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章溢传

章溢,字三益,龙泉人。出生之时,哭声如钟。二十岁时,章溢与胡深一起师从王毅。王毅,字叔刚,是许谦的门生,在家乡教书,讲解经义,听者大多感悟。章溢跟随他到处游历,有志于圣贤之学,天性孝顺、友爱。章溢曾游历金华,元宪使秃坚不花对他以礼相待,秃坚不花调任秦中,要章溢与他同行。至虎林时,章溢心中动摇,告辞回乡。回乡八日后父亲去世,尚未殓葬,大火焚烧其屋。章溢拍着额头吁求上天,果然大火烧至放置棺材之处时熄灭。

蕲、黄侵犯龙泉,章溢的堂侄章存仁被捉,章溢挺身而出,对寇贼说道“:我哥哥只有一个儿子,我宁愿代替他。”贼寇一向听说章溢的名声,想招降他,便将他绑在柱子上,章溢毫不屈服。到夜间哄骗守贼,脱身而归,召集同乡百姓组成义兵,击败贼寇。府官随即率军而来,要杀尽有牵连者。章溢前去劝说石抹宜孙说“:贫苦百姓是迫于饥寒,为什么要处死他们呢?”石抹宜孙觉得他的话有理,便下令止兵,并将章溢留在幕下。章溢随军平定庆元、浦城盗贼,被授为龙泉主簿,章溢推辞不受,返回故乡。石抹宜孙驻守台州时,被贼寇包围。章溢率领乡兵前往救援,击退贼寇。不久,贼寇攻陷龙泉,监县宝忽丁逃跑,章溢与其老师王毅率领壮士击走贼寇。宝忽丁返回后,心有所愧,杀死王毅而反。当时章溢正在石抹宜孙幕府,获悉此事,迅速赶回,偕同胡深捉杀首恶,并趁机引兵平定松阳、丽水诸寇。长枪军进攻婺州,听说章溢军至,使撤兵离去。论功之时,章溢被授为浙东都元帅府佥事。章溢却说“:我所率都是故乡子弟,他们肝脑涂地,而我却独取功名,我不忍心啊。”因此坚辞不受。章溢将义兵交托其子章存道,自己退隐匡山。

明军攻克处州,章溢避入闽境。后来太祖诚心聘请,章溢与刘基、叶琛、宋濂一同来到应天。太祖慰问刘基等说:“为了天下,委屈四位先生了。如今天下纷乱,何时才能平定呢?”章溢回答说:“天道无常,只有恩德方能辅助成功,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太祖觉得他的话颇有远见,任命他为佥营田司事。章溢巡行江东、两淮田地,根据户籍确定税额,这对百姓十分有利。章溢因久病休假,太祖知道他想念家母,便给予厚赐,让他回乡,而将其子章存厚留在京城。浙东设提刑按察使时,太祖命章溢为佥事。胡深出师温州,章溢受命驻守处州,供应粮饷,而百姓不觉烦劳。山贼来侵,章溢率军将其击走。晋升为湖广按察佥事。当时荆、襄初定,废地很多,章溢建议派兵屯田,并且以此控制北方。太祖听从了他的提议。当时浙东按察使宋思颜、孔克仁等因失职被捕,供词中牵涉到章溢。太祖为此派太史令刘基前去对章溢传达旨意,说:“我向来知道章溢守法,不要有疑虑。”

恰逢胡深进入福建,全军覆没,而处州动摇,太祖命章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前往镇守。章溢觉得自己涉罪而受到宽恕,不应迁升,因此推辞副使之职,仍任佥事。章溢到处州后,宣布诏令,处死叛首,余党全被平定。章溢召集旧部义兵分布要害之处。贼寇侵犯庆元、龙泉,章溢排列木栅严加防御,贼寇不敢来犯。浦城守军缺乏粮食,李文忠欲将处州粮食运去。章溢认为车船不通,而军中所掠粮食颇多,请求充公平均供给,于是浦城军粮充足。温州茗洋贼寇为患,章溢命其子章存道前往搜捕斩首。朱亮祖攻取温州时,军中抢掠百姓子女颇多,章溢将他们全部放归。吴地平定后,太祖下诏命章存道驻守处州,而召章溢入朝觐见。太祖对群臣说:“章溢虽是儒臣,但他们父子效力一方,寇贼全被平定,其功劳不在诸将之后。”又问章溢应派哪位将领前去征伐福建。章溢回答说“:汤和取海路、胡美由江西前去征讨,必定胜利。但李文忠在福建尤其有威信,如果命李文忠从浦城攻取建宁,将是万全之计。”太祖当即按章溢的策划,下诏命李文忠出师。处州军粮旧额为一万三千石,战事兴起后加至以前的十倍。章溢向丞相建议,恢复了旧额。浙东建造海船,在处州征求巨木。章溢说道:“处州、婺州相交之处,山岩峻险,纵然有木材,从什么路运出去呢?”因而告诉行省停办此事。

