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良传

吴良,定远人,原名国兴,赐名为良。他雄伟刚直,和弟弟吴祯都因勇敢、有胆略而闻名。他跟随太祖在濠梁起兵,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潜水进行侦探,吴祯则常常化装到敌方进行侦探。吴祯另有传记。吴良跟随太祖夺取滁州、和州,攻采石,占领太平,下溧水、溧阳,平定集庆,战功显著。吴良又跟随徐达攻克镇江,下常州,攻占镇抚,守卫丹阳。和赵继祖等人攻取了江阴。张士诚在秦望山屯兵,吴良攻克了秦望山,又夺取江阴。随后被任命为指挥使,守卫江阴。

当时,张士诚占领着整个吴地,地域跨过淮东、浙西,兵强粮足。江阴地势险要,背靠长江,扼守南北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银玉帛奖励将士。太祖指示吴良说“:江阴是我东南的屏障,你要对士兵加以约束,不要让他们随便出外交友,不要收留在逃人员,不要贪图小利,不要和地方势力争斗,只要保卫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就行了。”吴良听从命令,在行动上十分谨慎,修筑了防御工事。吴良因战功,担任了枢密院判官官职。张士诚大兵来犯,战舰遮盖长江,大将苏同佥在君山驻军,指挥军队向江阴进攻。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北门迎战,另派元帅王子明率壮士骑兵出南门迎战,南北夹击,大败张士诚军队,俘虏和击毙了很多敌人。敌人乘黑夜逃跑。后来敌人又进攻常州,吴良派兵消灭敌援兵于无锡。这时,太祖亲自率大军和陈友谅激战于江、楚上流,大军多次出外打仗,金陵城空虚,然而张士诚不敢向北侵占一寸土地,原因是吴良在江阴作为有力屏障。

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利益都没有爱好。他晚上就睡在城楼上,头枕着戈直到天明。训练将士,就仿佛是敌人来了一样。闲暇时,吴良和儒生讲论经史,兴建学校,设立学社,大量屯垦田地。平均徭役、赋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吴良在江阴,保卫疆土,秩序井然。太祖常常召见吴良,夸奖说:“有吴良保卫一方领土,我就无须顾虑和担忧东线了,他的功劳很大,车、马、珠、玉都不足以奖励他的功劳。”于是,皇上命令学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吴良,并要求他仍镇守江阴。随后吴良出兵攻取了淮东、泰州。张士诚再次出兵马驮沙,侵占镇江。并派数百艘大战船沿江而上。吴良严阵以待,太祖亲自督战。张士诚大败而逃,太祖派兵一直追到浮子门。吴良派兵夹击,俘虏敌兵二千人。太祖下令犒劳江阴军队,并亲自巡视江阴的壁垒,很高兴地说“:吴良是当代的吴起啊。”吴地平定后,吴良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苏州卫指挥使,被调到苏州负责镇守。吴良到苏州后,武器装备得到修缮,加强了军民团结。吴良又被晋升为都督佥事,调往全州镇守。

洪武三年(1370),吴良被晋升为都督同知,并被封为江阴侯,食禄为一千五百石,给予世代承袭的凭证。

四年,吴良率军征讨靖州、绥宁蛮。五年,广西蛮又叛乱,副征南将军邓愈率平章李伯升出靖州征讨。几个月后,完全平定左右江和五溪地区,移师铜鼓、五开,收复潭溪、太平,在铜关铁寨歼灭了清洞、崖山的叛兵。诸蛮都十分惧怕,纷纷要求归附王朝。粤西地区终于得以平定。八年,吴良在凤阳督促老百姓垦田。十二年,齐王封赐青州,王妃是良家女子。于是,命令吴良前往青州修建王府。十四年,吴良在青州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被赐封为江国公,谥号襄烈。

猜你喜欢
  千百年眼卷七·张燧
  卷第二十四·徐鼒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十二·王益之
  通志卷三十二·郑樵
  卷四十四·高士奇
  ·祭溺海文·丁曰健
  卷十九下·沈枢
  卷十四·黄训
  卷一百六十·雍正
  卷一百十五·佚名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八·阮阅

      ●卷四十八·艺术门  钟传领江西日,客有以覆射之法求见,传以历日包桔置袖中令射。客云:“太岁当头坐,诸神不敢当。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唐宋遗史》〕  何龙图中正初登第,闻西川郭从周精于

