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谷传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后,改为春坊司直郎,不久升为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后,开讲经筵。杨士奇推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四人侍奉皇上讲读。正统十年(1445),他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
景泰初年,他升为尚书,兼翰林学士,仍掌内阁事务。英宗将回来时,迎接的礼仪太薄,千户龚遂荣投书给高谷,说礼仪应当隆重些,可以援引唐肃宗迎回太上皇的故事。高谷把它装在衣袖中带入朝廷,拿出来给群臣看,说“:武夫尚且知礼,何况儒臣呢?”众人都称赞他说得好。胡氵荧、王直想报告皇上。高谷说:“迎接之礼已经重又议上去了,皇上久没下决定。如果又呈进这封信,使皇上知道朝野同心,这可能也是一助。”都御史王文认为不可。后来言官把这书信奏了上去。皇上质问从哪儿得来,高谷回答说“:从臣这儿。”随即他上书恳请皇上照龚遂荣的建议办。皇上虽然没有听从,但也不加罪。
二年(1451),高谷升为少保、东阁大学士。更换太子后,他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支给二职俸禄。应天、凤阳受灾,命高谷祭祀三个祖陵,赈济贫民。七年,他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有七人,他们之间意见多不合。高谷清明正直,所持的意见也正。王文是高谷所推荐,却屡次排挤高谷。高谷多次请求解除机要职务,皇上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因忤逆权贵要人被判死罪,高谷力救,结果他只受到薄惩。陈循和王文陷害考官刘俨、黄谏,皇上命礼部和高谷复阅试卷。高谷极力说刘俨等人无私,并说:“权贵子弟与寒士竞争,本已不可,何况他们不安义命,想因此而陷害考官呢?”皇上于是赐陈循、王文的儿子考中,只黜退了林挺一人,这事得以过去了。
英宗复位后,陈循、王文等人都被责备斥出,高谷也因病辞职。英宗觉得高谷是长者,对廷臣说:“高谷在内阁时,议迎驾之礼和南宫之事,曾对朕有帮助。赐给他金帛袭衣,派给驿船送他回去。”不久又赐给敕书奖励。
高谷辞职之后,杜门谢绝宾客。有人问到景泰、天顺年间的事,他总是不回答。天顺四年(146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岁。
高谷身材英俊,喜欢朴素,虽然官当到台司之职,但家中仅是破屋瘠田而已。成化初年,赠予他太保,谥文义。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二·地理七·张廷玉 卷十一·常璩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蔡东藩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六·乾隆 建康实録卷一·许嵩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老舍 卷之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清波别志卷一·周煇 第二十八章 終了·林语堂 马怀素传·刘昫 任圜传·欧阳修 卷五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