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荣传

刘荣,宿迁人。早先冒称父亲之名刘江。随从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后来任总旗,在燕王邸中供事。他身材高大而多智略,成祖很器重他,授予他密云卫百户。他随从燕王起兵,做前锋,屡立战功。巡视山东时,他与朱荣率精骑三千名,夜袭滑口的南军,斩杀数千人,获得马匹三千,擒获都指挥唐礼等人。累升为都指挥佥事。战滹沱河时,他奇取浮桥,占领馆陶、曹州,缴获很多。回军救北平时,他在平村击败平安的部队。杨文以辽东兵包围永平,刘江前往救援,杨文引兵退走。刘江扬言要回北平,走了二十余里后,又卷甲连夜进入永平城。杨文听说刘江走了,又来攻打永平。刘江突出掩杀,大败杨文的部队,斩首数千,擒获指挥王雄等七十一人。他升为都指挥使。他随从皇上到淝河,与白义、王真以轻骑诱引平安,将他击败。

当时南军驻扎在宿州,积蓄粮食作持久打算。成祖很担心,计划断绝其粮道,命刘江率三千人前往,但刘江犹豫不前。成祖大怒,想斩了他,诸将叩头求情,才把他免了。后来评出谋渡江之功,因为有前罪,不给他加封,只授予他都督佥事。后升为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永乐八年(1410)他随从皇上北征,以游击将军之衔督率前哨。他趁夜占领清水源,击败敌人于斡难河,又击败阿鲁台于靖虏镇。回师时他殿后,就在军中进升为左都督,遣去镇守孙东。敌人闯入杀死官军。皇上大怒,下令斩刘江,过后又宽宥了他。九年他又出镇辽东。十二年他再次随从皇上北征,仍任先锋,率领轻骑到饮马河侦察敌人。他见敌骑东走,便一路追到康哈里孩,斩杀数十人。后来又与大军在忽失温合击马哈木,下马持短兵器突入敌阵,斩获很多,受到上赏。再次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

倭寇多次侵犯海上,北自辽东,南达浙江、福建,沿海各州县多遭残害。刘江审度形势,请在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构筑城堡,设立烽火,严兵以待。十七年(1419)六月,..望的人说东南海岛上举火。刘江急忙领兵赶赴埚上。倭寇三十余艘船来到,停泊在马雄岛,登岸奔向望海埚。刘江依山埋设伏兵,另遣将领断其归路,以步兵迎战,假装退却。贼人进入埋伏地区,炮响伏发,从早上八九点战到下午五六点,大败贼寇。贼寇逃到樱桃园空堡中。刘江放开西壁让他们走,然后分两路夹击,全部将他们歼灭,斩首一千余首,生擒一百三十人。从此倭寇受到严重打击,不敢再进入辽东。诏令封他为广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给予世袭诰券。他这时才改名为荣。不久遣他回到镇守之地。第二年四月他去世。

刘荣做将军,常做前锋,所向没有攻不破的坚阵。他约束士卒有纪律,恩信严明。那些来求通于中国的外族人,他也安抚备至。他去世后,人们都怀念他。赠侯爵,谥忠武。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李延寿
  第十八回 下征书高人抗志 泄逆谋奸相伏诛·蔡东藩
  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骄戮 鸿罹鱼网族姓株连·蔡东藩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蔡东藩
  唐鉴卷七·范祖禹
  ●江阴城守纪序·韩菼
  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八·佚名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佚名
  提要·袁枢
  卷三十七·高士奇
  二四 几乎成为小流氓·周作人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陈寿
  周伯琦传·宋濂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望之·唐圭璋

      望之字夷叔,号观堂,成都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1157),左文林郎、达州州学教授,行国子正。二十九年(1159),官左奉议郎、秘书省正字卒。有集数百卷,不传。   鹊桥仙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 卷之三·魏庆之

      句 法   有三种句   命属题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之句;命题立意,援笔立成,归于容易之句;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之句。金针   错综句法   老杜云:“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舒王云:“缲成白雪桑重绿,割

  • 卷二百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七樵类五言古樵父词         【唐】储光羲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防室私自知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隠薜荔迎暄卧茅茨清涧日濯足乔林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

  • 卷七百六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三杨夔杨夔唐末为田頵客集五卷今存诗十二首宁州道中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寻九华王山人下马

  • 卷一百八十六 嘉祐二年(丁酉,1057)·李焘

      起仁宗嘉祐二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六月壬子,以汝州龍山孔旼為校書郎、致仕,絳州稷山韓退為安逸處士。翰林學士承旨孫抃薦旼、退有行義也。   自趙彥若制策不入等,閱四年,遂無應科者。上曰:「豈朕待之不至耶?」此據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赵晔

      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正月。辛亥。上御仁寿殿。赐廷臣大学士等燕。外记注  ○谕内阁、谭继洵奏、特倢■<曰融>■<石木>不职营官等语。湖北管带武刚中营副将李中发、当该营裁撤时。未能妥为弹压。以致勇丁鼓噪。其

  •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吕思勉

    中国的文明,在各方面都颇充实的,惟在宗教方面,则颇为空虚。此由中国人注重于实际的问题,而不甚措意于玄想之故。信教既不甚笃,则凡无害于秩序和善良风俗的,都可以听其流行。所以在政治上、社会上,都没有排斥异教的倾向。而各

  • 管子补注卷六·刘绩

      法法第十六        外言七  不法法则事毋常【不设法以法下故事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虽复设法不得法之宜故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脩令者不审也【法既得宜而犹不行则以脩令者未审之故也

  • 卷七五·邱濬

    ▲本经术以为教(上之下) 孔子曰:“吾志在《春秋》。” 臣按:此言见于唐玄宗所制《孝经序》,其言本何休《公羊传序》,序之言则出于纬经《孝经钩命决》也。 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 第四编 近世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清儒之标榜汉学自王学之衰专事浮谈,人鲜实学。虽得东林诸君子振之,而亦气节之士多,经济之士少。故及流寇之起,满清乘之,入主中夏。士大夫前仆后继,断脰捐踵,而曾无救于灭亡。于是当时有识之士,至以亡国之罪归之讲学者

  • 卷十二·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因缘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因缘若乐若苦。不应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若乐若苦。不应观因缘若我若无我

  • 叹无为品第三十·佚名

    於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馀。慧炎

  • 于絮尔·弥罗埃·巴尔扎克

    《于絮尔·弥罗埃》写一富有的名医,告老还乡,领了一个女孩于絮尔作为老年的安慰。他的几房亲戚,贪婪成性,为了争夺遗产,窥伺刺探,不择手段,几乎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作了牺牲品。作品还通过曲折离奇的情节,大大小小的冲突和矛

  • 随何赚风魔蒯通·佚名

    元杂剧剧本。原名《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亦作《随何赚疯魔蒯彻》。简称《智赚蒯文通》、《赚蒯通》。撰人姓名不详。末本。是元代杂剧,原作者已不可考。出自明朝万历年间臧晋叔编著的《元曲选》一书。戏剧主要内容讲的

  • 唐诗百话·施蛰存

    施蛰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87年版。本书的特色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一百篇“诗话”,既有对具体诗人的研究,如《唐女诗人》,又有对一个时期诗歌发展的鸟瞰,如每一个时期的介绍之后均有一篇“余话”,即《初唐诗余话》、《

  • 归戒要集·弘赞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