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广南土司传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高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

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任命土官侬郎金为同知。十八年,侬郎金前来朝觐皇帝,皇帝赐给他锦绮和钱钞。二十八年,都指挥同知王俊奉命率领云南后卫的官军到达广南,筑城墙建卫所。侬郎金的父亲侬贞佑自己不安分,聚众占据山寨抗拒官军的戍守。王俊派人招抚他,他不服从,时常埋伏在草莽中抢劫别人,并窥探官军的进退行止。王俊便派遣指挥欧庆等人分兵攻打各村寨,自己准备去捉拿侬贞佑;同时他又派兵守住小道,以切断有人对侬贞佑的救援。各寨子都被攻破后,众人溃散,侬贞佑形势穷促被擒。王俊将其戴上桎梏押送到京城。朝廷将侬郎金从同知降为通判。

永乐六年(1408),富州的土知州沈纟玄经向朝廷入贡,正碰上仁孝皇后丧亡,沈纟玄经奉香币向仁孝皇后致祭。宣德元年(1426),土官侬郎举来京城朝觐皇帝,进献贡马。

正统六年(1441),广南贼人阿罗、阿思等行抢劫,朝廷命令总兵官沐昂等招抚他们。此时富州土官沈政与侬郎举互相攻讦,各纠集众人侵犯对方领地,皇帝命令沐昂等前去审核处理。七年,沐昂上奏说,二人叛逆朝廷没有事实根据,但二人有矛盾,相互妄向朝廷上奏攻讦对方才是实情。兵部请求追究沈政等人的罪行,皇帝认为他们是蛮族人而宽恕了他们。沈政与侬郎举之间互相仇杀已有十多年了,此时官军正在征讨麓川,慑于兵威而不敢轻举妄动。不久,侬郎举因跟官军从征有功,升为同知。他死后没有子嗣,四门的舍目便共同推举侬文举掌管同知事务。侬文举也屡次立有战功。万历七年(1579),授予侬文举同知职位。侬文举的儿子侬应祖在跟随官军征讨三乡的过程中,亲自抓获贼人首领,皇帝下诏赏赐给他白银一百两。播州之役,朝廷从侬文举处征调军队三千人去征讨寻甸的叛目,父子俩都立有功劳,朝廷赐与他们四品官服。

侬氏自从侬文举依靠四门舍目的推举和拥戴得以授受官职以来,后来侬氏的后人承袭或替代官职都必须依靠四门舍目。土官的政策出自四门舍目,而租税仅取十分之一。此地道路险峻多瘴气,知府又不到该地来,官印全由临安指挥一个人掌管。指挥一出去,官印就封存在一个室内,一进去取印,则必有瘟疫死亡的事情发生。万历末年,知府廖铉到临安躲避瘴气,将官印交付给同知侬仕英的儿子侬添寿。侬添寿死后,他的家奴将知府印和经历司印窃取后逃走,不久这些印信全归还到侬添寿的族叔侬仁祥的手上。这时侬仕英的亲弟弟侬仕獬按惯例可以承袭其兄长的官职,于是侬仕獬去侬仕祥处索讨官印。侬仕祥不给,将侬氏家族的领地献给泗城土官岑接,并与岑接联姻构兵消灭了侬仕獬一家。等到侬仕祥死后,他的儿子侬琳将知府印送给岑接,而经历司印则被侬琳的弟弟侬琼所占有。巡抚王懋中调遣军队前去问罪,侬琼害怕,将经历司印交还给通判周宪,而岑接也将知府印拿出来献给官府。此时军队刚到达广南境界,听到官印已经回归的消息后王懋中便急忙将军队调遣回去。朝廷大臣讨论后认为应治廖铉擅离职守和守巡失抚之罪,而侬琼、岑接已经表示服罪,就不再追究了。皇帝下诏认为这意见可行。不久,侬绍汤兄弟俩为争夺官位的继承权,各纠集交趾的军队和战象将该地焚烧抢劫一空。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班固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张廷玉
  卷八十一 晉紀三·司马光
  第十九回 强胡内乱列部纷争 逆迹上闻储君被废·蔡东藩
  ◎卢英被捕还要”面子”·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吕思勉
  第三七七出示同治七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九--一三·佚名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丁曰健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三 母子之间·溥仪
  刘义传·欧阳修
  王正言传·薛居正
  216.张世杰死守厓山·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秦简夫