洪武元年(1368),章溢与刘基同被授予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当时廷臣窥探皇帝的意图,办事大多严厉苛刻,唯独章溢能持大体。有人因此劝说他。章溢却说“:宪台为百司的仪表,应当教人懂得廉耻,岂能以相互攻讠干抨击为能呢?”太祖亲自去祭祀社稷,却遇上了大风雨,回来之后坐在外朝,怒说礼仪不合,以致变天。章溢委婉说明自己无罪,太祖才宽恕了他。李文忠征伐福建,章存道率所部乡兵一万五千人随往。福建平定后,太祖下诏命李存道率所部从海路北征。章溢坚持不可,说:“乡兵都是农民,曾允诺让他们在福建平定后回乡务农,现在又调去北征,这是不讲信用啊。”太祖听后不悦。章溢不久又奏道“:已经进入福建的乡兵,让他们返回故乡。而对那些过去曾是叛逆的百姓,应当征召为兵,命其北上,这样便可一举两得,恩威并显。”太祖高兴地说“:谁说儒者迂远而不切实际呢?没有先生一行,便无人能办此事。”章溢行至处州时,恰逢母亲去世,请求回乡居丧守孝。太祖不许。乡兵聚集之后,章存道受命由永嘉出发,由海路北上,章溢再次奏请回乡守丧。太祖下诏答应其请求。章溢悲戚过度,殓葬时又亲自背运土石,终也染病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太祖悲痛哀悼,亲自撰文,到章溢家中祭奠。

猜你喜欢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脱脱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张廷玉
  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三·张岱
  读礼通考卷十七·徐乾学
  卷之一百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第八五保结状光绪二十年三月十三日一一二一七-二·佚名
  卷三十七·苏辙
  卷六十四·傅恒
  十国春秋卷八十六·吴任臣
  康茂才传·张廷玉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奏议·金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泾·唐圭璋

      泾字巨济,简州(今四川简阳)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王安石荐其才,召见,除经义所检讨,迁太学博士。知处、虢、真、坊四州。元符末,除职方郎中卒,年五十八。有前溪集五卷,不传。   减字木兰花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

  • 第七出 通嚭·梁辰鱼

    【出队子】〔丑上〕连营分队。前纛高张朱雀旗。弓刀簇处列戎衣。万骑城南战胜归。试问三吴豪杰有谁。谁似堂堂貌出羣。从来不晓武和文。行师全得三军靠。亲手何曾杀一人。下官太宰伯嚭是也。性踰枭獍。狠甚虎狼。包

  • 卷五·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五      元 方回 编昇平类 诗家有善言富贵者所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鸳鸯占水能嗔客鹦鹉嫌笼解骂人是也然亦必世道昇平而後可李太白谓唐明皇盛时奉诏

  • 志第十二 礼乐十二·欧阳修

    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至唐更曰“部当”。 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

  •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六十·赵尔巽

      宗室奕山隆文 宗室奕经文蔚 特依顺 余步云   宗室奕山,恂郡王允昷四世孙,隶镶蓝旗。授乾清门侍卫。道光七年,从征喀什噶尔,擢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历伊犁领队大臣、参赞大臣。十八年,授伊犁将军。二十年,偕副都统关

  • 卷三十一·黄以周

      徽宗   △政和二年(壬辰,一一一二)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己未朔。) 癸未,诏:“释教修忏水陆及祈禳道场,辄将道教神位相参者,僧尼以违制论;主首知而不举,与同罪。著为令。”(《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李

  • 卷之四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三三 文学与宗教·周作人

    “五四”运动是民国以来学生的第一次政治运动,因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得了空前的胜利,一时兴风作浪的文化界的反动势力受了打击,相反的新势力俄然兴起,因此随后的这一个时期,人家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其实是也很确当的。在

  • ·复吕抚军论生番书·丁曰健

    望后二日,接读教言;惓惓地方,心焉识之。台中奸宄,变幻百出;虽厚集俨临,尚恐不足镇压邪心。若移镇澎岛,往来巡视,谓可安靖地方;则仰赖圣天子威灵、士民福命,外此全无可恃之处也。生番杀人,台中常事。此辈虽有人形,全

  • 徐则传·李延寿

    徐则,东海郯地人。幼时性情深沉闲静,很少有嗜好欲望,在周弘正处接受学业,擅长《周易》、《老子》、《庄子》三种玄学,对论议很精通,名声传扬都邑。徐则感叹说:“名是实质的从属,我难道要做从属吗?”于是心怀栖隐山林的志向,拄着

  •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司马光

    梁纪六 梁武帝普通五年(甲辰,公元524年) [1]春,正月,辛丑,魏主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丑(二十日),北魏孝明帝在南郊祭天。 [2]三月,魏以临淮王都督北讨诸军事,讨破六韩拔陵。 [2]三月,北魏委任临淮王元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破六韩

  • 孟子序说·孟子

    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

  • 胡子衡齐卷三·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博辨上  弟子问于胡先生曰:孔子之亟称博学也,何哉?胡先生曰:博乎哉,博乎哉,知博者希也!夫伏羲所谓圣,非以结罟网、立庖厨而称也;轩辕所谓灵,非以教熊罴、推神策而擅也;神农所为神,非以察百药、斫耒耜而号

  • 经礼补逸卷七·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军礼振旅礼书大禹谟禹班师振旅周礼大司马中春敎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敎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大

  • 经说卷四·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仪礼周礼礼记论语言学礼曲礼言读礼则礼有载籍可学可读其来乆矣今三礼多为后儒所议虽仪礼不免乐史之疑礼经赖此书为稍完尔礼记出于汉儒之手如王制为汉文帝博士所作缁衣为公孙尼子作月令为吕不韦作其他托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第三十七章 摩诃阇那·佚名

    阇达提沙之殁后,彼弟摩诃阇那王行政二十七年,(一)彼为此即位式之举行,彼僧伽密多长老知好时机,由对岸来此处,(二)行王之即位式其他之事[完成后,此]无自制之士[长老]欲破碎大精舍,(三)言:“住此等大精舍[之比丘等]说非律者,王!我等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