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怡传

周怡,字顺之,太平县人。在做诸生时,曾说过:“油锅之刑不避,沟壑之死不忘本志,可以称士了。不是这样,都是虚伪的。”跟王畿、邹守益学习。考上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顺德推官。举选卓异才士,他被提升为吏科给事中。上疏弹劾尚书李如圭、张瓒、刘天和。刘天和辞官离去,李如圭回到原籍等待检查,张瓒留用如前。不久,周怡弹劾湖广巡抚陆杰、工部尚书甘为霖、采木尚书樊继祖。立朝才一年,被周怡摧击的,一概是当权有势力的大臣。在朝廷的大臣多半对他侧目,周怡更加奋而不顾。

二十二年(1543)六月,吏部尚书许赞带领他的属下王与龄、周钅夫揭发攻击大学士翟銮、严嵩私属事。皇帝正向着严嵩,反而责罚许赞,驱逐王与龄等人。周怡上疏说:

“人臣以尽心报效国家为忠,协力济事为和。没有公卿大臣诤谏于朝廷、文武大臣诤谏于边事,即能修内治、防御外侮的事。大学士翟銮、严嵩和尚书许赞互相诋毁攻击,而总兵官张凤、周文又与总制侍郎翟鹏、督饷侍郎赵廷瑞互相过不去,这是最不祥的事情,误国有什么比这更厉害的呢?

“现在陛下天天从事祷祠,但四方灾害没有消除,岁开输银的先例而府库没有得到充实,多次颁布免租的命令而百姓并未得复苏,经常下令选将练兵而边境未曾得到安宁。国内财货匮乏而百役兴起,而国外则敌寇横行,九边损亏。翟銮、严嵩凭藉皇上的宠幸,背公营私,执掌威福,卖恩报怨。辅臣如果真正明了人的贤还是不肖,应当明告吏部将他们进官或退官,不应当挟势徇私,而决定其进退。严嵩气焰嚣张,欺凌百司。凡是有陈奏的人,总是跑到他的家里,先获得他的意图然后才敢向陛下奏闻。朝廷内外不畏怕陛下,只畏怕严嵩已经很久了。翟銮污浊委靡,许赞虽然小心谨畏,但不能用正直的气色消除权贵贪求之心,柔软得过分了。

“虽然直言敢谏的臣子,对权贵不利,对朝廷则是大利。御史谢瑜、童汉臣因弹劾严嵩的缘故,严嵩都假借其他的事情将他们入罪。谏诤的臣子自此被钳制住口,虽然有..木兀、..兜,谁又说这件事呢?”

皇帝看了疏章后大怒,下诏令谴责他是诽谤,叫他上殿诉述供词。在殿前的阙下用杖拷打,再次禁锢在诏狱中。

隆庆元年(1567)起用为故官。未上任,被提升为太常少卿。周怡陈讲新政五事,语言多讽刺中宫贵人。当时皇帝身边的人正在道上宴游,因此忤逆圣旨,被贬出任登、莱兵备佥事。给事中岑用宾为周怡诉讼冤屈,皇帝不采纳他的话。改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又被召封为太常少卿,未上任就死去了。天启初年,追赠谥号恭节。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一·刘昫
  卷六十一·志第十四·五行一上·脱脱
  越绝卷第十五·袁康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四·李心传
  卷一百五十一·杨士奇
  卷之八百八·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二·佚名
  补遗·江休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纪昀
   三、在学校的生活·林语堂
  第10章 迁都到洛阳·冯玉祥
  完颜永成传·脱脱
  丁玉传·张廷玉
  ●跋·袁守定
  卷三十七·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芸子·唐圭璋

      芸子字耘叟,号芳洲,昭武人。   木兰花慢   秋意   占西风早处,一番雨,一番秋。记故国斜阳,去年今日,落叶林幽。悲歌几回激烈,寄疏狂、酒令与诗筹。遗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难留。   嗟休。触绪茧丝抽。旧事续何由。

