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纍传

陈蠧,字彦纯,合肥人。父亲陈闻,以义兵千户归顺太祖,累任都指挥同知。陈蠧承袭父职。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蠧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陈蠧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征讨越..,讨伐建昌反叛的番人月鲁帖木儿,翻过梁山,讨平天星寨,攻破宁番诸蛮人。又征讨盐井,而攻打卜水瓦寨。贼人势力很盛,陈蠧率领中军,贼人把他们围了数层。陈蠧下马射敌,足部受伤,他裹伤再战。从上午十点战到下午五六点,全师而还。他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趟过打冲河,找到近道,做浮桥渡部队。部队过完后,他拆掉浮桥,向士兵们表示不再回头,接连作战击败了贼人。他又会同云南兵征讨百夷有功,升为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

建文末年,他升为右军都督佥事。燕王部队进逼时,他受命总管舟师防卫长江。燕王兵到浦口,陈蠧以舟师迎接并归降,成祖于是渡过了长江。成祖即位后,封陈蠧为平江伯,食禄一千石,赐给诰券,世袭指挥使。

永乐元年(1403),命陈蠧充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将四十九万多石粮食输运到北京和辽东,遂在直沽修建可容一百万石粮食的仓库,筑天津卫城。在此之前,运粮船航行海上,岛上居民害怕运粮兵,多躲藏起来。陈蠧招他们出来,令互相贸易,给价公平,人民都很方便。运粮船回来时,正值倭寇侵犯沙门岛,陈蠧追击到金州白山岛,将他们的船只焚烧殆尽。

九年(1411),命他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之兵捕捉海寇。海水上涨,海堤毁坏,从海门到盐城达一百三十里。陈蠧受命以四十万士卒修筑,修建了捍潮堤一万八千余丈。第二年,陈蠧说:“嘉定滨海之地,江河会流,海船停泊在这里,没有高山大陵可依。请在青浦筑一座土山,周长百丈,高三十余丈,在上面建..望楼,作为标志。”建成之后,皇上赐名为宝山,还亲自写文章以记其事。

宋礼治理好会通河后,朝廷建议罢海运,仍以陈蠧总管漕运。他建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开始时运二百万石,以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国家用度因此富足。当时江南漕船到达淮安后,都是陆运过坝,过淮河到达清河,所费劳力和财物很大。十三年(1415),陈蠧采用故老的意见,从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开凿二十里长的水渠,叫清江浦,引导湖水入淮河,修筑四座闸门,依时放水。又沿湖十里筑堤来引船,这样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费用不少。后来又疏浚徐州到济宁的河道。又因吕梁洪险恶,在它的西面另开一条渠道,设置两座闸门,蓄水以开通漕运。还修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连通大江。又修筑高邮湖堤,在堤内凿渠四十里,以避免险恶的风涛。他还从淮安到临清,根据水势设置了四十七座闸门,在淮上建造常盈仓四十区,在徐州、临清、通州也都设置了仓库,以便于转输。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又沿河堤凿井种树,以方便行人。他的规划,都精密而有远见。他身任漕河事务三十年,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建议。

仁宗即位这年的九月,陈蠧上疏提出了七项建议:一说南京是国家根本,乞请严整守备力量;二说推举人才应进行核实,不能只论资格,选择公正的朝臣分巡天下;三说每年天下所输运的粮饷,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州、松江等府都离北京很远,往返一次需要一年多,上欠公租,下妨农事。请求令这些地区只转运到淮安、徐州等处,再令官军接运到北京。另外,快船、马船所载不过五六十石,每船只用官军即已足够,而有关官员又添差军民来递送,他们聚集听候,致使有的受冻挨饿,请予罢除;四说任教职的多不称职,请进行考核,将不称职者黜退,选俊秀之才补为生员,而军中的子弟也准他们入学;五说军人有逃亡,请查明老病的人,以其子弟来代替,逃亡的要追捕,绝户的验明后删除;六说开平等处是边防要地,守兵虚弱,粮食不足,请挑选并训练精锐之士,屯田和驻守兼务;七说漕运的官军,每年北上,回来后又要修船,终年劳苦,所属卫所又在他们空闲之时,派给杂役,使他们加倍受困,请加以禁止。皇上看完奏章后说“:陈蠧的建议都很对。”下令所在部门从速实行。皇上于是颁敕令嘉奖他,不久赐给他证券,世袭平江伯。

