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秉谦传
顾秉谦,昆山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历任礼部右侍郎、教习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晋升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务。二年,魏忠贤专权,言官周宗建等人首先弹劾他。魏忠贤于是图谋与外廷大臣勾结,顾秉谦和魏广微率先巴结他,霍维华、孙杰之徒跟着相附和。第二年春,顾秉谦、魏广微便和朱国桢、朱延禧一起入阁参预机务。
魏广微,南乐人。侍郎允贞的儿子,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由庶吉士历任南京礼部侍郎。魏忠贤专权后,因是同乡同姓,便暗中与他勾结,将他召来任礼部尚书。至此,他与顾秉谦都以原官兼东阁大学士。
七月,顾秉谦晋升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大学士。十一月晋升少保、太子太傅。五年(1625)晋升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改建极殿大学士。九月晋升少师。
顾秉谦为人卑劣无耻,而魏广微则阴狠狡猾。赵南星与他的父亲魏允贞相友善,曾叹道:“见泉,你没有儿子。”见泉是魏允贞的别号。魏广微听说后,恨之入骨。他掌权后,三次登赵南星的门,守门的人推辞不见。魏广微忿忿地说“:别人可以拒绝我,以相公之尊,不应拒绝我。”从此更恨赵南星。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魏忠贤害怕了,嘱咐魏广微为他起草圣旨,他做得很合魏忠贤心意。而顾秉谦因杨涟的奏疏中有“门生宰相”这话,很愤怒。正值初冬祭祀宗庙,并且要颁布日历,魏广微态度傲慢而后到,给事中魏大中、御史李应升接连弹劾他。魏广微更加气愤,便决意要排挤好人,与顾秉谦一起策划将正直人士全部逐出,为此编了一本《缙绅便览》,像叶向高、韩火广、何如龙、成基命、缪昌期、姚希孟、陈子壮、侯恪、赵南星、高攀龙、乔允升、李邦华、郑三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周宗建、李应升等一百多人,都视为邪党,而将黄克缵、王永光、徐大化、贾继春、霍维华等六十余人列为正人,由宦官王朝用引荐给朝廷,作为升贬的依据。魏忠贤得内阁做他的羽翼,势力更大。顾秉谦、魏广微也曲意奉承他,像奴仆一般。
叶向高、韩火广相继被罢免,何宗彦去世,顾秉谦便成为首辅。从四年(1624)十二月到六年九月,所有被排挤陷害的忠良正直之士,都是顾秉谦起草的圣旨。编修《三朝令典》,顾秉谦任总裁,又以皇上的名义写了一篇序放在前面,想以此来封住天下人的口舌。朝廷一有举动,他便起草圣旨归功于魏忠贤,对他褒扬不已。魏广微用手札与魏忠贤通信息,在信封上签上“内阁家报”,当时称他为“外魏公”。原先,内阁起草圣旨,只出于首辅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参预议论而已。魏广微想专权,便与魏忠贤策划,令内阁大臣分别责任,从此政权有了分工,以后遂沿用成为惯例。
杨涟等六人的被捕,魏广微实参与了策划,由顾秉谦起草严厉的圣旨,每五天便严逼交差,逾期则杖打。尚书崔景荣怕他们立死杖下,赶紧请魏广微劝谏停止。魏广微心中不安,上疏说:“杨涟等人在今天诚为有罪人,但以前实是各部寺的辅臣。即使他们果真有赃私,也应当把他们移交给法司,依法定罪,怎能每日严刑逼供,令镇抚司官员追赃呢?人身非木石,重刑之下,死只是转眼之间的功夫。以司法之职,而派他们去追赃,行政长官安在?这不仅伤了好生之仁,而且还违背了祖宗之制,将会导致朝政日乱,与古代帝王的做法大不相同。”奏疏上呈后,大大违背了魏忠贤的意愿。魏广微害怕了,急忙拿出崔景荣的书信为自己辩白,而魏忠贤的怒意已不可消解。于是他上书请求退休,皇上不许。过了两个月,魏忠贤假传圣旨恳切责备廷臣,其中说到“朕正遵循旧章理政,而说什么‘朝政日乱’;朕正遵照尧舜所为,而说什么‘不大相同’”,这即指魏广微奏疏中的话。魏广微更害怕了,乞求顾秉谦为他调解,魏忠贤怒意才消了一点。但魏广微仍然心中不安,又三次上疏请求退休,五年(1625)八月获准离去。魏广微先前已加封为少保、太子太傅,改任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至此又加封为少傅、太子太师,庇荫他的儿子为中书舍人,赐给白金一百、坐蟒一条、彩币四表里,并用邮车,派行人官护送他回家。给他的典礼如此优厚,是因为看在从前的亲善关系上。过了两年,他死于家中,赠给他太傅,依制度给与抚恤。
顾秉谦起草圣旨,每事都顺从魏忠贤的旨意。先前他假传圣旨将主考官王乾学治罪,又起草圣旨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人。只有周顺昌、李应升等人被投进诏狱,顾秉谦请将他们移交法司,不让他们死得不合法。宦官出去镇守,顾秉谦撰写皇上谕告,过后又与丁绍轼请求停罢此事。两事前后稍有矛盾。冯铨既已入阁,他们同党中日夜倾轧,群小们也各自支持一方。顾秉谦心中不安,屡次上疏请求退休,比魏广微晚一年退休离去。崇祯元年(1628),他被言官祖重晔、徐尚勋、汪应元弹劾,皇上命将他除名。后来,判他交结贴身宦官,打进逆案中,判三年徒刑,他自赎为民。二年,昆山百姓积怨他,聚众焚烧了他的家。秉谦年已八十,仓惶逃窜到渔船上得以幸免,于是向朝廷献出窖藏白银四万两,寄居在别的县,一直到死。魏广微也被追夺官衔,列入逆案之中,判戍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李延寿 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三·柯劭忞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四·柯劭忞 第八卷·况周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卷二十·苏辙 唐史论断卷上·孙甫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七·裴骃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浙语三(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褚炫传·萧子显 程千里传·刘昫 卷四·雍正 卷二十九·佚名 卷十八·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