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永顺土司传

永顺,是汉朝的武陵、隋朝的辰州、唐朝的溪州之地。宋朝初年,此地称为永顺州,嘉..中年时,溪州刺史彭仕羲叛乱,朝廷派大军压境,彭仕羲投降。熙宁中年,该地修筑了溪州城,皇帝给此城赐名为会溪。元朝时,彭石潜将该地私自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洪武五年(1372),永顺宣慰使汪伦和堂崖安抚使月直派人送缴了伪夏王朝给他们颁发的印章,皇帝下诏给他们赏赐有花纹的绮衣。于是,便在此设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隶属于湖广都指挥使司。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统领三个州:南谓、施溶、上溪;统领六个长官司:腊惹峒、麦著黄峒、驴迟峒、施溶溪、白崖峒、田家峒。九年,永顺宣慰彭添保派其弟弟彭义保等向朝廷进献马匹和土产,皇上按他们的等级各赏赐给他们不同的衣服和钱币。从此以后,他们每三年进贡一次。永乐十六年(1418),宣慰彭源的儿子彭仲率土官和部落酋长六百六十七人向朝廷贡献马匹。

宣德元年(1426),礼部认为永顺宣慰彭仲的儿子彭英将朝觐的日期延后了,请求皇上向他问罪。皇帝认为边远之人一定有风涛或疾病的阻碍才延期,因而不怪罪他们,给他们的赏赐仍跟以前一样。总兵官萧绶上奏说“:酉阳宋农里和石提峒的军民遭腊惹峒的长官谋古赏连年攻打抢劫,现今又波及到后溪。招抚他们时,谋古赏不愿意,乞求征调军队剿灭他们。”谋古赏听说后感到害怕,愿处罚人马以赎罪,这样朝廷才罢兵。正统元年(1436)皇帝任命彭仲的儿子彭世雄继承其父的职位。天顺二年(1458)皇帝向彭世雄征调土兵去会剿贵州的东苗人。

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请求征调永顺的军队去讨伐都掌蛮族人。十三年,因为讨伐苗人有功,皇帝命令给宣尉彭显英提散官一阶,按功劳给以奖赏。十五年减免了永顺的赋税。弘治七年(1494),贵州给皇帝上奏言平定苗人的功劳时,认为宣慰彭世麒等参与平定苗人有功劳。彭世麒乞求皇上提升自己的职务。兵部认为这不符合常例,请求皇上给彭世麒进品阶为昭勇将军,让皇上褒奖他,皇帝同意了。八年,彭世麒向朝廷进献马匹表示谢恩。十四年,彭世麒听到北部边疆常有外族入侵,请求朝廷同意他带土兵一万奔赴延绥去帮助讨伐。兵部讨论后认为不可这么做,因为他刚听从调遣去征讨过女贼人米鲁。不过,兵部对于彭世麒的忠心还是宣敕嘉奖,并赏赐给来奏事的人路费一千贯钱钞,还免除了彭世麒第二年朝觐皇上的任务。

正德元年(1506),皇上认为彭世麒从事征讨有功劳,赏赐给他红线织的金麒麟衣服,彭世麒进献马匹表示感谢皇恩。正德二年,彭世麒又进献马匹祝贺立皇后,皇帝命令按以前的惯例给予奖赏。五年,永顺和保靖两地的土司为争夺地盘互相攻打,几年也决定不下,于是上诉到朝廷。皇帝命令双方各罚米三百石。六年,四川的贼人蓝廷瑞、鄢本恕及其同党二十八人倡议在两川作乱,纠集了十多万乌合之众,自己称王,设置四十八个营,攻打城市,杀害官吏,影响传布到黔、楚两地。总制尚书洪钟等带兵征讨,攻打不下。不久,蓝廷瑞等人为官军所阻遏,粮食缺乏,便佯装听从朝廷的招抚,暗地里仍像以前一样抢劫。蓝廷瑞还将女儿嫁给永顺的土舍彭世麟,希望以此做缓兵之计。彭世麒假装答应,并与他们约定好婚期。蓝廷瑞、鄢本恕和王金珠等二十八人都来参加婚礼,彭世麟埋下伏兵把他们抓获,其余的贼人全逃散渡河而去。官兵追击围剿他们,生擒、斩杀及落水溺死的达七百多人。总制、巡抚把捷报传给朝廷,朝廷各按等差给予奖赏,论功者说这一战彭世麒立了头功。七年,有贼人刘三等从遂平奔向东皋,宣慰彭明辅和都指挥曹鹏等带土军追击。贼人仓猝渡河,落水溺死了二千人,被斩首的有八十多人。巡抚李士实将捷报上报给朝廷。皇帝命令给永顺宣慰格外加赏,并给彭明辅颁布赐爵的诏令。