    (正末同卜儿、小末尼上)(正末云)自家李茂卿。则从买了扬州奴的住宅,付与他钱钞,他那里去做甚么买卖,多咱又被那两个光棍弄掉了。败子不得回头,有负故人相托。如之奈何?(小末尼云)父亲,您孩儿这几时做买卖,不遂其意,也则是生来

  • 卷九·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九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晁无咎画山水扇 前生阮始平【晋阮咸为始平太守顔延之五君咏曰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盖谓咸也无咎亦数补外云黄鲁直诗前身邺下刘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今代王摩诘

  • 卷五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蒋防蒋防义兴人官右拾遗元和中李绅荐为司封郎中知制诰进翰林学士李逢吉逐绅因出防为汀州刺史集一卷今存诗十二首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巳去龙楼

  • 卷七十九·志第五十五·食货三·张廷玉

        ◎食货三   ○漕运 仓库   历代以来,漕粟所都,给官府廪食,各视道里远近以为准。太祖都金陵,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道近而易。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

  • 卷二·孙盛

    武帝泰始元年。〔时魏刻薄奢侈,欲矫以仁俭。武帝令曰﹕“殿前织成帷不须施也。”(孙盛《晋阳秋》《御览》700)P.103时有司奏﹕御牛青丝靷断,以青丝为亲靷。诏可以青麻代之。(孙盛《晋阳秋》《御览》814、898)P.103泰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杨士奇

    宣德四年夏四月丙子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宁王榷奏曰臣切念 祖宗积德之厚 父皇创业之艰立法垂训以传万世锡子孙保全之福为宗室久安之计宣德元年八月江西布政司移文谓 太祖高皇帝子孙以禄米定品级臣不胜惶惧伏

  • 一〇 秃先生是谁·周作人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民国元年用文言所写的,登在《小说月报》上面,经发见出来,在杂志上转载过,虽然错字甚多,但总之已有人注意了。不过这里发生一个误解,有好些人以为秃先生就是三味书屋的主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鲁迅在书房里

  • 咸通·周绍良

    №咸通001【盖】失。【志文】(上残)大夫使持节昭州诸军事守昭州刺史上柱国、□□(下残)议郎守京兆府昭应县尉李郓撰并书(上残)曾祖玉,左骁卫大将军;王父日用,左武卫大将军,先(下残)王府兵曹参军;先夫人冯氏;妻元氏,敕封

  • 高元海传·李延寿

    高元海,多次升迁,官至散骑常侍,却愿意独处山林之中,研读佛家经典,文宣帝准许了他的请求。他住进林虑山寺院,过了两年,与尘世隔绝。但志向不坚,又上表请求回朝任职。他仍任原来的官职,便纵情饮酒,肆意享乐,纳了许多姬妾侍女。又升

  • 困知记三续 凡三十六章·罗钦顺

    一、“人心,人欲。道心,天理。”程子此言,本之乐记,自是分明。后来诸公,往往将人欲两字看得过了,故议论间有未归一处。夫性必有欲,非人也,天也。既曰天矣。,其可去乎!欲之有节无节,非天也,人也。既曰人矣。,其可纵乎!君子

  • 第七章 22·辜鸿铭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其如予何?”辜讲有一次孔子遭到敌人(桓魋)对他人身的极大威胁,有人听到孔子说:“既然老天赐予我道德和智慧的力量于一身,那人对我又能怎么样呢?”

  • 卷五·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五周易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右中允【臣】朱良裘王弼注曰相临之道莫若説顺也朱子本义曰地临于泽上临下也教之无穷者兑也容之无疆者坤也【臣】

  •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佚名

    ——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2)。伍举娶于王子牟③。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④,而言复故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無我無人唯一法界.法爾一擧全法界擧.阿賴耶識具一切種.法爾全轉而後識轉.   堂下觳觫堂上不忍.孺子入井今人惻隱.法爾萬物一體.現見自他不異。是故爲人   之學是菩薩學.本乎大悲.因於菩提.而竟於方便也。大悲爲根本.非自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八◎问曰。何故禅中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中。尽立解脱耶。答曰。以禅是粗现见了了故。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是细

  • 卷第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八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明秀水居士姚舜渔校缉第七门○功成果登正觉  相好妙用神通(凡四品)。○法身品○三身四智了然明  ○五眼六通无不具三身金光明最胜王经云。一切如来。有三

  • 雪關和尚語錄卷二·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虎跑語錄崇禎丙子春,司理海岸黃公、中丞集生余公,洎武林眾縉紳居士,請師于虎跑定慧禪寺結制。開堂,師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氤氳結而地天交泰,盤旋覆而海嶽春融,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前星朗耀、后嶽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