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纳兰词卷三

雨中花

送徐艺初归昆山

天外孤帆云外树,看又是春随人去。水驿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计程应惜天涯暮,打叠起伤心无数。中坐波涛,眼前冷暖,多少人难语。

鹧鸪天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知隔千山与万山。

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咏史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谁教生得满身香。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高峰独石当头起,冻合双溪水。马嘶人语各西东,行到断崖无路小桥通。

朔鸿过尽音书杳,客里年华悄。又将丝泪湿斜阳,多少十三陵树乱云黄。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鹊桥仙

倦收缃帙,悄垂罗幕,盼煞一灯红小。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不成寒漏也相催,索性尽荒鸡唱了。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

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前期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七夕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说着凄凉无算。丁甯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余缝绽。

莲粉飘红,菱花掩碧,瘦了当初一半。今生钿盒表予心,祝天上人间相见。

南乡子

飞絮晚悠飏,斜日波纹映画梁。刺绣女儿楼上立,柔肠,爱看晴丝百尺长。

风定却闻香,吹落残红在绣床。休坠玉钗惊比翼,双双,共唼蘋花绿满塘。

捣衣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御沟晓发

灯影伴鸣梭,织女依然怨隔河。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凄切客中过,未抵秋闺一半多。一世疏狂应为著,横波,作个鸳鸯消得么?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一斛珠

元夜月蚀

星毬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红窗月

(按词律作红窗影,一名红窗迥)

梦阑酒醒,早因循过了清明。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

金钗钿盒当时赠,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清露湿银屏。

踏莎行

春水鸦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醖釀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

寄见阳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临江仙

寄严荪友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永平道中

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椷书欲寄又还休,个侬憔悴,禁得更添愁。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庐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谢响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庐龙大树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记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止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东风回首不胜悲。叶干丝未尽,未死只颦眉。

可怜红泥亭子外,纤腰舞困因谁?如今寂寞待人归。明年依旧绿,知否系斑骓。

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夕夕长如玦。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夏夜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荧,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寄书和泪摺,红闺此夜团圆月。

准拟春来消寂寞。愁雨愁风,翻把春担搁。不为伤春情绪恶,为怜镜里颜非昨。

毕竟春光谁领略。九陌缁尘,抵死遮云壑。若得寻春终遂约,不成长负东君诺。

唐多令

雨夜

丝雨纤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

金液镇心惊,烟丝似不胜。沁鲛绡湘竹无声。不为香桃怜瘦骨,怕容易,减红情。

将息报飞琼,蛮笺署小名。鉴凄凉片月三星。待寄芙蓉心上露,且道是,解朝酲。

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裯。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踏莎美人

清明(按此调为顾梁汾自度曲)

拾翠归迟,踏青期近,香笺小叠隣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缘鬓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青春恨。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说个侬憔悴可怜生。

苏幕遮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咏浴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响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韈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奈星前冷。

淡黄柳

咏柳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青玉案

辛酉人日

东风七日蚕牙软。一缕休教翦。梦隔湘烟征雁远。那堪又是,鬓丝吹绿,小胜宜春颤。

绣屏浑不遮愁断,忽忽年华空冷暖。玉骨几随花骨换。三春醉里,三秋别后,寂寞钗头燕。

宿乌龙江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上,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翦烛,细把而今说。

月上海棠

中元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叹央魂才魄暗消歇。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惊心事,又到中元时节。

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沉吟千里共明月。露冷鸳鸯,最难忘满池荷叶。青鸾杳,碧天云海音绝。

瓶梅

重檐澹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双鱼冻合,似曾伴个人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一丛花

咏并蒂莲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沉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少妾汤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洞仙歌

咏黄葵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为孤情澹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倚斜阳,胜偎红袖。

翦湘云

送友(按此调为顾梁汾自度曲)

险韵慵拈,新声醉倚。尽历遍情场,懊恼曾记。不道当时肠断事,还较而今得意。向西风约略数年华,旧心情灰矣。

正是冷雨秋槐,鬓丝憔悴,又领略愁中送滋味。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梦天涯绕遍尽由人,只樽前迢递。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满江红

茅屋新成却赋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乌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消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现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灯下,离魂缥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燐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题元人芦洲聚雁图

似有猿啼,更无渔唱,依稀落尽丹枫。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占断沙洲寂寞,寒潮上、一抹烟笼。全不似、半江瑟瑟,相映半江红。