正德十年(1515),辞官了的宣慰彭世麒向朝廷进献大木三十根,次大木二百根,并亲自监督运输到京城,他的儿子彭明辅也像其父一样进贡。朝廷赐诏令褒奖他们,并赏赐给进奏人一千贯钱钞。十三年,彭世麒向朝廷进献大楠木四百七十根,他的儿子彭明辅也进献大木给朝廷,以备朝廷搞营建时用。皇帝下诏把彭世麒提升为都指挥使,赏给绣有蟒纹的衣服三袭,不过仍让他辞官在家;给彭明辅授予正三品散官,赏给绣有飞鱼的衣服三袭,颁发敕令奖励他,仍然让他镇巡边疆地区,并设官宴犒劳他。此时,政策出自于掌权的幸臣,皇帝的恩泽都要去求取才能得到。这样一来,郴州的百姓都称颂彭世麒征讨贼人时的号令很严明,其土官彭芳等人也称颂彭世麒的功绩,乞求皇上赐给他蟒衣玉带。兵部认为不符合格例,才停止。彭世麒辞去奖赏,请求允许他立个坊,皇帝给该坊赐名为表劳。碰上保靖的两个宣慰争夺两江口,言词之间牵连到彭明辅,主事都商量是否逮捕彭明辅,治他的罪。彭明辅知道后便让蛮族百姓上奏他以前从征的功劳,全部辞去香炉山应得的升迁和奖赏,以换取不逮捕他,不治他的罪。兵部大臣商量讨论后就全停止了给他的升迁和奖赏。

嘉靖六年(1527),皇上在谈到擒获岑猛的功劳时,免除应该继承宣慰职位的彭宗汉赴京朝觐的任务,给彭宗汉的父亲彭明辅、祖父彭世麒加赏银币。二十一年,巡抚陆杰说:“酉阳与永顺两地的人因为采木而互相仇杀,保靖人又在两者之间煽惑,此成为地方上的祸患。”皇帝便命令四川、湖广的巡抚大臣去安抚或止息他们的仇杀,不使酿成战争。该年,朝廷免征永顺的秋粮。

嘉靖三十三年(1554)冬天,朝廷征调永顺土兵到苏州、松江两地协助剿灭倭寇。第二年,永顺宣慰彭翼南带兵三千人,辞官在家的宣慰彭明辅带兵二千人,都到松江会合。此时,保靖的军队在石塘湾打败倭寇,永顺的军队则出来拦击,倭冠逃奔到王江泾,全溃散了。此次战斗,保靖的军队功劳最大,永顺的军队次之,皇帝降旨奖励,各给他们赏赐银币,还给彭翼南赐三品官的服装。

在此之前,永顺的土兵进剿新场的倭寇,倭寇故意不出战,保靖的土兵被倭寇所诱急忙冲了进去,永顺的土官田..、田丰等亦争相进入,结果被倭寇包围,都战死了。有人说那是督抚大臣的战略战术不得当,致使永顺的军队再战再败。等到王江泾之战,保靖的土兵与永顺的土兵形成犄角之势进攻敌人,斩获敌人首级一千九百多个,倭寇大伤元气,便说这是东南地区的第一战功。此时,求功的人正得奖赏,于是彭翼南被授以昭毅将军,之后,又升任右参政管宣慰事,与彭明辅一起都得到皇帝赏赐的银币。保靖、永顺二个宣慰带兵打败倭寇后,其土兵开始骄横,对所经过的地方都施行抢劫,沿江上下地区的百姓都受其害。御史请求追究他们的罪,兵部讨论认为这些土兵新近刚立有功劳,急急地对他们加以惩罚,会丧失边远地区百姓的人心,不妨以责令约束他们就行了。并命令浙江、直隶必须加紧训练乡勇,以后不得轻易征调土兵。

