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志皋传

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晋升为侍读。张居正服丧期限未满夺情入仕,准备对吴中行、赵用贤施行廷杖。赵志皋与张位、习孔教等人上奏相救,被阻挡不能呈上,他们请求将吴中行等人的奏疏交给史官,张居正很恼怒。遇上星变而考察京官和朝廷官吏,将赵志皋逐出京都出任广东副使。过了三年,又借官绩考核,将他贬职。张居正死后,进谏的人交相举荐他,启用他为解州同知。不久改任南京的太仆丞,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再升任吏部右侍郎,均在南京。不久担任吏部左侍郎。

万历十九年(1591)秋天,申时行离职,举荐赵志皋和张位代替自己。于是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第二年春天,王家屏被罢免,王锡爵受召见还没有到京,赵志皋暂任首辅遇上宁夏发生变故,军事大都由他商议决定。主事岳元声上奏劾论王锡爵,其中称主政者扰乱国家,被主事褚寿贤、给事中许弘纲驳斥。赵志皋两次上疏辩解,皇帝都不追问。

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返回朝廷,第二年五月就回乡了,赵志皋才开始执政。辽东兵事失利,诏令解除巡抚韩取善的官职,将副使冯时泰逮捕,投入诏狱,而总兵官杨绍勋只下交御史考察。给事中吴文梓等人疏论此事不公平,赵志皋也称“:边疆遭侵犯,是武臣的罪责。现在宽大杨绍勋而将文官从重治罪,武臣更加放纵,文官更加丧失气概。”皇帝不依从,冯时泰竟然被贬责去戍边。皇太后的诞辰,皇帝接受朝贺完毕,在暖阁召见辅佐大臣,赵志皋主张宽恕御史彭应参。言官请求减少织造,赵志皋等人联合奏请。不久又极力论述奏章滞留在宫中的弊端,请求全部交给各部门商议行事。皇帝厌恶宦官张诚与霍文炳结党,因为言官不检举揭发,将二十多人贬官、罢职。赵志皋等人接连上奏劝谏,皇帝都不接纳。他晋升为少傅,加封为太子太傅,改任建极殿的官职。

当时两宫遭灾,彗星出现,日食有九分多,三座宫殿又遭灾,连年变异迭出。赵志皋请求皇帝下诏治他的罪,于是接连奏陈时政的失误。其中最大的事是确定国家的根本、罢除矿税等事,共二十一条。皇帝下优诏答复知道了。皇长子十六岁时,赵志皋曾奏请举行弱冠、完婚的礼仪。皇帝下令礼官准备仪式。等到仪式方案呈上,皇帝没有立即施行。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月,赵志皋等又以此劝谏,皇帝最终不同意。

张居正执政,权势震主。申时行继他之后,气势更加强盛。王锡爵性格刚强、有气势,人们也畏惧他。赵志皋任首辅,年岁七十多,年老了,性格柔和而懦弱,被朝廷士人所轻视,责骂之声四起。他开始担任首辅时,正值西华门受灾,御史赵文炳抨击他,吏部郎顾宪成等人以全体辞职来驱逐赵志皋,实际目的是要激起皇帝的恼怒。此后给事中张涛、杨洵,御史冀礼、况上进,南京评事龙起雷相继发表诋毁之意。而巡按御史吴崇礼弹劾他的儿子两淮的副运使赵凤威,赵凤威被停止俸禄。不久,工部郎中岳元声极力陈述应该将赵志皋驱逐。给事中刘道亨进行诋毁最为积极。赵志皋很愤怒,称:“同是内阁大臣,往日有权有势,则争相趋附他以图晋升官职。现在权势削弱分散,就争相攻击他以图声名。”因此请求退休的心情更急切。皇帝下谕令抚慰他。

开始,日本封贡的议论兴起,石星极力支持。赵志皋也希望无事,与他彼此应和。等到封贡的事情失败,抨击者蜂起,凡是弹劾石星必然提及赵志皋。赵志皋每次被抨击,就上奏请求退休,皇帝总是勉励、挽留他。先曾谴责抨击的人来告慰他,后来抨击的人更加多了,就大都将奏章扣压而不下发,而且对赵志皋的挽留更坚决。等到封贡的事情完全失败,石星被判欺君之罪而投入监狱等候处死,张位也因为杨镐的原因被剥夺官职,而赵志皋始终没有被审查。然而赵志皋已经病得不能处理政务,多次上奏请求退休,御史于永清、给事中桂有根又上奏抨击他。赵志皋身在病榻,对于罢除矿税、建立皇储等人事,屡次尽力草拟奏疏争辩,皇帝在年节时候对他恩赐如前。