  • ●千金记目录·沈采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遇仙第三齣 省女第四齣 励兵第五齣 抱怨第六齣 推食第七齣 招集第八齣 受辱第九齣 宵征第十齣 投阃第十一齣 受骗第十二齣 入关第十三齣 会宴第十四齣 夜宴第十五齣 代谢第十六齣 

  • 卷二百八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七桑类五言古采桑度         【晋】乐 府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种桑诗         【宋】谢灵运诗人陈条柯亦有羙攘剔前修为谁故后事资

  • 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刘禹锡更衣曲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一作如何其夜】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渡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桃

  • 卷二十·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二十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暗惑【第十一○十四条前後有序跋】夫人识有不烛神有不明则真伪莫分邪正靡别昔人【一无人字】有以髪绕炙误其国君者有置毒於胙诬其太子者【一有矣字】夫髪经炎【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焦竑

      兵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兵部侍郎徐公垕傳   兵部侍郎胡公子昭神道碑(薛甲)   兵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墨麟傳   兵部左侍郎盧淵傳   兵部右侍郎李衡傳   兵部左侍郎錢塘柴公車墓誌銘(王直)   兵部

  • 学史卷九·邵宝

    (明)邵寳 撰○戌【凡二十九章】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尉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

  • 提要·余允文

    (臣)等谨案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録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隠之建安人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载是书巻数与今本合朱彛尊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大典所载凡辨司马光疑孟者十一条

  • 三鱼堂剩言卷三·陆陇其

    阅左传文元年闰三月哀二十七年十一月辰在申昭二十年二月日南至哀十二年十二月螽知春秋时闰法差错最多所以杜预作长厯止就春秋日月考其节候最为有见孔疏论之亦最详后世乃欲以春秋验厯法或欲以厯法证春秋皆见笑于杜氏者

  • 卷九十七·佚名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优陀延王。第一夫人。名曰舍摩。常於如来及诸圣众。深信恭敬亲近供养。及常称赞如来功德。时王复有第二夫人。名为帝女。常怀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二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二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应知依止胜相胜语第一之二相章第四论曰。成立此识相云何可见。略说有二种。一成立自相。二成立因相。三成立果相。于中阿梨耶识为自相。一切染法熏习。

  •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希麟

    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middot;续音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middot;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middot;金刚顶真实大教王经三卷&middot;金刚顶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middot;金刚恐怖最胜心明王经一卷&middo

  • 李遐叔文集·李华

    四卷。唐李华 (约715—约774)撰。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 (今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天宝十一年(752)任监察御史,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又被擢为检校吏部员外郎。上元中召为右补

  • 寤言·陈澹然

    自新学行而文字革命之说作高明之士辄竞挹东西文术号召吾华于是自由革命流血之徒党派纠纷睅然鄙吾国数千年圣神建制伦常文字之大原谓举不足胜东西人之遗唾尝窃痛之夫天地之气机流动至今日极矣吾中国晚近政教之衰虽上圣

  •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陈景元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北宋陈景元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幼年出家访道,老归茅山,欲诵《大洞真经》。因原经文字讹谬,「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及茅山藏本比对隐书,辄撰音义,兼疏同异,粗解所

  • 春秋辑传·王樵

    十三卷。宗旨一卷。春秋凡例二卷。明王樵撰。《春秋辑传》以朱熹之说为宗,并博采诸家,附以己意论断。《宗旨》凡三篇,皆举诸儒论《春秋》精要之语而录之。后有附论一篇,乃王氏论三传本末。评三传优劣之语。王氏认为,今本《

  • 御纂性理精义·李光地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曰《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四年八

  • 明报应论·慧远

    《答桓南郡明报应论》的简称。东晋释 慧远撰。为中国早期佛教阐述因果报应论的文章。强调 因果报应是“自然感应”、“必然之数”,是人生的必然规 律,“虽欲逃之,其可得乎?”认为灵魂(神)是因果报应 的主体承受者,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