嘉靖四十二年(1563),因为向朝廷进献大木再被论功行赏,彭明辅被加封为都指挥使,皇上赏赐给他绣有蟒纹的衣服,他的儿子执掌宣慰司事右参政;彭翼南被封为右布政使,皇上赏赐给他绣有飞鱼的衣服,并敕令奖励他。四十四年,永顺又进献大木,皇上下诏加赏给彭明辅、彭翼南二品官服。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东边战事棘手,朝廷征调永顺土兵一万人前去增援。永顺宣慰彭元锦原先请求自备衣服粮食听从调遣,不久又支支吾吾,有向朝廷要挟的迹象,朝廷就命令不再征调了。三十八年,皇帝赐给彭元锦都指挥的官衔,绣有蟒纹的衣服一袭,其妻汪氏也被封为夫人。四十七年,永顺进贡的马匹拖后了日期才到,皇上便减少了赏赐。兵部给皇帝上奏说“:先前征调宣慰彭元锦的土兵三千人去增援辽阳,时间已过去了半年,到边关的土兵才七百多人。”皇上命令追究主持军队者的责任。四十八年(1620)彭元锦进升为都督佥事。在此之前,彭元锦认为仅征调土兵三千不足以立功,愿意带一万土兵前往辽阳。朝廷嘉许他的忠心,加给他优厚的恩典。不久,朝廷用文书向他征调八千土兵,他仅拨三千土兵以敷衍了事,又给朝廷上疏说自己病了,被巡抚揭发罪状后,皇上降圣旨责问了他。彭元锦在此不得已的情况下带兵出发,抵达通州北部时,听说三路军队都被敌人打败了,他的土兵便大多溃逃了。这样一来,巡抚徐兆魁给朝廷上奏说:“征调永顺的军队八千人,费用花去十万多,现今全逃散了,这是毫无益处的浪费。”朝廷便停止从永顺征调军队了。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三 武帝下·姚思廉
  宋本纪下第三·李延寿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李延寿
  卷三百十九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卷三十 端拱二年(己丑,989)·李焘
  外篇 疑古第三·刘知几
  卷七十·谷应泰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今言序·郑晓
  列传卷第二十 高丽史一百七·郑麟趾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六 抄碑的方法·周作人
  ●跋·刘衡
  第二章 武则天过了把“皇帝瘾”·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隆吉集补钞·吴之振

    梁栋哀毗陵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孤臣守土轻

  • 李群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群玉,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字文山。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因献诗于朝,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有《李群玉诗集》黄 陵 庙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云边, 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 古碑无字草芊芊

  • 卷六十九·列传第七·太祖诸子·脱脱

        ◎太祖诸子   宗隽(本名讹鲁观) 宗杰(本名没里野) 宗强(本名阿鲁) 爽(本名阿邻) 可喜 阿琐 宗敏(本名阿鲁补) 元   太祖圣穆皇后生景宣帝、丰王乌烈、赵王宗杰。光懿皇后生辽王宗干。钦宪皇后生宋

  • 卷一一九 宋紀一·司马光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四年。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四二O年)   春,正月,己亥,魏主還宮。   秦王熾磐立其子乞伏暮末為太子,仍領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赦,改元建弘。   宋王欲受禪而難於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外记注  ○庚午。吉林将军长顺奏、三姓副都统福魁、现在督办开矿事宜。请暂缓陛见。得旨、福魁已有旨令来京

  • 卷四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五      宋 苏辙 撰孟尝君列传第二十二孟尝君名文姓田氏父曰靖郭君婴齐威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自威王时婴任职用事与田忌将而救韩伐魏矣宣王二年复与田忌孙膑将而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纪昀

    列传唐 【六十四】○唐六十四杜黄裳 裴垍李藩韦贯之【澳 绶温 萧佑】 裴度【识谂】杜黄裳裴垍李藩韦贯之裴度△杜黄裳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 【按旧书作京兆杜陵人】 擢进士第又中宏辞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

  • 金佗稡编卷二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二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二淮西辨绍兴十一年八月九日甲戌臣寮上言伏见枢密副使岳飞蚤称敢毅亟蒙奬拔不十年间致位三孤且复使之握重兵居上游其所委付可谓重矣而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

  • 外集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宏 五峯先生 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自幼志於大道尝见杨中立於京师又从侯师圣於荆门而卒传文定之学晚岁尝被召旨不幸寝疾不克造朝而卒 先生优游南山之下余二十

  •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佚名

    【提要】 齐国是战国中的强国,曾一度打算与秦国东西称帝,是有实力与秦国对抗的少数大国,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对于合纵派来说,是一定要争取的国家,所以无论是陈轸、还是苏秦,都不费口舌地说服齐宣王加入联合抗秦的阵营。 【

  • 尚书集传或问卷下·陈大猷

      説命上  林氏曰古者祖有功宗有德创业之有功者祀以为祖守文之有德者祀以为宗其庙皆百世不毁商立庙制所祖者汤所宗者太甲太戊武丁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髙宗其制至汉犹存髙祖世祖皆为一代之祖前汉以文帝为太

  • 第七·佚名

    △三法品第三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於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龋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

  • 卷第一百八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之三若修空彼无愿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拨无去来二世。及说无未来修者意。欲显有去来世亦有未来修故作斯

  • 卷第二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名号品第七之余 【论】三举世界名色者世界名金色为明金体白净无染举之况喻法身无性体无垢

  • 筹海图编·胡宗宪

    十三卷,约二十六万字,图一百一十四幅。旧题胡宗宪撰。明代论沿海边防地理类兵书。明代郑若曾撰有《海防图论》一卷,后扩编为《万里海防图说》二卷。《筹海图编》多取材于此书。题明胡宗宪辑,实出自幕僚郑若曾之手。记

  • 守弱学·杜预

    讲述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