赵志皋的病情加重。在家休假四年,上奏八十多次。万历二十九年(1601)秋天死于家中。被赠封为太傅,谥号文懿。

猜你喜欢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范晔
  杂述第三十四·浦起龙
  ●卷五十七·徐梦莘
  纲目分注补遗卷一·芮长恤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二·佚名
  卷之八十一·佚名
  卷之六十九·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一·徐紘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李孝伯传·魏收
  孔纬传·刘昫
  朱燮元传·张廷玉
  第六章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孙中山
  卷三·赵汝愚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一·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杨际昌

      国朝右文,超轶前代。世祖抚有宇内,不废文翰。长洲尤悔侗尝作《西厢传奇》“临去秋波”文,深邀睿鉴,叹为才子。後见《读离骚乐府》,亦称旨,俾教坊内人,播之管弦。及龙驭升遐,悔罢官,自北平归,新城王司寇士礻真

  • 婴儿·徐志摩

    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

  • 卷四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三】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献诗十六韵旌节拥凭熊逶迤向凿龙顺成过社蜡闭塞令行冬雪垄痕犹湿梅林思己浓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飞葢多邀

  • 卷五·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五宋 黄震 撰晋司马懿事曹操魏文 与曹爽同受明帝顾命 诛爽而擅其权 尽录诸王公置邺 长子师继世专政魏谋以夏侯代之师夷与张缉等三族帝与李丰语师筑杀之废帝为邵

  • 第八十七卷 文苑 一 四·缪荃孙

    常 州 府 四 清(中)盛衡 盛大宝 盛大业 盛大典 盛纲盛衡,字汉诏。笃学敦行。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助纂三礼义疏,多所订正。十六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新安汪文端由敦特荐衡,以年老固辞不赴。寻补江浦学博,常勖

  • 卷六十九·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十九恩赉【八 本年蠲赋五】署四川总督【臣】孙士毅谨题为恭谢天恩事据四川布政使和寜等详据成都等十一府眉州等九直隶州叙永等四直隶?转据所属州县

  • 提要·萨囊·彻辰

    钦定四库全书 蒙古源流 提要 【臣】等谨按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 ?译进其书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叙称库图克彻辰鸿台吉之裔小彻辰萨囊台吉愿知一切因取各汗等源流约略叙述并以讲解精妙意旨红册沙尔巴胡土克图编纂

  • 卷一百三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神宗熙寜元年翰林学士郑獬论今世亦有房杜之才上奏曰臣比因赐对论及房乔杜如晦陛下问臣今世有此人否臣对以房杜

  •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司马光

    后梁纪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 [1]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1]春季,正月辛巳(初四),梁王朱全忠率兵在贝州休整。 [2]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郡王杨渥既得江西,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

  •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吕思勉

    唐初,黔、泸、戎、巂诸州,同为西南控扼要地,而姚州深入其阻,所系尤重。见第三章第七节。《旧书·本纪》:高宗麟德元年五月,于昆明之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盖中间尝废罢也。自高宗用兵之后,中宗神龙三年,侍御史唐九征又尝出兵讨击

  • 变动篇第四十三·王充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至,殆人君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椎扣锺,鼓犹天,椎犹政,锺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为于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天能动物,物焉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

  • 第七章 32·辜鸿铭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辜讲孔子说:“在文字和艺术学识上,我或许可以和别人对比。但是在日常个人行为上所展现出的内在聪明和高尚方面,这是我目前还没有做好的地方。”

  • 目录·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究遗目录     春秋类卷一隐公卷二桓公卷三庄公上卷四庄公下卷五闵公卷六僖公上卷七僖公下卷八文公卷九宣公卷十成公卷十一襄公上卷十二

  • 卷五·陆粲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五      明 陆粲 撰陆博士释文【黄公绍曰经传自陆氏定为释文学者执以为据然于音切实有未辨有字同义同音同而援引数家反切者有字同义同而前后异音自相抵牾者今案近世字书有一字数音互见

  • 印度之佛教佛生灭年·梁启超

    报恩经变之树下弹筝图 刘先生为诸君讲史,正讲到印度部分,因为我喜欢研究佛教,请我代讲《印度佛教》一章。可惜我所有关于佛教的参考书都没有带来,而且为别的功课所牵,没有时间来做较完密的讲义。现在所讲很粗略

  • 目录·丹霞子淳

    虚堂集目录 卷第一 一青原阶级(参学)  二石头曹溪(对机)  三药山坐次(禅定)  四船子夹山(舟楫)  五椑树洞山(参学)  六沙弥住庵(雨雪)  七道吾五峰(对机)  八洞山廊幕(姓名)  九云岩巾缾(香灯)  

  • 四明文献集·王应麟

    宋代诗文别集。5卷。王应麟著。王应麟原有《深宁集》100卷,久佚。此集系明代鄞县人郑真、陈朝辅辑。按郑、陈所辑《四明文献集》原为总集,意在保存四明乡邦文献,后散佚,仅存王应麟此集,遂以别集而冒总集之名。卷1为记

  • 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猕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