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耒 夏日十二首
    谢守常搜句,陶潜亦效官。
    傍溪分水细,过巘得天宽。
    布种随蔬陇,寻香到药栏。
    野装儿稚笑,绳屦鹿衣冠。
    【卷19】
张耒 夏日十二首
    久与山川约,那无风月情。
    经营原阔 
- 宋郑樵氏以闳通之学思欲极古今之变防通于一仿歴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杂録为纪为谱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罗天人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首尾相属用功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髙自称许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 
-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九	【起乙巳宋明帝泰始元年魏文成帝和平六年 止己未宋顺帝昇明三年四月魏孝文帝太和三年正月】凡十四年有奇	表例说	见第四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九>	 
- 林琴南致蔡孑民书云:“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与公别十余年,壬子一把晤,匆匆八年,未通音问,至为歉仄。辱赐书以遗民刘应秋先生遗著属为题辞,书未梓行,无从拜读,能否乞赵君作一短简事略见示,谨撰跋尾归之。呜呼,明室敦气节,故亡国时殉烈 
- 宇文庆,字神庆,宇文神举的兄弟。性情深沉,有才识和度量,从小以聪明敏捷被人们称誉。他最初在东观读书,涉猎大量文史经典。过些时候他对别人说“:读书能够认识人的姓名就行了,怎么能长久地从事笔墨生涯而成为腐儒呢?”当时,文州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八选举考【二】举士康熙二年停止八股文体乡会试以策论表判取士分为二场第一场试策五道第二场四书论经论各一篇表一道判五条直省学政亦以策论考试生童三年更定科场试题乡会考试自甲辰年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二上	朱批许容奏摺	雍正三年五月初六日陕西粮盐道仍带监察御史【臣】许容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一介庸材叨荷	殊恩畀以粮盐重任【臣 
- 元 史伯璿 撰中庸第十二章 辑讲问章句云然其理之所以然则隠而莫之见也则似乎费外别存个隠要之鸢飞鱼跃则道体昭著又岂终隠而不可见耶所以先生于鸢飞鱼跃之下只云以此证用之费而体之隠在其中説得大段分晓饶氏曰章句 
- 【经】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酋,同盟于柯陵。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九月辛丑,用郊。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 
- 如是我闻,一时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无色等想。於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之所游戏密严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声闻缘觉所行之境。与诸修习胜瑜伽者,十亿佛刹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摧一切外道异论菩萨摩诃萨。 
- 第三等一切佛回向。长行亦二。先位行后位果。前中亦三。初标名者。若准次文。但等三世诸佛回向之道准下亦等善根。故文云如过去佛所行一切善根。我亦如是故。本业亦。云三世诸佛法一切时行。兼显无间故。下文云。与妻 
-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观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 
-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周姬姓。起武王己卯。止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合八百六十七年。世尊乃第四主昭王时生。故今断自昭王甲寅起。止赧王乙巳。历三十四主。共七百七十二年。甲寅 昭王二 
- 《老子》的注释。注者不详。或说为东汉张道陵撰。现仅存敦煌莫高窟所出六朝写本残卷。它 把道教精神与儒家思想、灾异报应结合起来解说《老 子》,如主张长生成仙说,强调去邪守真道;宣扬天神、 忠、孝、仁义;相信食气、 
- 一气初判,二仪肇彰。设四时以成象,布六壬以配方。吉凶本末之端,生于好恶;祸福推移之始,造用柔刚。
此论阴阳之理,言六壬本于太极两仪、阴阳统一之理而设,可象万物之情,信而有征,神验有准也。 
- 《医津一筏》一卷,一名《医津筏》,国朝江之兰撰。以经文为主,而分条疏论于后,本社藏有 别本,名《内经释要》,内容从同,惟自序末少九十字,及标题下无辑校者姓名,度系翻印时所改 易删节,因第一集《医经秘旨》刊行后,有 
-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法镜经、甘露鼓经、多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将法分别为四品,即:界法、处法、缘生法、处非处法等。若了知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知者则为愚人。佛在祇园,阿难请问世间所有惊怖等事,愚人所 
- 全一卷。唐代裴休集录于大中十一年(857)。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裴休集录亲闻断际禅师希运之法要,间记其月日。由本书得以窥知宋代崄峻禅风之渊源。卷首有裴休之序,末附禅师之宛陵录一卷。然景德传灯录卷九所收之黄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