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元杲、阮弘道传

杨元杲、阮弘道,都是滁州人,世代都是文人。跟随太祖渡江,同时担任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与陶安等人更番掌行机宜文字。元杲任郎中在金华擢理军储,弘道也在同年任郎中跟从大都督文正镇守南昌,都立功。二人和太祖有故交,又爱好文学,练达政体,而元杲考虑问题更为周密。太祖曾经说“:文臣从渡江,掌簿书文字,勤劳十余年,还没有超过杨元杲、阮弘道、李梦庚、侯元善、樊景昭的。”以后,元杲历任应天府尹,弘道历任福建、江西行省参政,都死于任上。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宋濂
  卷第二百一十六·胡三省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佚名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二三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办理应毁书版折·佚名
  卷二十三·鄂尔泰
  卷之八十七·祁韵士
  十国春秋卷九十三·吴任臣
  丁大全传·脱脱
  耶律古昱传·脱脱
  选举三·徐松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文妻·唐圭璋

      文,秀州人,太学生。彤管遗编云:妻孙氏。   忆秦娥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 曾乾曜·唐圭璋

      丑奴儿   蓦地厮看时。赤怕那、迪功郎儿。气岸昂昂因权县,厅子叫道,宣教请后,有无限威仪。   先自不相知。取奉着、划地胡挥。甚时得归京里去,两省八座,横行正任,却会嫌卑。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八)·陈寅恪

    抑更有可附论者,有学集壹叁东涧诗集下“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之三十七及三十八云:夜静钟残换夕灰,冬缸秋帐替君哀。汉宫玉釜香犹在,吴殿金钗葬几回。旧曲风凄邀笛步,新愁月冷拂云堆。梦魂约略归巫峡,不奈瑟琶马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弘治五年四月辛丑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癸卯琉球国中山王尚真遣正议大夫梁德等来贡赐王锦叚等物赐德等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西宁卫静宁寺番僧完卜锁南巴藏等外夷好地平等族番人南哥容中等来朝贡佛像方

  • 绥冦纪略卷七·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开县败杨嗣昌常徳武陵人也与父鹤先后举进士天启中逆珰魏忠贤兵部尚书崔呈秀用事鹤以南贑巡抚放为民嗣昌为户部郎移病父子皆龃龉归楚人多称之烈皇帝立僇大憝大学士黄立极在内阁

  • 第十四卷 清举人 (五)·缪荃孙

    [咸丰辛亥科] 江宁府 汪达元 江宁人。 傅遇年 江宁人。 姜若照 江宁人。 程 燮 江宁人。 兰恩绂 江宁人。 张维

  • 显庆·周绍良

    №显庆001【盖】失。【志文】大唐故公子长孙白泽墓志铭并序公子讳白泽,雍州新丰人也。启胄蝉联,焕乎青简;开基昭晰,载炳缇油。曾祖澄,魏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义门郡开国公,器识弘达,风扃开济,清贞秉志,直亮居

  • 卷五·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五宋 杨侃 辑请间【文帝纪 爰盎十九】代王至渭桥羣臣拜谒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师古曰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三礼部祠祭清吏司大祀四凡祭社稷之礼崇建社稷坛於端门之右为坛二成上敷五色土如其方色岁春祈秋报皆以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之神以后土句龙氏后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二月2月1日○朔丙子,領議政洪暹謝病免,以朴淳爲領議政。○以直提學柳成龍陞拜同副承旨,沈義謙爲咸鏡道觀察使。○兵曹判書李希儉卒。希儉拙直無機變,遇事不避夷險。初不爲人知,久在常調,晩登臺省。以

  • 卷二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八    宋 黄伦 撰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无垢曰纣反先王之政而天下乱武王反纣之政而天下治反纣之政岂用武王私意哉一由商

  • 卷一百五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八存旧礼记正义第四十八昔者舜作五之琴【乐记】考异古本经昔者舜作下有为字足利本同补遗宋板疏本是第二【一叶右九行】二作三 辞未得见也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教授品第十五   釋曰.已說菩薩隨修.次說如來教授.偈曰.   行盡一僧祇 長信令增上. 衆善隨信[一]集 亦具如海滿。   釋曰.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者.若諸

  • 天台菩萨戒疏上·明旷

    天台沙门明旷删补(草书灭法传者须真)佛性常住教起从缘缘宜不同故义有广略。或引众释以显异。或破今古验非圆。或以绮饰引文才。或存肤质成深致。莫非为彰教旨四悉适时也。今随所欲直笔销文取舍有凭不违先见。则以天台

  •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韩愈

    韩愈撰魏仲举编宋魏仲举编。仲举,建安人。书前题庆元六年刻於家塾。实当时坊本也。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迄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补注五十家、广注五十家、释事二十

  • 星经·甘德

    《星经》,记星象之书。一名《通占大象历星经》,是中国古代署名甘公、石申的天文星占著作。本书渊源甚早,流传演变亦甚久。今存本题“汉甘公石申著,南昌李溶校”,或不记撰人姓氏。所传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明程荣等3

  • 法集经·佚名

    六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上楼阁妙宝台上,诸菩萨诸声闻各说胜妙之法集佛悉赞印。

  •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梵名S/a^riputra^bhidharma -s/a^stra 。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