽犯到大辟之罪也不用刑具处决,只将他赐死。现在选用大臣不曾都出于公论,到他们有了小的过失,便加以桎梏,拷打他们。但过了不久,又给他们复职,这很不是待大臣之礼。从今以后选择任用大臣,应使公论感到满意。大臣有小过,则放过不问。果真是不可原谅,也要交给法律部门定罪,让他们自作打算。不要动辄就抓起来,以便不违背他们供奉天职之意。

“现在的太常,也就是古代的秩宗,一定要选得清明谨慎、熟习礼法的大臣,然后才可与神明沟通。如今太常寺正卿佐官都出缺,应选择儒臣,使他们掌管这一职务。

“古代出巡考察行狩,目的是为了考察官吏得失,询问民间疾苦。两汉、唐、宋鼎盛时期,都多次派遣使者巡行郡县,洪武、永乐年间,也曾实行过。现在已久不这么做了,所以官吏多贪污残暴,民不聊生,而军卫之中尤甚。应选择公正廉明能干之臣,派他们分别巡行天下。

“古代君主不亲自审理刑狱,一定要交付理刑官,是因为担心会凭自己的喜怒而在定刑时有所轻重。近来法律部门所呈上的案件,多是奉了敕令增减轻重。法律部门不能坚持原则上奏,到审讯别的囚犯时,又观望圣旨以为轻重,因此百姓多受冤枉,应该让他们各司其职。至于运转输米等作法,都不是古法,尤其应该废除。

“《春秋》对于营造建筑工程,都加以记载,是告诫后人不要烦劳百姓。京师修建已五六年了,说是不烦劳百姓,但却役使士兵,难道军人不是国家赤子吗?况且工程多已完工,应该停工以解除人民的压力。

“各地水旱灾害发生,有关官员既不赈济救灾,又不请减免租税,有的还是徒事虚文而已。应令户部定期赈济,量加减免租税,使百姓不至于失业。

“麓川连年用兵,死亡十分之七八,军费开支和封赏的爵位不可胜计。现在又派蒋贵远征缅甸,责成他们献出思任发。即使真的擒拿回来,不过是悬首于通衢示众而已。而缅甸将因此要挟功劳,一定请求与木邦共同瓜分其地。如果不给则会惹他们动怒,给他们则两蛮坐大,这是减一麓川而生出两个麓川。假如一有失误,则兵事不已。臣见皇上每次审理重犯,多宽宥他们,令他们从军,仁心如此!现在却因为想生擒一个失地的逃窜之寇,而驱使数万无罪之众奔赴死地,这岂不是有悖皇上好生之仁!况且思机发已曾派人来朝贡,并非没有悔过乞免之意。如果敕令缅甸斩思任发的头来献,仍敕令思机发全部割出四境之地,分给各寨新归附的蛮人,则一方可得安宁了。

“迤北朝贡使者越来越多,包藏祸心,诚然难以估测。应分派给事中、御史巡视京师边防各军,及时训练,不要让他们向各厂借用工役之人,服役于私家。公开实行武选以求良将,制定招募之法以招来武勇之人;广办屯田,公行盐法,以充实储蓄,使武备不缺,而对于外患也有防范。”

奏疏呈入后,皇上交廷臣讨论。廷臣说刘球的奏请,只有选择太常官这一条应该听从。皇上令吏部推举人选。修撰董瞞于是请改任太常官,奉行祭祀事务。

当初,刘球说麓川之事时,王振已经恨他。钦天监正彭德清与刘球是同乡,一向做王振的心腹。凡天文有变,他都隐匿不报,倚仗王振的权势为奸。公卿多去拜谒他,刘球却绝不与他往来。彭德清恨他,便摘引奏疏中揽权的那段话,对王振说:“这是指您。”王振更加愤怒。正好董瞞的奏疏呈上了,王振便说刘球与他同谋,将他们都逮入诏狱,吩咐指挥马顺杀刘球。马顺深夜带着一名小校持刀到关押刘球的地方。刘球正睡着,马上起身站起,大喊太祖、太宗。他头被砍断了,身体还站着。马顺遂将他肢解,埋在监狱门口之下。董瞞从旁边偷出血裙送给刘球家人。后来他的儿子刘钺找到一条手臂,用血裙裹起来装殓了。马顺有个儿子病了很久了,突然起来抓住马顺的头发,拳脚相加说道:“老贼,我要让你将来死得比我还惨!我,是刘球。”马顺非常吃惊。不久他的儿子死了,那名小校也死了。董瞞,字德文,高邮人,有孝行。出狱之后,他便回家了,从此不再出来做官。

