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翁正春传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中期,担任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

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代替吴道南负责礼部事务。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吉王翊銮奏请册封他的旁系儿子常源任郡王。翁正春称翊銮受封在《宗藩条例》已经确立之后,他的旁系庶子只能限于该爵位。于是授任他为镇国将军。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时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吉地。宦官认为麻烦费事,翁正春发怒道“:贵妃生育了太子,以后是国母,为什么让天下俭朴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代王想废黜长子鼎渭,册立次子鼎沙,朝廷议论持续了二十多年。翁正春汇集众多意见上奏,鼎渭最终被册立。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国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皿,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也可以令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产,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

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汤宾尹、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

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逆拂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上级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不久,他去世了,崇祯初年,谥号文简。

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整个明朝,科目的官吏在廷对中称雄的有两人:即典史曹鼎,教谕翁正春。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李延寿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五·焦竑
  ●卷一百九十六·徐梦莘
  纲目续麟卷十八·张自勋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四·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辑·佚名
  卷七十一·班固
  朱谦传·张廷玉
  吴沉传·张廷玉
  卷五十二 末造殉节诸臣·李有棠
  卷十四·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卷四·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孙柚

    第一齣 家门始终【月下笛】〔末上〕屈指少年。无端过了几番寒食。流光可惜。白驹驰。锦梭掷。频敎燕子留春住。儘力留他不得。但黯然春去。落红成阵。暮云凝碧。无那新愁积。把才子文章。美人颜色。全凭翠管。巧将一

  • 卷492 ·佚名

    张耒 秋风三首 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 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张耒 秋风三首 昏鸦归栖暮天迥,新月娟

  •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

  • 绎史卷四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子伐灭诸国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公羊传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 六会尔年】楚武王侵随使防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鬭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

  • 卷九·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九元 胡一桂 撰蜀汉汉昭烈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人祖雄父弘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後【胜子正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酧金失侯因家焉】因献帝为曹丕簒逆【庚子十月】蜀中传言献帝已遇害於是发丧制

  • 卷五·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秋七月丙戌朔福王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大行皇帝、皇后祔祭。命部监速造册宝。命选净身男子。以李于坚为浙江提学副使。加张慎言、程注太子太保,予荫。湖广巡按黄澍疏言:『湖南按

  •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沈约

    长沙景王刘道怜,是高祖的二弟。刚开始当国子监太学生。谢琰当徐州刺史,叫他当从事史。高祖攻下京城,道怜常常留在家中侍候太后。桓玄西逃,大将军武陵王刘遵奉朝廷命令,任道怜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久迁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

  • 食货五八·徐松

    赈贷下孝宗隆兴元年二月十八日,尚书户部员外郎、奉使两淮冯方言:「据高邮军百姓状:『自前年金贼犯顺,烧毁屋宇,农具、稻斛无余,归业之始,无以耕种。』欲乞就附近支拨常平及义仓米,委本路提举司,令高邮军措置借贷,抱认催索,趁此农

  • 第五节 中宗复位·吕思勉

    武后以女主革命,为前世所无,身没之后,将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乎?抑虽传诸子,而不易其赐姓,不改其国号,遂以唐为周乎?又或传诸武氏之子乎?此本无成法可循。以当时事势论,自以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为较洽乎人心;即后亦未必欲舍其子而传诸武

  • 卷02·陈邦瞻

    太祖建隆二年闰三月,以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先是,帝受禅,延钊握重兵屯真定,韩令坤领兵巡北边。帝遣使谕意,许以便宜从事,两人皆听命,乃加延钊殿前都点检,令坤亦加侍卫指挥使。至是,延钊自真定来朝,令坤亦从讨李重进还,皆罢

  • 卷三·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三   元 朱公迁 撰 鄘一之四 说见上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徒坎反】彼两髦【音毛】实维我仪【叶牛何反】之死矢靡他【汤河反】母也天【叶鉄因反】只【音

  •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三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三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菩提品第十释曰。已说菩萨成熟众生。次说菩萨得一切种智。偈曰一切难已行  一切善已集一切时已度  一切障已断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因圆满。一切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middot;大唐高祖问僧形服利益事一&middot;高祖幸国学统集三教问道是佛师事二道士李仲卿著论毁佛琳师抗辩事三大宗敕道先佛后僧等上谏事四&middot;皇大子集三教学者详论事五辛中舍著齐物论净琳二师抗释事

  • 叙弘释录·永觉元贤

    叙弘释录告假南旋道经潭阳。闻邑有觉公者。幼补诸生。即断绝一切声色游娱。并心白业。嗣剃发寿昌无明为之师。无异为之友。日以向上一道相鼓唱。迩乃建大法幢於荷山。谓建州古称法窟。而纪载多所缺略。爰考群籍成一种

  • 近代侠义英雄传·平江不肖生

    现代长篇小说。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著。初刊于1923年6月至1924年5月《侦探世界》。旋由世界书局出版单行本。岳麓书社1984年重印,改题《大刀王五霍元甲侠义英雄传》。本书为民国时期风行一时、颇负盛名的旧体武侠小说。

  • 国秀集·芮挺章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洎毛晋校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佚名

    合三书选录而成:一为“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选录”、二为“英国档选录”、三为“美国档选录”;所选係自清道光二十二年至咸丰十一年有关台湾史料,同为前编第二○三种“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之补遗,因名“补编”。中

  • 北溪字义·陈淳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