宣宗即位后,命他守淮安,仍总督漕运。宣德四年(1429),陈蠧说:“济宁以北,从长沟到枣林的河道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浚,半个月可以完成。”皇上念陈蠧长年辛劳,命尚书黄福前往一同经理。六年(1431),陈蠧说:“每年运粮动用十二万军人,连年劳苦。请在苏州、松江等府和江西、浙江、湖广另外签发民丁,另在士兵较多的卫所签发士兵,共二十四万人,分番轮流运输。另外,江南的百姓,运粮到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耽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州、松江、安庆的士兵,每年驾空船到淮安运粮。如果让江南的百姓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由官军运送到北京,根据里程付费并付给耗米,这样则军民都方便。”皇上命黄福和侍郎王佐讨论实行。改民运为兑运,就是从这里开始。八年(1433)十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当初,陈蠧因疏浚河道有德于民,百姓在清河县为他立祠。正统年间,朝廷命有关官员春秋时致祭。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张廷玉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赵尔巽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赵尔巽
  卷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司马光
  1944──中華民國三十三年甲申·郭廷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第二一佥禀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一一○八-一·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七·允秘
  三皇纪·张居正
  七十二、女学生素描·包天笑
  第三计划·孙中山
  卷八·佚名
  暮年有感·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醉扶归〗(老旦同旦上)(老旦)瓦铛相对煮蓬蒿,又当围炉省炭烧。(旦)屋上由他雪飘摇,使不得我安贫耐苦的人知道。(老旦)我娘儿两个,自从被盗之后,借了那注狠债回来,不觉已是三冬时候,银子还不曾用完,那讨债的人儿,已曾来过数次了。怕的

  • 第十六折 北朝复地·冯梦龙

    【仙吕引小蓬莱】[小净引众上]羞记从前狼狈,看这番重整旌旗。提刀上马,如汤化雪,谁敢争持?[集句]匹马今朝不少留,赎取沙场万髑髅。但使龙城飞将在,黄河不用更防秋。俺兀术自起兵以来,未常有败,近日被岳飞这厮,杀得俺望风瓦解,认帜

  • 卷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冦莱公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太平兴国中进士淳化五年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干兴初贬雷州司户徙衡州司马卒仁

  •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宋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乙酉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官恭代分献○升大理寺左少卿牛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升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南京兵部尚书孙矿以水灾自劾乞免得旨慰留○起原任都察院右副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九、孔子五十学易辨·钱穆

    《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条解者,从来不一。《易乾凿度》云:“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作《十翼》。”田艺蘅《留青日札》云:“此言五十,即《乾凿度

  • 各省外海战船总略·佚名

    查各省设立外海战船,丈尺不同、名色各异;要皆随江海之险、合驾驶之宜,以供巡防操演之用也。其修造定例,康熙二十九年题准:自新造之年为始,届三年准其小修,小修后三年大修。再届三年,如船只尚堪修理,仍令再次大修;如不堪修理,该督

  • 李植楡·周诒春

    李植楡 字鸿飞。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父厚贵。任上海中华邮务总局邮务官。永久通信处。上海麦根路十一号松江稽核分所。已婚。子二。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圣芳济书院。万国公学。任上海基督学校教员。上海及牛庄海

  • 春秋左传原目·杜预

    春秋左传原目春秋经传集解隐公第一【音义】【解佳买反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卷杜氏合而释之故曰经传集解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子母声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隐第一此不题左氏传公羊谷梁二传既显姓别之此不

  • 卷三·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三     明 王樵 撰大禹谟孔氏曰禹称大大其功谟谋也○许氏曰三谟皆陈于帝舜之前乃舜典之别篇禹谟自格汝禹以下舜晚年事以禹王天下故在臯益之前○呉才老谓此书不专为

  • 五  七患·墨子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2),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3),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译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ldquo;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rdquo;佛告阿难:&ldquo;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 蕤呬耶经卷中·佚名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 诏译摩诃曼荼罗品第七次于晨朝时。自应念诵。著新净衣。于曼荼罗所用真言。先须熟诵。诣于彼处。先以办事真言。持诵香水散洒。还以此真言持诵五色绳。得好瑞相方可合绳

  • 唐代传奇·佚名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专集,题为《传奇》,宋以后人遂以“传奇”概称唐人小说。唐代传奇的兴盛和发展,首先是由于城市经济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产生了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引起了唐代文人写作传奇的兴趣。其次,

  • 儿易内仪以·倪元璐

    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 (1593—1644) 撰。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二年 (1622)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明亡后殉难。后来,清顺治帝赐谥为“文贞”。元璐善书法绘画,除此书

  • 汉武故事·佚名

    《汉武故事》二卷,《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作者不详。《旧唐书·艺文志》入乙部起居注类,《新唐书·艺文志》书名作《汉武帝故事》。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于作者始称“世言班固撰”,故《宋史·艺文志》从之,径

  • 通鉴答问·王应麟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 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等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