刘球死后几年,瓦剌果然入侵。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朝廷官员立即击打马顺,将他打死了。而彭德清从土木堡逃回来后,被投进监狱,判了斩刑,不久他死于狱中。诏令将他戮尸。景帝怜惜刘球的忠诚,赠给他翰林学士,谥忠愍,在他的家乡立祠祭祀他。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表第四·诸王世表四·张廷玉
  中卷·裴庭裕
  卷三十二·吴广成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刘磡传·房玄龄
  琅邪王高俨传·李百药
  高宗本纪·刘昫
  樊山政书卷十七·樊增祥
  六·钱穆
  卷九十一·佚名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库部·佚名
  附录:十二则·杨士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希囿·唐圭璋

      希囿,汴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   临江仙   天宇泬寥山气肃,云寒树立无声。读书岩下石纵横。红尘飞不到,溪水自澄清。   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闲行。巢林冻雀不曾惊。晚钟穿翠霭,来共话平生。

  • 卷381 ·佚名

    王令 何处难忘酒十首 何处难忘酒,穷才世不知。 出门无直道,开口碍当时。 白发无端速,青山不忍期。 此时无一盏,何以慰忧思。 王令 何处难忘酒十首 何处难忘酒,亡君复旧游。 黍离经故国,麦秀

  • 卷三十七·乾隆

    卷三十七眉山苏轼诗六东坡八首并引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於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

  • 程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

  • 第三节 郑成功之初生及其幼年·陈匪石

    遍历中原,无赵氏一片干净土;南望崖山,烟波浩淼,犹彷佛宋遗臣陆秀夫挟宋帝殉国处。呜呼!古来孤臣孽子不得行于中国,则遁于海,或并其儿年呱呱之声,仅一触于能为人臣妾音之耳膜,而浼焉且以为大污。海山重重,别有天地,生于斯,育于斯,族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清德宗实录选辑一·佚名

    中法战争之后,另一有关台湾的涉外大事,那就是甲午(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的中日之战了。这一战且使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凡半世纪;直至抗战胜利,而始光复。所以本书所收这一方面的数据,亦较详细。其中不但有日军侵扰台湾的

  • 刘温叟传·脱脱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是唐朝武德功臣刘政会的后代。其叔祖刘崇望,任唐昭宗的宰相。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

  • 五〇 “六个人是一个人”·邹韬奋

    因为监狱里男女是要绝对分开的,所以入狱后,我们的“难妹”是不能和我们在一起的,常在一起的只是我们的“家长”和几个“难兄难弟”。我们六个人都到了上海公安局之后,“家长”就郑重宣言:“六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大家一致拥

  • 卷一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一歌颂五十一【生监诸臣二】万寿诗【七言律八首】监         生【臣】查克宏海寓欣瞻日正中乘时乾德配苍穹八方长养春风暖万彚昭苏圣泽洪绕阙祥烟丹凤翥盈阶淑气紫芝丰周天

  •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左丘明

    昭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六月丁巳,邾子华卒。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补多落迦大城有一淫女。色相端严形体殊妙。时有一人名弥里拏罗。于此女人而生耽染。即以金银珠宝上妙衣服而给与之忽于后时复有一人。于此淫女亦生爱著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五·窥基

    窥基撰二十七贤圣章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出体。三依身地。四废立。五问答决择。释名义者。于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释名。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澄观

    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前。谓前教摄中不别明摄者。以五教中第五圆教。指于此经义当已摄。况诸师立教。皆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五卷·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五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无能胜加持品第十一尔时世尊观金刚手秘密主复以伽他而诰之曰当于未来世有情劣

  • 大学古本说·李光地

    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读论语札记二卷。读孟子札记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清代理学家,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学博而精,尤深入《易》。著

  • 法华经安乐行义·慧思

    全一卷。陈·慧思(515~577)述。又称安乐行义、法华安乐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为慧思依法华经安乐行品所阐示之三昧行。书中主张实践法华经之法华三昧有二种,一为有相行,二为无相行。所谓有相行,系就法华经普贤劝发

  • 历朝释氏资鉴·佚名

    简称《释氏资鉴》。佛教史书。元至元十二年(1275)熙仲编集。十二卷。编年体。所述佛教史迹,上自周昭王二十三年释迦牟尼降生,下至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共二千余年。所引资料,宋以前多采自宋本觉《释氏通鉴》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