  • 第三折·李寿卿

    (卜儿上,云)自从做了好事,俺柳翠孩儿跟的那个和尚出家去了,说今日来家,只索安排下些斋食等他。这早晚敢待来也。(牛员外上,云)自从大姐家中做罢好事之后,谁想大姐跟着那个和尚出家去了,一向不见,我如今到他家去看柳妈妈走一遭

  • 山谷诗钞·吴之振

    黄庭坚柳闳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柳君文甚武,(一作“武甚”。)睥视万人豪。(“睥视”,一作“睨睨”。)老气鼓不作,卷旗解弓刀。上为朝阳桐,下为涧溪毛。囊中有美实,期子种蟠桃。浮

  • 卷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杨凝杨凝字懋功由恊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终兵部郎中集二十卷今存一卷送别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野鸥寒不起川雨冻难飞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姓杨皆足泪非是强

  •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蔡东藩

      却说筹安会发起,共有六人,这六人为谁?第一个姓杨名度,第二个姓孙名毓筠,第三个姓严名復,第四个姓刘名师培,第五个姓李名燮和,第六个姓胡名瑛。杨度是前清保皇党中翘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向是好友,革命以后,复夹入民党里面,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十二月辛丑朔顺天巡抚刘四科奏辞阅视加恩不许○中军都督府掌府事英国公张惟贤左军都督府掌府事怀远侯常胤绪右军都督府掌府事武定侯郭大诚前军都督府掌府事宁阳侯陈应诏后军都督府掌府事永康侯徐文炜管领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今献备遗卷十九·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徐有贞徐有贞初名珵字符玉呉人宣徳甲寅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益肆力用世之学与修宣皇实録寻修玉牒进侍讲正统初上言承平久宜修边防上嘉纳己巳京师戒严分遣文臣守要害地有贞守河南还景泰初充经筵讲官二年

  • 第一八三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一四○三—七·佚名

    新竹县马快林汀,具领光绪九年秋冬两季工食银具领状台下马快林汀,今当大老爷台前,承领得光绪九年分秋、冬两季工食银贰拾肆两捌钱,除扣减平外,实应领银贰拾参两参钱壹分贰厘,中间不敢冒领。合具领状是实

  • 卷之一·努尔哈赤

    天命三年戊午闰四月壬午敬天上谕贝勒诸臣曰:“人君,即天之广也;贝勒诸臣,即君之子也;民,即贝勒诸臣之子也。君以父事天,敬念不忘,克明厥德,仰承天锡丕基,则帝祚日隆。贝勒诸臣以父事君,敬念不忘,勿怀贪黩之心,勿为奸慝之事,以

  • 王恩泽·周诒春

    王恩泽 字云亭。年三十四岁。生于直隶天津。本籍住址。天津义界二马路。已婚。初在天津北洋大学肄业。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政治学。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入芝加哥大学。民国二年。得法律博士

  • 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黎靖德

      ◎中兴至今日人物上(李赵张汪黄秦。)   李伯纪,徽庙时,因论京城水灾被出。后复召用,遂约吴敏劝行内禅事。李恐吴做不得,乃自作文,於袖中入,吴已为之矣。后钦宗即位,用之。一日,闻金人来,殿上臣寮都失措,皆欲作窜计。李叩閤

  • 世运·吕坤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  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

  • 卷首·程端学

    【臣】等谨按春秋本义三十卷元程端学撰端学字时叔号积斋庆元人至治元年举进士第二官国子助教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韩性传中是书乃其在国学时所作所采自三传而下凡一百七十六家卷首具列其目宁波府志及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林语堂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语译勇于表现刚强的人,必不得善终;勇于表现柔弱的人,则能保全其身。这

  • 第九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九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大章流通二。初释四天王品题二。初因缘释二。初约处释人二。初明处。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此当其首。天分三界。于下界中此复在初。居半须弥者。处之所依。欲界六天。二

  • 四教义卷第八·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二约通教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者。通教既诠因缘即空之理。三乘同禀契理证道。必有浅深。故须判位。通教入道亦具四门。四门者。一实门。二不实门。三亦实亦不实门。四非实非不实门。此四门入

  •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钱穆

    钱穆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沧海丛刊于1984年12月印行,长沙岳麓书社凤凰丛书于1986年5月出(大陆)版。全书以文化不同学术亦异的文化学术观和比较学术方法,以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