楚天秋欲尽,荻花吹处,竟日冥濛。近黄陵祠庙,莫采芙蓉。我欲行吟去也,应难问、骚客遗踪。湘灵杳、一樽遥酹,还欲认青峰。

猜你喜欢
  刘袤·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一·曾国藩
  五言绝句·林逋
  ◆杨博士翮(佩玉斋类稿)·顾嗣立
  卷二十二·谐谑·冯金伯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陆采
  ●紫钗记目录·汤显祖
  楔子·郑光祖
  五集卷六十二·乾隆
  卷320 ·佚名
  卷二·查慎行
  卷三百四十·陈廷敬
  卷二百十一·佚名
  御选宋诗卷六十四·康熙
  第三回 安饱惊梦·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十·钱谦益

    徐布政贲《北郭集古今诗一百十首【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织作团团扇。不肯赠傍人,自掩春风面。【渔父篇赠瞿敬夫】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往来不向州城住

  • 卷七百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一王贞白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乾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後七年始授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有灵溪集十卷今编诗一卷拟塞外征行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青泥方絶漠怀

  • 剧说卷四·焦循

    近伶人所演《陈仲子》一折,向疑出《东郭记》;乃检之,实无是也。今得杨升庵所撰《太和记》,是折乃出其中。甚矣,博物之难也。《辍耕录》云:&ldquo;千夫长李某戍天台县日,一部卒妻郭氏有令姿,见之者无不啧啧称赏,李心慕焉。去县

  • ●夭桃纨扇·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林宗沈泰评长人叶体仁、大师沈维垣阅) 正名赖三舍干担春兴,刘令公智宠红妆。 石秀才首登龙虎,任夭桃巧合鸾皇。 △第一折 【鹊桥仙】(〔生上〕园桃笼绮,野棠飘粉,屈指清明已近。都来还有几分春,央不了啼

  • 第一節 韻·王力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

  •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末)正月,盡四月,不滿一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天福十二年(丁未,九四七年)   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遙辭晉主於城北,乃易素服紗帽,迎契丹主,伏路側請罪。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駐馬高阜,命起,改服,撫慰之。左

  • 卷之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稽古録卷九·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周下共王崩子懿王囏立【囏居闲切】懿王崩共王弟孝王辟方立○孝王崩复立懿王太子夷王燮○夷王时王室卑下堂而见诸侯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厉王淫昏无道召穆公作诗刺之不敢斥言借商纣以言之曰殷鉴不逺在夏后

  • 中兴小纪卷三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三年【嵗次癸亥】春正月癸巳诏祖宗朝殿幄悉用纯防后来寖多文绣今当屏去止用绯黄二色既而知信州叶三省乞宣付史馆上未允左仆射秦桧曰此陛下盛徳事合付史馆于是桧等仰叹真所谓示敦朴以先天下者也三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纪昀

    列传唐○唐七十四周宝 王处存 邓处讷陈儒 刘巨容【冯行袭】赵德諲【匡凝】杨晟 顾彦朗【彦晖】 王重 荣诸葛爽李罕之周宝王处存邓处讷陈儒刘巨容赵德諲杨晟顾彦朗 【顾彦晖】王重荣诸葛爽李罕之△周宝周宝字上珪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中·袁枢

    宋 袁枢 撰武韦之祸天授元年十一月鳯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秦客太后从父娣之子也乙未司刑少卿周兴奏除唐亲属籍腊月辛未以僧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春一月戊子武承嗣

  • 周纪·张居正

    文王 武王周至武王,始受命为天子,然其创造王业,实繇于文王,故并记之。原文其先祖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

  • 卷七·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七户部三库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七户部三库国朝官制管理三库大臣无定员于大臣内

  • 论晚明“流寇”·吴晗

    明末“流寇”的兴起,是一个社会组织崩溃时必有的现象,像瓜熟蒂落一样,即使李自成、张献忠这一班暴民领袖不出来,那些由贵族太监官吏和地主绅士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因为已经腐烂了,僵化了,肚子吃得太饱了,搜括到的财富已经堆积得

  • 第十卦:《履卦》·佚名

    履:履虎尾,不?人,亨。【白话】《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白话】《象辞》说:《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

  • 卷六·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六   宋 吕祖谦 撰文公下富父终生驷乗【十一年】古者车甲士三人驷乘之制盖缘戎狄强大特添此一人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十一年】大抵君道善羣须得众人共辅方得岂有独恃一已有力而能自立者

  • 佛说离垢施女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人皆阿罗汉&mdash;&mdash;诸漏已尽逮得已办,无复尘垢而得自在,弃捐重担逮得己利,尽除终始诸所结缚,度以聪慧通达明智悉为仁贤,犹如大龙心得自在

  • 百论疏卷下·吉藏

    释吉藏撰破因中有果品第七六品三双二双已竟。今破第三有果无果。然一异情尘摄法并尽。大有与物一体异体。破此一异则外典法空。情尘是十二入。十二入摄一切法。情尘既空则一切空。若尔上来二双破法已尽。今更破者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