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传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中举,曾任刑部主事。他很注意德行修养,善谈兵法。天启二年(1622),辽东辽西尽为清军占领,朝廷急需守边将才,升张春为山东佥事,兼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这时大军屯驻山海关,永平为来往要道,兵马络绎不绝,关外难民也云集于此。春运筹有方,事情办得合理,又不扰害百姓。历任副使、参政,最后又回到原来官职。天启七年,哈剌慎部酋长汪烧饼,率兵窥探桃林口,春督率守将生擒三人。烧饼到关前道歉,愿受惩罚,还表示誓死不敢反叛朝廷。
崇祯元年(1628),改任关内道兵备。兵部尚书王在晋听信流言,说春好杀人,一天斩首十二人。春上书申辩,关内百姓为他诉冤。在晋又弹劾他与太监有勾结,克扣军饷,将他革职,交司法衙门惩办。督师袁崇焕认为张春廉洁,不同意惩办。御史李炳认为,春平时疾恶如仇,故为人所中伤。是不是有滥杀行为,一调查便会明白,用不着提审。皇帝不同意。第二年司法衙门报告说,弹劾张春的罪状,均查无实据,于是将他释放。
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守,起任春为永平兵备。春奏称“:永平统辖五县一州,今郡城及滦州、迁安都失守,昌黎、乐亭、抚宁又为关内道所管辖,臣没有立足之地,应当驻于何城?臣有兵备之名,而实际上无一兵一卒,赤手空拳,深入虎穴,怎能有济于事。求在赴援大将中,令一人与臣同事,臣招旧日义勇,率领他们为朝廷效力。臣已决心与永平共存亡,不敢有丝毫回避。但必须求得实际上于保卫边疆有利,这就是臣以拳拳忠心以报圣上,以尽臣职。”还说兵机不可泄露,请准予朝见皇上,面陈战略。皇帝准许,他当面向皇上陈述了自己的意见,皇帝认为很好,升他为参政。随后,春同诸将收复了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负责兵备事,候巡抚开缺时再补任。这时,凡以科举考试中乙榜起家的人,多半授有官职,而唯独张春还要待命,是因为他在朝中无援,永平大战之后,百姓贫困,春尽心抚恤,所以人民更加怀念他。
崇祯四年(1631)八月,清兵围攻大凌河畔之新城,命春督率总兵吴襄、宋伟去援救。九月二十四日渡过小凌河,经三日到达长山,距城十五里。清军以二万骑兵来迎战。两军交锋,枪炮齐发,声震天地。春营受到冲击,诸军皆败。春收集被击溃的军士再立营。忽然风起云涌,春命纵火,火势甚大。又突然大雨,风向逆转,明官军士卒被烧死很多。过了一会儿雨停,两军再战,宋伟不能支持,退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恭大湖等三十三人被俘,部卒死者无数。他们见了清太宗皇太极,都行君臣跪拜礼,只有张春直立不跪,绝食三日。只是由于看守者恳切劝解,又为清太宗的诚意所感动,才食一餐。令他剃发,不肯,住在古庙内,穿着明朝衣冠,以表示他不失对朝廷的忠心,最后自杀而死。
当春未死之时,清有议和之意,春将此转告朝廷。朝中廷臣们七嘴八舌地攻击张春,诚意伯刘孔昭弹劾他降敌不忠,要求削夺他的官职。朝廷虽未同意,而有关衙门把春的两个儿子逮捕入狱,死于狱中。
猜你喜欢 杂传第四十五·欧阳修 卷十一 孝宗·王夫之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蔡东藩 卷十·昭梿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一·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八·李焘 王溥传·脱脱 花茂传·张廷玉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四·允禄 卷五十三·佚名 五、总结上文·傅斯年 卷十五·曾巩 卷第八·太安万侣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